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卫平愈加放开手脚,他重新调整了规划的防御图,去掉了六座主堡的坐标,然后把这些主堡变成了二十四门一战时期的MKII型152mm舰炮的阵地,四门重炮一座阵地,通过无线电遥控指挥,以作为第二层次的压制
炮兵火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些旧炮的价格同样不贵,虽然
速和
程赶不上二战时期的舰炮,但打出去的炮弹杀伤威力确是实打实的凶狠,用来挡住
军轻步兵也算是绰绰有余了。
而且别忘了,这些火炮都建立在高海拔的山上,
程可谓是大大提升,光是那四门381mm巨炮的
程就超过了二十七公里。
炮弹更轻初速度更快的152毫米舰炮,
程自然是更加延伸。
为了
纵这些大炮,卫平还决定再成立一个独立炮兵旅,去专门控制这些一战时期的火炮。
虽然自己手上暂时还缺少大量专业的炮兵,但先把架子立起来总是没错的。
卫平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光是缺乏炮兵,要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野战军团,其实还缺乏大量的工程兵、坦克兵、水兵、军官甚至飞行员等各种各样的兵种。
总之一句话,自己缺乏
才。
才啊,
才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
说来也尴尬,自己手底下只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大学生李长林,以及一个上过士兵军校的杨瑞符,其他就再也没有高学历的
才了。
如今李长林要掌管整个队伍的
事、物资、财政、装备等各种事务,堪称是忙的不可开
。而杨瑞符也是挑起了两条扁担,一方面负责幽灵特种部队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作为步兵第一团的指导,总之也是十分繁忙。
卫平心中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去培育
才,首先从军事
才开始。
而想要培育军事
才,那就得先建立一所专业的军事学校。
毕竟自己就算再万金油也不可能教那么多
,要想成体系的培养出大量
才,只能依靠专业的学校。
那么建立学校,首先就需要一批专业的
才。
那么
才从哪儿来呢?
卫平有些一筹莫展,有些陷
了死循环之中。
万事开
难啊……
突然,卫平想到了老麦克。
要是能让这家伙从美国弄一帮
才过来,事
就好办了。
卫平的思路一下子拓展开来,不止美国,现在的德国受限于凡尔赛条约只能保持10万
的陆军,不得组织空军,海军规模也被限制的死死的,自己若是能抢在德军大肆扩军之前先弄来一批高级
才,岂不是美滋滋?
对啊,自己没必要拘束在小小的北陵县之中,如果能把全世界的
才拿来为己所用,那才是海阔天空!
卫平的思路豁然开朗,不仅是
才啊。
如果能利用整个世界为自己赚钱,那就更好了!
他是谁?他可是穿越者啊!
青霉素、雷达、尼龙材料、
气式发动机、差速器、新式化肥这些可都是这个时代还没诞生的新发明啊,每一样拿出来都能赚到无与伦比的财富!
哪怕先从最简单的青霉素和尼龙做生意,他也能立马富可敌国!
他可不能光靠自己手里的60吨黄金坐吃山空,那样迟早有一天会没钱的!
想到这儿,卫平眼睛里冒出了金光,嘴里念念有词:“赚大钱,赚大钱,养
才,养
才……”
身边几
吓了一跳:“卫爷,你咋了?”
卫平摇摇
,直接把布防图
给杨瑞符:“你继续负责监督工程,我有重要的事
要去忙。”
杨瑞符立刻郑重的说:“是,卫爷。”
卫平把祖师爷令牌给了黄捷:“你让王冠带你去摸清楚云磨山和封山上的大小山
,把这些山

扩大,把炮台的雏形给我弄出来。”
黄捷点
:“放心吧,卫爷。”
卫平
代完毕任务之后,独自一
前往一座办公室,开始构思商业计划和
才计划。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青霉素。
青霉素,被誉为战场上的救命药,更是二战中最伟大的发明,对付战场创伤的细菌感染有奇效,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伤兵的生命。
1943年,仅仅一吨青霉素的价格高达8.3亿美金,足足能换到675吨黄金,能买到3721架B-17轰炸机,或者5210辆德军虎式坦克。
谁手上要是握着一吨青霉素,那简直是富可敌国。
这玩意儿这么贵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产量少得可怜。
物以稀为贵嘛。
在二战时期,由于青霉素的提纯工艺异常艰难,青霉素的单价最贵时一个月的产量才堪堪只有60g,直到1945年也才勉强达到一个月391g的产量,一克青霉素的价格仍然高达25美元,足够买到一支MP40冲锋枪了。
如今二战还没有全面
发,没有大量伤兵,青霉素的效果更是没有机会显露出来。
那位青霉素的伟大发明者弗莱明此刻还在苦苦寻求资金支持,可发出的申请却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回应,压根就没
愿意资助他的研究。
再过一年,要不是澳大利亚药物学家注意到了弗莱明的论文,这个青霉素的发明者几乎就要放弃这项伟大的研究了。
而且现在的药物提纯水平很差,每一升培养
只能生产两个单位的青霉素,再加上得不到药厂的支持,那些科学家倾尽全力制造出来的青霉素还不够一个病
用的。
但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卫平却有办法大幅度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就算不用青霉素
工合成生产线,他也知道几个耳熟能详的可以提高青霉素产量的诀窍。
比方说用玉米浆代替蔗糖业做培养
,可以将青霉素产量提高20倍。
再比方说用哈密瓜作为霉菌菌种,再加上
线照
处理,可以将产量提高1000倍。
而如果能使用在1975年之后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去
工合成青霉素,那就能使用苯乙酸大量量产了。
那时候制造青霉素可就不是按克来计算产量了,而是用吨来计算,一桶接一桶高纯度的青霉素造出来,何愁钱不够花?
卫平打定主意,要先把青霉素这个摇钱树给牢牢攥在手上。
如今老麦克那边的天刃公司也已经开起来了吧,得找机会联系一下老麦克,让他尽快去美国,除了要招募一大批
才之外,还要尽快的把公司开到美国去。
赚美国佬和英国佬的钱,它不香吗?
(四更,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