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海上升明帝 > 第125章 朱成功

第125章 朱成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太湖南岸,运河上工商大镇震泽。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朱以海命旗手营擦亮铠甲,换上新罩衣,军容齐整的出城迎接邓王和四巡抚一行。

旗手营原本职责就是仪仗,此时选细选高大勇武战士,身着一水的水银甲,腰佩刀背负弓,手持长矛,高举战旗列队相迎。

一路跋涉而来的朝圣团,看到这军容,都为之动容。

左佥都御史、金衢严巡抚黄道宗看到这军容,抚须大赞,“难怪监国提兵北伐,连战皆捷,仅此军容,鞑子自当不敌。”

而赐国姓朱成功也驻足打量着这支兵马,虽心知这些肯定是特意挑的士兵,有如朝廷以前的大汉将军,但他并不是普通的富家公子,虽有功名在身的监生,可自家在东南海上纵横,他对军队并不陌生,一眼看出这些威武的仪仗兵,不仅是样子货,他们身上散发着一子铁与血的味道,这是真正从死堆里出来的老兵。

想到此行的任务,朱成功心中复杂,父亲希望他借此机会来朝见鲁监国,探清这位年轻监国的虚实,若真是中兴之主,福建郑氏当全力支持,同时让他想办法得到鲁监国赏识,成功当上监国的婿,这样郑氏在福建地位就能更加稳固。

若是鲁监国跟弘光、潞王等一个德,那么郑家就绝不可能把宝押在他身上,虽然之前南阳王朱聿键不肯配合,但现在郑芝龙已经把朱聿键的弟弟唐王朱聿鐭安置在福建,十分礼貌客气的拉近关系,这是郑家的一个伏棋,万一鲁监国不行,那他们就拥唐王。

实在不行,郑芝龙还有一个伏棋,那就是他在几年前就把洪承畴的老母和妻儿等都接到了福建,一直好好供养着。现在洪承畴已经是江南总督内院大学士,万一这明朝真气数尽了,手里有洪承畴的老母在,还能通过这个关系,跟洪承畴这个大清新贵联系,通过他的关系向清投降归附,凭郑氏在东南海上的实力和地位,他相信自己前途总不差吴三桂和三顺王的。

这些后手郑芝龙并没有告诉年轻热血的儿子,只是让他来看看鲁监国是否真是中兴明君,朱成功对父亲的这种观望态度,很是不满,在他看来,当此国难之际,鲁王既然勇于站出来领导抗清,那么大家做为大明臣子,自然就得忠心拥护,不能有三心二意,首尾两端。

这位郑家海上集团的大公子,因为从小读书,接受英教育,走的是跟父辈们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所以思想也跟曾经亦盗亦商的父亲们完全不同,骨子里朱成功跟江南复社的那些士子们没什么区别。

这一年间,他从南京国子监回到福建老家,又从福建再北上到吴越,这条以往常走的路,现在已经大变了样,心惶惶不安,越往北走,越是动

但到了浙东后,又感受到了不同的气氛,这里紧邻鞑虏前线,可大家的眼中却没那么迷茫。

之前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渡海后,越来越明白了些什么,嘉兴本是鞑子占领之地,可现在嘉兴府县乡里,却比福建广东那边还安静太平,百姓居然在鞑子铁蹄下安居乐业?

一开始他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鞑子让他们安居乐业,是亲提六师北伐,在嘉兴硬生生打出一块地盘的监国殿下,改变了这里。

时间很短,改变却极大。

免去百姓历年积欠,减免三年税赋,停三饷等等,清剿流寇,打击盗匪,建厘金局抽厘助饷而不伤民,军中建长夫营执役而不征丁做夫不累民,这些事不可想象,但在这里却已经在正式推行。

没有胡摊派,没有各种劝捐,甚至乡野道路反而更通畅安全了。

最重要的是监国一万兵北上,到现在据说都已经扩充几倍,但他的兵马却并没有军纪败坏,四处抢劫。

郑家是海贼起家,后来接受招安,垄断了东南海上贸易,所有海上商船都要上郑家授予的旗子,郑家根据商船大小,分授不同旗子收不同的银子,大船年收三千两银,仅此一项,郑氏收的保护费就高达一千多万两银子。

而郑氏更是凭借其强大的武力,在击败了其它海盗后,控制了航线,垄断了大明对外贸易中的中国商货,在与西班牙贸易中,实际充当了大明代理角色,形成了实际上的郑-西班牙贸易。

郑家以武力支持其对贸易的垄断,凭此获取大量的钱财,只是与他们东南王的实力不相匹配的是他们的政治地位,初受招安时郑芝龙仅是个游击。

这些年郑氏不断的努力,想挤身大明政界上层,以获得更高的位置来保护他们的这些丰厚利益。

但就算在弘光朝时获封南安伯爵、福建总镇,郑芝龙的海上集团,仍然也还兼职海盗生意,不仅打击那些不服管教的海贼势力,也攻击那些不肯保护费的海商,甚至对葡萄牙、荷兰、西班牙也经常动手。

甚至,他们也仍然经常打劫沿海的百姓,时不时的也会上岸抢劫。

郑家的庞大的武装力量,这些年军纪比过去要好一些,但也只能说是一般,仍保留着海盗的许多恶劣习

跟鲁监国的北伐军一比,天壤之别。

他在军中呆过,知道想带好一支兵马很难,想要让那些手握刀枪的兵听话守军纪,更难。

他无法想象,鲁监国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朱以海新组建的旗手营三军仪仗队,第一次威武亮相,确实把这些南来的各种马震住了。

就连闯军大将李锦、郝摇旗、袁宗第这几位,那也是见过大世面的,曾经更是随闯王打进过北京城,在皇帝的金銮殿站过。

但他们也被朱以海的仪仗队震住,不是觉得这些兵有多锐,其实闯军虽是流贼起家,但到了后期,也是有过不少锐部队的,甚至闯军后来还有非常悍能打的骑兵部队。

比如李自成后期屡败官军的其中一个战术,号称三堵墙,便是临阵列马三万,三万重甲骑兵,犹如李自成老家历史上西夏的铁鹞子,前面一万骑兵敢调,后阵就砍杀。

冲击的时候,铁骑犹如三堵墙一样的推进,若是遇一般官军,直接就冲击溃,若是遇到那种非常硬的,那就骑兵假装败逃,诱敌阵追击,然后等他们阵形打散后,闯军的步卒持长枪围杀。

在李自成的三堵墙骑兵攻势下,明军基本上没有挡的住的。

后来孙传庭奉旨讨伐闯军,为对付三堵墙,特意打造了三万辆火车,居然硬生生的击退了李自成的三堵墙骑兵,可就在孙传庭以为自己能胜时,李自成居然天荒的又掏出了第四堵骑兵墙,火车阵溃,孙传庭死,崇祯朝其实也就在此战中灭亡了。

三四万铁甲骑兵,那才是真正的威慑天下的存在。

可李锦他们此时震惊的是这位鲁监国,凭什么能做到这些,听说他在台州斩北使称监国时,手下就百来家丁护院。

后来去台州去宁波,几乎就是孤身起家,渡海时也不过一万,但大多新兵,老兵也来自各部,可在这短短时间里,硬是有了如此气象。

“我觉得这位真有几分汉光武帝之气势啊。”

“也许他真能成气候!”

······

朱以海亲自率随驾的文官武将在城门前迎接一行到来。

远远的,一个须发花白身穿蟒袍的男子便快步上前,然后一把拜倒在朱以海面前,“臣朱聿键拜见监国殿下。”

朱以海看着这,历史上最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