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明朝当首富 > 第136章 教百官做人

第136章 教百官做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朝堂之上,被宁远这么一问,贾斌直接慌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慌无措,身体打哆嗦:“这这这……本官……这……您……”

竟是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宁远轻哼一声,道:“贾大,您说的没错,某位卑言低,当然不能如您一般,有资格上朝,还有呢,某是逃兵,愧对圣恩,哎,某当真应一撞死啊!”

唰!

直接将先前讽刺的话,几乎原封不动的还了回去。

顿时,贾斌脸红脖子粗,又羞又愤。

他不断颤抖着,眼睛猩红道:“你……你莫要欺太甚,谁知道是不是你宁远‘抓良冒功’呢?”

这话立刻惊醒了许多

是啊!

宁远这事,本身太玄乎又玄了,演绎说书都不敢这么说,有太多不可思议之处。

故而,实在无法排除“抓良冒功”的可能。

跑出去打仗,打的不利,或是不顺,或是为了功劳,抓住一些个普通百姓,当做贼般处置,如此以来,功劳、名声就都有了。

宁远听了,却是半点不在意。

“贾大,您的意思是,英国公张懋也配合某一起冒功?”

他不屑道:“再者,是否冒功,霸州那边应该很快就有奏报了,朝廷自也可以核实,还可以再等等,看是否有叛贼出没,以上种种,皆可验证,何以您一一个冒功,这般污蔑某呢?”

这番话,无可反击。

事实如何,一验便知。

贾斌涨红了老脸,已是无话可花,却还梗着脖子道:“无论怎样,反正老夫是不信的……”

“好了,别吵了。”

宝座之上,弘治皇帝有些厌烦的瞥了一眼,旋即正色道:“宁卿,你将此番平叛的细节说来听听吧。”

这才是重点。

怎么打赢的!

怎么就如此轻易的就平叛了?

百官也都纷纷抬起,疑惑又怪异的看着宁远。

万众瞩目之下,宁远顿了顿。

又一关键时刻,到啦!

也是时候……教百官做了!

他先是平稳心绪,旋即缓缓道:“陛下,要说来,臣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平叛,倒是跟一个有关。”

弘治皇帝讶异:“哦?与谁有关啊?”

宁远道:“是臣……新收的一个弟子,叫王守仁,他说了一些话,倒是可以准的形容此番臣评判之关键。”

百官脸色皆是一变。

这……是炫耀啊!

许多心底已是火气腾腾,恨不得找那王守仁狠狠的揍一番。

太他娘-的的丢了。

堂堂一个举,竟是拜一个武将为师,把天下读书的颜面全部丢尽了。

弘治皇帝自也听闻了此事,却没在意,催问道:“怎么说呢?”

宁远缓缓道:“简而言之,臣能如此快速评平叛,大抵可以用四字形容——知行合一!”

许多不由得从脑海中翻找起来。

知行合一。

似乎……诸多典籍上面并没有这四个字吧?

什么意思啊?

上一次,宁远在朝堂之上倒也说过一个典故,那是朱夫子的“格物致知”,难不成,这知行合一也是儒家的学问?

这时,宁远继续解释道:“此四字,也都是字面上的意思,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因知而行,因行而知,知与行,密不可分。举个例子,陛下可知叛贼具体有多少?”

旁边的大学士刘健话道:“奏报中,贼有十数万。”

“错,大错特错!”

宁远毫不客气的驳斥:“真正的叛贼,只有五千三百八十六。”

这……

百官不由得意动。

正常况下,对于敌的数量,朝廷大多会以多少多少余,或者是大约多少形容。

而宁远这数字,太准了!

就仿佛……所有叛贼都站在跟前,宁远一个个数过一样。

只是,贼数量这么少?

许多狐疑万分。

宁远继续开:“当然了,朝廷奏报中的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因为,还有近十万已是被那贼子段长蛊惑,只要朝廷再推他们一把,他们就会完全走向朝廷的对立断,就会成为真正的叛贼。”

唰!

闻言,即便是弘治皇帝也是振聋发聩一般,老脸相当不自然。

这近十万,大抵属于摇摆不定的,极容易被蛊惑。

可想而知,一旦这些都跟着那段长造反,将是何等的麻烦!

而这也就刚好能解释宁远怪异的行径了。

施粥!

赈济穷苦

原来,一切的根-儿竟是在这里!

让穷苦吃饱了,也就不会躁动了。

换句话说,宁远的施粥行径,是安民心,同时也是平叛贼至关重要的一环啊。

“原来,十数万的贼是这么来的,呵呵呵,原来,朕治下的大明,五千余万,竟有这么多叛贼。”

弘治皇帝喟然长叹。

堂下百官面目沉,无地自容。

这么大的事,虽说大家仔细想来也能心知肚明,可先前,却是无一提及。

宁远则继续道:“陛下,所谓山中贼易,心中贼难,安了民心,便是了心中之贼,再去山中贼,不过是翻手之间而已,手到擒来。”

“好,好!”

弘治皇帝以为然的点:“好一个山中贼易,心中贼难,朕,学到了,学到了啊,这道理,足可列圣贤书中。”

评价不可谓不高。

宁远见状,忙谦虚道:“陛下,此言并非是臣所提,乃是臣之弟子,王守仁所悟,臣不过是拿来说说而已。”

说说,而已!

弘治皇帝不由得一阵苦笑,挥了挥手,道:“朕,懂的,宁卿,你可是收了个好弟子啊,那王守仁是王卿之子吧,朕记得了。”

最大的疑惑解决了,弘治皇帝也放松了几分。

他想了想,道:“朕很好奇宁卿所言那知行合一,具体说来听听。”

宁远自是早就准备着,道:“简单来说呢,就是实!就如臣知道真正的叛军数量并不多,所以到霸州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拍卖,筹集米粮,再施粥,将知与行紧密的联合一起。”

“还有呢,臣又知道叛军粮不足,所以只是围剿起来,稍微加以恐吓,叛军便内讧而降。”

“这一切的一切前提,都是一个‘知’字。”

“那怎么才能‘知’呢?也简单,行!得行动起来,不能光说不练啊,那是假把式。”

“就如此番在真正围剿叛军之前,臣已是将霸州等地近来粮的走向调查的一清二楚,知道了贼的位置以及大概的粮储存,再打起来就简单不过了。”

“又如朝廷,臣听闻每到初春,朝廷便会降旨,也就是劝农书,劝谏农户们努力种地。”

“可问题是朝廷真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