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衢州。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邓王朱聿键召来金衢严巡抚黄道周等,“孤听闻监国已提兵过海,并在吴地取得接连数捷?”
“确有此事,江南提督朱武便是殿下化名也。”黄道周做为朱以海钦任的金衢严巡抚,巡抚浙东三府之地,不过这三府之地也不好管,严州为镇南伯方国安带兵占据,金华则是大学士督师兼总督安庆、徽州等地的朱大典奉旨镇守,就连衢州都还有位征虏大将军兼领中军大都督的邓王镇守,这巡抚自然不好当。
这段时间他也是废寝忘食的工作着,协调府县,安抚流民,还得编练保甲,训练乡勇,同时还按行在命令,在地方设立厘金局,开征厘金,又要维持治安,打击趁势作
的那些山贼盗匪地痞无赖,尤其是还得镇压那些暗中降虏的汉
劣绅们。
今夏大旱,斗米已涨至三钱,一石米要三两银子,创历年新高。
金衢严三府本就是偏山区,耕地较少,如今做为后方,负有向前线输送粮食的重要任务,可现在收成减少,粮价大涨,本地都无法自足,他得想办措法的救治灾民,否则饥民一起,到时必然盗匪四起。
好在他在后方努力办事,前线总也还稳定住了。
张国维、于颖督师江上,各路义军现在守住了钱塘江防线,甚至在监国的安抚调解下,严州的方国安也算是收敛了许多,得到了监国拔给的几笔粮饷后,也勉强控制住了麾下兵马不再劫掠地方,甚至已经沿江而下,配合方国安的江防部队,拿下了新城、富阳,并刚取得了临安大捷,联合临安的士绅里应外合收复临安,在杭州的西面接收拿下数城。
下一步便是余杭,到时向北出独松关打通往湖州、金陵通道,向西则出黄花关,连接宁国、芜湖。
当然,方国安、张国维他们的这几场胜仗,远不如化名江南提督朱武的监国北伐军,朱武渡海后,胜利一场接一场,兵马扩充迅速,如今更是把鞑子的一个协镇副总兵拿下。
五千伪军,再加上五百八旗鞑子兵。
这消息传回浙东,可谓振奋
心。
黄道周听说后,激动的一夜都没睡。
“殿下的北伐军已经壮大到三十营
马,共计一万五千战兵,五千余辅兵,全军两万余,另还编练地方团练乡勇数万之众,如今已在江北彻底站住脚了,甚至苏州、松江等地也都有许多忠臣义士奉监国旨意,要举旗起兵响应。”
朱聿键听的直拍大腿,激动的脸色通红。
“孤就知道,孤就知道,鲁王果然是更加年轻有为,黄公,孤请你来,是听说你要派兵护送一批钱粮北上绍兴,并护送张公等同往?”
虽然如今浙东大旱,但黄道周还是积极筹措,想办法筹到了一批钱粮,要送去绍兴前线,并支援在嘉兴的鲁国北伐军。
同时他这里也聚集了不少朝廷官员,这次也一并随同衢州送粮兵同行。
有原福建巡右抚佥都御史张肯堂、福建巡按吴春枝,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还有从湖广来的原任长沙知府、湖广按察副使提督学政的现湖南巡抚堵胤锡等一众
。
他们都是要去绍兴朝见鲁监国的,只是不料走到这才听说监国已经渡海亲征北伐了。
“丁总督打算先返回两广,张巡抚和堵巡抚、瞿巡抚等则继续去绍兴,向行在阁部们述职汇报。”
“孤也想同行。”
邓王朱聿键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这段时间他获得监国允许后,开始招募兵马补充护卫,他如今已经招募满了三千
,分立五营,每营五百再加一个中军营。
“虽然孤的护卫大多是新兵,但是皆是年轻健壮并满怀忠义之士,他们有心报国,孤与他们都迫不急待北上了。”
黄道周很清楚这位邓王的这支
马,事实上他这个巡抚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视这位同城的亲王,毕竟之前他们还曾打算拥立他监国的。
鲁监国对这位皇叔可谓是相当大度,之前的事
根本不问,甚至还允许他招募三千护卫,又让他镇守衢州。
“殿下的邓王护卫虽兵满三千,可毕竟缺少训练,且如今器械不全,不如且留在衢州协助城防镇守,以安定地方?”
朱聿键却摇
,“孤这支护卫确实是新军,但孤也已经带他们剿过几次匪了,国难当
,孤身为太祖子孙,又岂能坐在后方安享?监国都能亲征北伐,我又岂能落于
后?”
“黄公,可是殿下有秘旨,不许孤离开衢州?”
黄道周摇
,“这倒未有,只是之前殿下旨意也是让殿下镇守衢州,而大明祖宗制度,宗藩不得擅离封地。”
“祖制是祖制,但如今不是非常之时吗?我此去北上,将前往嘉兴,为监国增添一份力量也。”
黄道周仍是摇
,你这是捣
不是帮忙,你这亲王北上,还不知道引发多少不安和猜忌。
可朱聿键却铁了心要北上。
这时一个年轻
站了出来,“邓王有此报国之心,抚台大
何不成全?况且监国不也向天下发出伐清檄文,说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
无分老弱,无论何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朱聿键扭
望向这个年轻
,对他心好生感。
“这位是?”
年轻
行礼,“下官锦衣卫千户,监国授水师营副将,赐国姓,朱成功拜见邓王千岁。”
朱聿键听到这名字,马上明白这位是福建郑家
了。
“福建总督、南安侯郑公家公子?”
“正是下官。”
“国姓也是要去绍兴吗?“朱聿键对福建郑家
没什么好感,尤其是之前跟郑鸿逵闹了矛盾后,更加如此。
“下官承蒙监国抬
,授水师副将衔,这次奉旨北上,既是代表家父去朝拜监国,也是前去正式任事。”
此时的郑森年仅二十一岁,十分年轻,但却有一颗
国之心。他父亲虽是个海贼,且母亲还是父亲在倭时娶的倭
田川氏所生,甚至他的童年也是在倭国平户岛度过的,但是六岁后便被父亲接回了福建。
然后在家专心读书,十四岁考中了秀才,之后进了国子监读书,并拜了名士钱谦益为师,得赐表字大木。
在南京坐监的这段
子,他一边读书,也一边关心时事,与东林党复社等关系密切,清军南下,郑森回到福建。
之前郑家安排在朝中的镇江总兵郑鸿逵不战而逃,还试图拥朱聿键监国称帝,只是中途发生意外,事
未成。
朱以海在台州监国,随后搞的轰轰烈烈,一时间江南半壁江山,倒是坐稳监国之实。朱以海给福建的郑家下诏加封。
郑芝龙由伯爵进封侯爵,且兄弟子侄又封两伯,儿子也封世袭千户,且还授郑芝龙福建总督之职。
这个结果,对于谋划拥立监国不成的郑家来说,其实还是很意外惊喜的。相比起当初拥立弘光,这次郑家并没有出力拥立鲁王,但得到的好处不比拥立弘光少。
所以郑芝龙兄弟几个坐一起商量了下后,便决定顺水推舟上表拥立鲁王监国,也不打算另拥其它宗室了,毕竟鲁王那边声势搞这么大,而给他们的封赏也不错。
一个总督一个提督两镇总兵,一侯二伯爵,算是承认了福建是郑家地盘,这对崇祯朝受招安以来,一直谋划着能有个过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