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149章 大移民-下

第149章 大移民-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二闻言重重的点表示理解,然后说道:“和我一起做工的李庆你认识吧?”

“认识啊,不过没有说过话。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他可比你厉害多了,在码扛包被撞倒,一大袋子米洒了一地。撞他的要他赔衣服钱,说把他三块钱买的新衣服弄脏了;雇主也要李庆赔米钱。”

“他哪赔的起,正好他儿子在武装部当兵,他就直接跑到码的大兵面前把这件事一说。”

“最后咋了?”

见王五被自己的话挑起兴趣,他慢悠悠的开说道:“最后那个要李庆赔钱的赔了米钱,雇主不仅给了工钱还把洒地上的米给了李庆,那可差不多小半袋米呢,挑一挑石子就能吃了。”

“李庆那个在武装部的儿子论关系还得管我叫叔呢。”

王五不屑的反驳:“叫你叔又能咋样,又不是叫你爷。”(爷:此处为父亲的意思。)

“哼,我是年纪大了,不然我也去当兵。只要被选上就有一亩田,当兵三年还有两亩,家里还能少纳一半的农税。”

“你不要命了,打战可是要死的。断手断脚还好说,好歹留下一条命,官府还给发粮;要是死了,家里孤儿寡母的咋办?”

李二听出了他的担心,砸吧一旱烟洒脱的说道:“死就死,我有两个小子传香火,死了还能分到六亩田地,足够婆娘把他们带大了。再说我要是当了兵,谁那么不长眼敢欺负她们啊。”

他说的之所以是六亩,是因为复兴军抚恤是按省份不同来给的,六亩是本省给,十二亩是在东北地广稀的地方给。

“说得我也想去当兵了。”王五感叹的嘀咕道。

“就凭你?你都三十六了,还想去当兵。家指定看不上你,都要二三十的青壮汉子,身子弱一点都不要呢。”

“害!!我不是说说嘛。”王五兴许是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于是说道:“我家大小子今天十四岁,今年正好省下点钱,明天我就送他到军队学堂上学去。”

“军队学堂?那都是培养军官的啊,就是听说要求很高,你家小子又不识字,能不能进去还是一回事。”

王五听到李二这样说,立马得意的说道:“谁说的不识字,之前不是有军队里识字的兵在县里教娃娃们识字吗?”

“我家小子聪明,教的字都认得的,那个教他识字的大兵说可以试着看看能不能进军队学堂。”

王五说的教识字的大兵其实是被分派到武装部的伤残士兵,这些士兵大多是台岛、岘港就参加复兴军,接受过复兴军的识字教育的,常用的字能认得大半。

一般武装部识字的伤残士兵都会每周抽出三四天在县城找个宽敞地方,免费教未成年的孩子识字。

全是看热闹和相互谈的,县长和副县长一行站在不远的高山上看着下面的民众。

不一会儿,两个农夫打扮的年轻跑上来说道:“报告县长,乡亲们对于到东北做移民没有抵触绪,不少相亲还打算让我们再要一批······”

“好,你们先去休息吧”等两报告玩自己探听到的消息之后县长就让两去休息了。

副县长此时全然没有之前担忧的表,而是乐呵呵的说道:“县长,乡亲们信任我们,下一批的移民指标完成不难。”

县长摆摆手说道:“指标不指标的我又不在乎,只要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就知足了,要升官发财我也不加复兴党了。”

“哈哈。”副县长倒是丝毫不尴尬,转而叹气说道:“我们华夏虽说地大物博,可民生贫苦,上万万都是无家无产的。”

“还是总司令有远见,让乡亲们移民到东北。虽说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的几年也会吃些苦,但是熬过前两年就有好子了。”

县长闻言点赞同:“满清二百多年,任凭东北那么好的地荒废,南方又是多地少,但凡他们让百姓移居,只东北三省的赋税最少也能抵得湖广一半吧。”

“那些建是把东北当自己的自留地,打算要是事有不济也能带着三族八旗到东北割据呢。”

“自留地又如何,看这形势,明年我们就能把建赶到西北戈壁去。”

“那是自然,如今我党已经在地方上建立了权威,我军更是连败六国联军,要不了两年我们就能一统华夏。”

县长听到副县长语气中的自豪,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我是半路加复兴党的,能做个县长我就很知足了。你可就不一样了,总司令亲自教授的二期优等生,等明年收复了北面,你少说也得升任县长。”

移民的政策顺利执行,这个不出韦珣的意料。这个时代的无产者太多了,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背井离乡或许有点不舍,面对生存的压力却是不得不做出抉择。

这些到了富饶的东北平原之后,绝对会迸发极大的热进行垦荒和建设家园。

农闲的时候还可以组织他们搞搞基建,修修水利。

现在的东北虽说也有不少,但是地方太大,很多地方都没有烟。打狍子瓢舀鱼虽然只是个别地区,但是物产丰茂却是真正的。

不过正因为生态好,狼虫虎豹也是不少的。

奥匈的制式军械复兴军有二十万支,卖给满清也卖不完,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民间了。

一是民间拥有枪支可以防盗匪,二是面对狼虫虎豹的时候可以猎杀,三是如果前线失利或者遇到敌军作战也有自保的能力。

民间消耗这些枪支也不是直接发给私,韦珣可是知道枪支滥用和私有的恶果,所以民间使用一定要有限制。

在他的计划中,移民东北的居民以地域组建村落,组建村级的民兵卫队。然后枪支由村庄集资购买,将伤残的士兵安置在这些村庄,成为枪支的管理者,顺带着训练民兵。

再在市县一级成立武装部,建立预备役制度,顺带着兼职一些后世武警的工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