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1635汉风再起 > 第五十三章 生机(一)

第五十三章 生机(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董凤山一行三艘飞鱼船的探索船队是在1639年2月3返回了威远岛(新几内亚岛)的通州堡(今印尼布亚地区马诺夸里市),然后惊讶地发现,通州堡居然多了几个冒烟的建筑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发现冒烟的建筑物自然不是普通民居生火做饭的炊烟,而是代表能产生工业制成品的工场——砖窑和水泥窑。虽然生产的建筑材料不是很多,但起码可以勉强维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修建。而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往来运输的船只腾出一些舱位,装运更为重要的生活物资,以及必要的员。

带着一群疲惫的水手下了船,竟然看到水师运输船队的指挥牛进明在组织通州堡的各项建设拓殖工作。

“牛大,小小的通州堡,也能劳你大驾来坐镇指挥呀!”董凤山笑着调侃道。

“你以为俺想待在这里呀!这不是,一直找不到来换俺嘛!”牛进明将董凤山等一行探索船队的军官迎进一栋砖石建筑房屋内。

“咋样?到了大明没?”牛进明问道。

“到了!”董凤山笑着说道:“俺们以后可以从东边去大明了!”

“大明附近那个地方落脚?”

“琉球,距离大员只有两天的航程,到大明也只有不到五天时间。”

“那俺们以后就彻底不用怕荷兰封锁俺们去往大明的航线了!”

“那是自然!”董凤山骄傲地说道:“哎,牛大,现在汉洲本土和帝汶岛是个什么形?”

“俺也不知道。”牛进明摇说道:“汉洲本土和帝汶岛都被荷兰的武装商船封锁着,传不出任何消息。不过,想来汉洲本土应该是无碍的。新乡堡也能自保,唯一可虑的,就是帝力城。荷兰如果发狠要打的话,况会有些不妙。”

“齐大陆在帝力城。”董凤山轻轻地说道。

“不过,齐二统领一直没有带舰队去解围。”牛进明说道:“怕去了会与荷兰大舰队碰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里还有近八百多呀,不至于全部都丢给荷兰吧?”董凤山担忧地问道:“从大明弄些回来,可不容易!”

“俺们就这么点船,这么点水手,哪敢跟荷兰在海上拼!”牛进明郁闷地说道:“等俺们从大明拉更多回来,造更多战船出来,再与荷兰计较!”

“那等我们返回威远堡,就可以组织船队前往大明拉了!”

“那要看齐二统领如何权衡了。”牛进民说道:“上个月,俺们四艘船给爪哇岛那个土邦运送军器的时候,撞见了三艘荷兰武装商船,吃了点亏。水师上下还想着再组织四五艘武装船蹲守荷兰的航线上,去找回场子,袭击香料群岛附近的荷兰商船。或者直接去爪哇岛,攻占几个荷兰据点。”

“我觉得还是从大明拉回来比较重要。”董风山说道:“袭击荷兰的商船,或者他们的据点,一不小心失了手,那可就损失大了。”

“但是不把荷兰打痛了,他们如何会坐下来跟俺们谈和?”牛进民说道:“不要忘了,俺们汉洲北边和西北方向,都是直面荷兰的威胁。总不能俺们想好生过子的时候,还要提心吊胆地担心他们来攻俺们吧。大统领和大总管不是也说了嘛,与荷兰狠狠地打一仗,就是想维持十年以上的和平子。然后,俺们可以安安心心地发展汉洲,还有周边几个领地。”

“但是,俺们还是要抽出船只去大明拉回来。”董风山说道:“大明的局势,尤其是北方,愈发不堪了,饥民更是无数。”

“船只倒是可以抽出五六条来,跑一趟大明,也能拉回来一千多。正好,给俺这边填充些。”

“你这里有吃的吗?”董风山笑着说道:“大部分粮食储备可都在威远堡。”

“多的养不起,但给俺留个百八十,还是勉强可以让他们糊。”

探索船队在通州堡修整两天后,拔锚启航前往威远堡(今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途径金华堡(今布亚新几内亚莱城市)时,遇到两艘汉洲运输船在此停靠。他们装运了三百余帝力城俘获的原葡萄牙土仆从至金华堡和通州堡,以补充两地的力消耗。

而那些有用的葡萄牙工匠和手艺,在攻占帝力城不久后,就已运回了汉洲本土。那些在帝汶岛的混血葡萄牙后裔,则全部拉到了威远堡,充实此地的劳动

金华堡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正好夹在两条大河之间,其间还有一条小河(布姆布河),水源充沛,而且河湾处一片地势平坦,如果得到开发的话,养活数十万根本不成问题。

董凤山从路过的运输船得知,目前,汉洲所有大船均在威远堡停靠,一边等待维修保养,一边也在讨论和商议下一步船队的行止。

于是,探索船队不再耽搁,补充了部分食水,直接往东南行驶,尽快返回威远堡,向齐大江汇报东边航线探索况,以及从广州获得的消息。

-------------------------

威海堡(今澳洲凯恩斯市)指挥王振良欣喜地看着满地的土豆藤蔓,盘算着这一垄田地可以产多少,又默默的计算这两千多亩地,一共可以产多少。或许,这些土豆可以满足威远堡及附近五六个定居点一千七百多的几个月粮。

如果再加上另外三千百多亩玉米,两千多亩小麦,那么威远堡在今年完全可以实现粮食自给,并且还略有富余。那么,是不是可以再开辟一两个新的定居点,再开垦更多的农田,以待后续移民的到来。但恼的是,威海这里缺少牛马等大牲,耕地犁田倒是比较费些功夫。

至于那三千多亩的棉花,目前生长只有小腿高度,虽还未到结果期,不过看着长势倒也勉强。再过两个月,应该也可以收获。但是,建设一个织布工坊,因为缺乏必要的工匠和艺,无法实现。只能等荷兰解除建业港的封锁之后,才能请求建业城的支援。

威海城已经扩展成为周长一千六百多米的小城,修建了坚固敦实的城墙和棱堡。城墙上布设的火炮,以及高高的望楼,给小城内九百余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信心。

附近六个居民点虽然没有高大坚固的城墙,但夯土和木排围成的护墙,也足以抵御没有携带火炮的敌攻击。

经过大半年的将养,曾经面容枯槁的大明饥民,如今也稍稍恢复了一些气色,面色变得红润起来。当他们听说,只要努力屯殖三年,就会给每个分配三十亩土地。而附属的种子和农具,汉洲民政府将会以无息借贷的方式,借给分地的农。所有新来移民,激动地无以复加。

第一批来威海的一百多名乡兵,因为是从建业城和黑山城抽调而来,进行新拓领地的垦殖。因而,在1639年开年的时候,威海堡民政府按照当时的承诺,对他们全部进行了授地。

此举,无疑更加刺激了那些新来移民。虽然这个汉洲听说距离咱们的大明有上万里,似乎已经是天边了,而且垦殖辛苦。但是,这里的官老爷居然真的会给百姓分地,而且分的地就是自己辛苦开垦拓荒出来的熟地。

老天爷欸,那是三十亩地!属于自己的耕地,一个怎么耕种的过来。少不得娶了媳后,多生几个男丁,好帮着一起侍弄庄稼。不过,这里的似乎少了一点。

那些早来两年的老,听说还有许多都打着光棍。在去年十月的时候,从建业城发来一百多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