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海上升明帝 > 第167章遍地监国

第167章遍地监国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太湖,东山。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朱胜利陪邓王朱聿键平安接回了通城王朱盛澂,一同来的还有原兵部郎中王期升,并总兵金攻玉等一行

朱以海对他们很客气,朱盛澂其实这一路都很紧张,忐忑不安,虽有邓王这位宗室长辈再三说监国怎么圣明,但他心里总是不安的,毕竟他在湖州已经是行帝制了,尤其是还搞的不得民心。

生怕被好言骗了来,然后一刀砍了脑袋。

“先前两广总督丁魁楚奏报,称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起兵作,妄称监国,攻击督抚,然被七平定。广西参将陈邦傅带兵押解其一等北上行在,留守阁臣们票拟,请诛杀。孤思来想去,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孤先前也言,先复两京者王,靖江王错在不该出兵内讧。”

起兵称监国,七天就兵败被擒的靖江王朱亨嘉成了两广总督和广西参将陈邦傅的功劳,这种朱以海其实也想杀,杀几个也能杀儆猴,不过最终他还是打算不杀。

倒不是他也姓朱,是老朱家的,而是他还是想要维持团结抗战的这面大旗,如果他连老朱家的都容不下,那闯营顺营甚至投降的清军绿营将领们,他们就很难真正相信朱以海的团结之词。

千金市骨,朱亨嘉不仅称监国,还率先内战,都饶过他,那曾经打进北京城,死崇祯的闯军,曾经攻中都凤阳,挖过老朱家祖坟的张献忠大西军,他们才能放心啊。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朱亨嘉这种,对朱以海其实也毫无威胁,他已经造过一次反,且败的这么厉害了,那他就算再想造反,都不会再有跟着他。

因此这种,杀不杀都无所谓,不杀还能有些作用,倒不如留着废物利用一下了。

当然,只是不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他已经传旨绍兴那边,批红处置,靖江王朱亨嘉废为庶,幽禁于台州,靖江王这一藩,朱以海也并没有趁势废除,而是立了朱享嘉的堂兄朱亨歅为新的靖江王。

这个新靖江王的授封,倒也很有讲究的,这本来也是靖江王府的一桩公案,第十任靖江王朱任晟是朱亨嘉朱亨歅哥俩的爷爷。

朱任晟有两个儿子,长子朱履祥次子朱履祜,但是长子履祥死在父亲之前,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任晟没立长子的长子也就是长孙亨歅为世孙,而是立了次子为世子,据说当初是因为长孙太过年幼,所以约定,先让次子袭王爵,将来次子再立其长孙亨歅为世子,传给他长孙。

后来朱任晟死后,朱履祜成功继承靖江王爵位,却没按约定立大侄子为世子,而立了自己的儿子亨嘉做世子,这跟当年刘孔昭他们家借爵一事如出一辙。

反正从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朝,这朱亨歅为了王位,跟叔父堂弟打了很多年的官司,这个案子也是天下皆知,朱亨嘉爷俩甚至都不承认朱亨歅的身份,最后虽然朱亨嘉打赢了官司,可崇祯只给他授了个镇国将军爵,靖江王世子位仍是朱亨嘉的。

等朱履祜死,朱亨嘉继位,更是在继位仪式上,以朱亨歅迟到为由,把朱亨歅当场捉住关禁室,从崇祯七年一关就是十一年,直到他自己谋反失败,朱亨歅才被放出来。

所以现在朱以海直接封了朱亨歅为第十四代靖江王,并下旨把靖江王改封到广西凭祥州,镇守镇南关。

经朱亨嘉作一事,朱以海对整个靖江藩的处置,是先废朱亨嘉,废为庶,幽禁高墙终身。

然后重新翻案当年争爵一案,改立朱亨歅才是合格继承,实际上就是把朱亨嘉爷俩的王位都给废了,不仅废朱亨嘉的还废他爹朱履祜的,死了也要剥夺爵位,不承认。

同样的,另立朱亨歅后,还移封到广西最边的凭祥守镇南关,顺带着清理一遍靖江王府,把历年靖江王侵占田地啊等等这些问题都清算一下,该处置的处置了。

这也一样是震慑宗室。

此时朱以海的监国地位已经可以说是稳固了,但现在各地冒的宗室仍不少,不说已经被擒废的靖江王朱亨嘉,以及新奉诏退位归藩的通城王朱盛澂,就是在崇明仍有个义阳王监国,如今眼看着要玩完,但毕竟也是曾经号称拥兵二十万众,得三吴响应,差一点就能跟浙东鲁监国抗衡的。

此外,现在各地上报,也还有不少。

比如浙东出了个益阳王,自称得了慈禧太后旨意监国,在衢州龙游、处州遂昌等地私授知县,公然称监国。

据张国维等调查,这个益阳王自称受慈禧之命,得勋镇方国安推奉,乃监国。这慈禧太后指的是弘光帝的母亲邹太后,杭州失守后被俘然后北上时自杀了。

所以这明显就是个幌子,真正的实还是得了驻防严州的大将方国安的私下支持的。而方国安之所以敢这样来,其实也是因为先前他在钱塘江前线,跟各军争饷,甚至直接抢夺地方府库钱粮,截留税赋,甚至私自加摊等。

这事引朱以海不满,直接下旨让张国维等严加处置,不仅给方国安重定军额,又夺了他征饷截税之权,由督师巡抚兵备道粮台等专门负责给他核实兵员、调拔粮饷。

虽然朱以海也加封了方国安伯爵,给他子侄也封了副总兵,但这事还是引发方国安极大不满,他认为他是鲁监国朝廷手下正规军最多,也是最能打的大将,所以他不论兵额还是军饷,甚至爵位官职都应当最高。

认为朱以海给王之仁、张名振这些比他好太多,于是非常不满。

朱以海这边禁止他截税派饷募兵,他那边就暗里鼓动起一个益阳王监国,在衢州金华处州严州几府另立朝廷,私授官职,甚至招兵买马。

但是这个益阳王到底是谁,都还搞不清楚,因为大明辽王一系和周王一益都有封过益阳王和益阳国,辽系益阳王封在荆州府城,万历年间就无子国除了。周系益阳王则封在河南开封府城内,在嘉靖年间无子国除。

怀疑这个益阳王其实是封藩江西抚州的益王一系的,也有说就是辽王一系的,反正就是时局动,某位宗室子孙伪称益阳王,不过实际上两支益阳王都早就国除了。

朱以海也是认为这不过就是个招摇撞骗的家伙,方国安未必不清楚,但他就是借其来搞事,想以此为筹码为索取所需。

朱以海当然不可能答应,方国安的行为,不过是让他又在朱以海的笔记本黑名单上加了一笔罪名。

此外在江北的淮安府,兴昌王以云台山为根据地,联络周边的海州沭阳等地的义民抗清。

还有瑞安王朱谊泐、瑞昌王朱谊漇潞安王等在南京周边活动。

此外前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弟弟中书舍卢象观,也在应天府南面、太湖之西的茅山起兵,奉宗室朱盛沥为监国······

留守阁老们报上来的这些各地称监国的有七八个,称大将军大都督的更多,实力最强的当然还是崇明义阳王,此外自称监国然后就挑内讧的靖江王,当然也有瑞昌王等在敌占区抗虏反清的。

这些中有已经被擒了的靖江王,有曾短暂称过皇帝现兵败自愿退位归藩的通城王,还有拒绝被郑家拥立监国的原南阳王现邓王朱聿键,和已经薄西山快完了的义阳王朱朝墠。

这些其实都已经不是朱以海的真正威胁。

甚至可以说,他现在已经过了要争抢监国、皇帝名号的时候了,因为光有个名没用,朱以海已经基本上赢得了大明剩下江壁江山士民的认可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