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102章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第102章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松江是大明重要的产盐区,所以那这盐价低,但老百姓可买不到这么偏宜的盐,大部份钱还是让商赚了,丁毅他们在登州买可是1.4两一担,登州盐民卖给盐商才3-4钱。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批发的盐价若能卖到一两,丁毅就算比较满意,而且崇祯以后,盐价可是越来越贵的。

“咱们第一块盐田,有多大?”

“这就是想问大的事?”周得水指了指现场。

他们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搞个两百亩左右的盐田,按照夏季的蒸发海水量,每天蒸发的海水量大概在五百到七百吨左右,按百分之一含盐量算,可得到粗制海盐五到七吨。

再经过二次加工,大概可以得到略少的盐,总体也在四到六吨左右。

整个过程大概要两天,也就是两天得到六吨左右的盐。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想知道丁大这盐田,准备搞多大?

因为大小的话,需要配套的卤水池,结晶池,水车。

丁毅马上当场算了起来。

两天六吨盐,12000斤,120担。(其实明朝一担大概有120斤左右,咱们为了方便算100斤担。)

每担1两,两天才100两银子。

太少。

必须加大盐田。

“你看我双岛这最大能搞多少亩?”丁毅也不说多大,直接问周得水。

“单块最大的话,晒海水就慢了,越大越慢,有时几天都晒不。”

“俺们当年的经验,四百亩最好,一天能勉强晒完。”

周得水道:“大兼小,可以再弄几块,一步步来。”

“就这么了,今年过年之前,弄十块四百亩的。”

“遵命。”周得水高兴的道。

丁毅勉励了现场的工和周得水,向他保证应有的好处,这才离去。

回去的路上,他已经在乐滋滋的算起帐来。

“四千亩的话,每两天是两千两,一个月三万两,发达了啊。”想想都是美滋滋。

阮文燕实在不想泼冷水,但想了想还是小声提醒。

她说话前,回看了眼身后。

赵大山瞬息有所悟,赶紧停步,和张经等纷纷往后退。

“那边好像要帮忙,俺们去称把手。”赵大山憨笑道。

宋飞一脸怪诡,但还是跟着去了。

“四千亩的话,每两天有一百二十吨,重20多万斤。”

“咱们最大的旅顺号,满载也就20万斤。”

“嘶。”丁毅瞬息一脸黑线。

他手上现在四条船,全装满也就是30万斤左右,两天就要卖一回。

不卖的话,家里全是盐。

尼娘的,丁毅回,还好发现赵大山等不在,差点出丑了。

从来智足在握,算无遗漏的丁毅居然没想到这个问题。

但他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处,而且四块盐田,耗费的力也是惊的。

“回你去找周得水,年底前,五块盐田就好。”丁毅想了想:“你提醒的对,我说错了,马上就要改。”

“咱们身负四千多条命,大伙全靠着咱们。”

丁毅语重心长:“文燕呐,以后我若是说错了什么,你一定要及时提醒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执迷不悟,会铸大错。”

阮文燕喜笑颜笑,柔声道:“丁大哥,我会的。”

她越来越佩服丁毅,知道自己错了,立马就改,决不像有些大男一般死充要面子。

后,阮文燕带旅顺号出海,前往登州,这次的任务是看看路超有没有收获,同时购物包括牛,猪,等活物,俱要购买。

丁毅给她写了一大堆清单。

与此同时,丁毅带着阮思青,宁远号等三艘船,前往皮岛,拜见陈继盛。

------

丁毅出发去皮岛的时候,营中的某个地方,几个辽民正集合在一起。

皮岛来的吴东,朱刀儿,常小牛。

都是壮大汉,这两天在双岛吃的好睡的好,身体恢复了一些。

宋飞正站在他们面前,一一看过之后,四周也没其他,大声道:“这是你们自己选的,可别半路想回。”

吴东二话不说,扑通跪下:“只要俺儿子天天有学上,将来丁大养着,俺战死也乐意。”

原来他在皮岛又生了个儿子,现在被安排在上学,并供吃住。

余者朱刀儿,常小牛纷纷说类似的话,俱是有家在营中。

“走,出发。”

宋飞也不多说,带着三出营,到营门时,汇合了两个拿刀枪的军士,一行六离开双岛往北。

他们没从旅顺走,沿猪岛方向的岸边往前,过南关后,很快便到了金州地境。

此时金州在后金治下,当年酋在的时候,后金尽迁金州,复州,盖州的辽民往盖州。

因为毛文龙老是派过来打劫,也学着他们劫劫物。

但后金又发现不对劲,所有迁到盖州后,没种田了。

三州境内这么多良田怎么办?

特别是这两年后金粮食奇缺,粮价飞涨。

他们打觉华岛时,发了一笔,把明军的储存粮全抢了,好好过了段好子。

吃完后又不行了,于是复又派出辽民,各回各村,种田粮。

而且由于后金兵盛,东江兵敢出去的越来越少。

这回毛文龙死后,金州后金兵大喜,这两天派着出去的巡逻骑兵都少了。

宋飞等一路小心翼翼,全从海边走,终于在夜晚时分,赶到小吴村。

小吴村不大,现在只有三十多户,大部都是老弱病残,少许壮也是为了夏收。

吴东一眼就看到自己家里亮着灯,心复杂无比。

当年他和父亲一起打猎,回来后发现全家被杀,他逃了,他爹宁死不肯,说要死在家乡。

如今看到灯火,心中希望又生。

“去吧,小心。”宋飞拍拍他肩膀,众藏在林中。

吴东点了点,小心翼翼的走过去。

不过时,里面传来惊叫,宋飞大惊,准备带撤了。

但很快吴东走出来,对着黑暗中的他们挥手。

宋飞大喜,赶紧带过去。

吴东的老爹居然没死,现在正在帮鞑子做事。

看到宋飞带这么多进来,也是吓了一跳。

“明军?”他老爹惊恐道。

“嘘,这才是俺们自己啊。”吴东赶紧道:“你忘了鞑子怎么杀俺娘的吗?”

老吴哭丧着脸:“你还回来嘛,快走啊。”

“俺要进金州城。”吴东沉声道。

“什么?”老吴不敢相信。

“俺看柴房有粮,你们还没粮,到时肯定要押到金州城,俺想进去。”吴东咬牙道。

“你疯了,这是找死。”老吴跺脚。

宋飞不动声色,淡淡道:“你们老吴家,还有个孙子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