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1635汉风再起 > 第六十四章 乱战(一)

第六十四章 乱战(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荷兰在福尔摩沙的两个据点热兰遮城、赤嵌城位于岛屿的西南方,今台湾台南市。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北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修筑的城堡热兰遮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安平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宽水,船容易驶,但港附近炮台瞰制,平里,也经常会有来往此地的商船停靠。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时才能通过。

16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福尔摩沙殖民政府又在北线尾岛北端建有一座小型城堡,以钳制北航道。一般况下,凭此“天险”,只要用舰船和炮台封锁南航道海,与热兰遮城、赤嵌城的炮台相配合,就可阻止任何敌军登陆。

最近听闻岛屿北边的西班牙在谋划攻击荷兰的两个据点。为此,荷兰除了向达维亚派出求援信使以外,还动员他们所控制的生番土,又一次加强了两个城堡的防御设施。

然而,千防万防,期待中的西班牙没有等来,却来了郑芝龙的大军。一百多艘大小船只,铺天盖地的突然出现在鹿耳门港外。在荷兰尚未反应过来时,十几条小船迅速涌北航道,经过一番激战,很快的夺取了北线尾岛北端的小堡垒。

赤坎城中派出三十余火枪兵和一百多土仆从,试图将登陆的数百郑芝龙士卒赶下海,却不料被一排火枪给击退,然后顺势追杀,逃回不足一半。这一下,令赤坎城和热兰遮城中的荷兰殖民官员和雇佣军大为吃惊。以前大多装备长矛大刀的明国军队,何时拥有如此多的火枪。

打退了荷兰的第一次反击后,陆续又有二十多艘小船通过北航道来到赤坎城附近。随后,郑军大小战舰通过鹿耳门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登上北线尾,一路驶台江,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陆。

被郑芝龙委派过来攻占荷兰殖民据点的参将杨耿却皱着眉看着前方的荷兰城堡,久久不语。这次突袭荷兰在台湾的据点,郑芝龙一方策划了近一个月时间,也通过往来荷兰据点的商,粗略描绘了荷兰防御和两座城堡的地形地貌,也做出了相应的进攻安排。

通过清晨港外升起薄雾的时机,杨耿派出十五艘小型海沧船,快速突鹿耳门北航道,继而在荷兰准备不足的况下,夺占了具有威胁的堡垒,并在台江沿岸建立起滩阵地,取得了一个攻击荷兰据点的坚实立足点。但是,左右观察了一下荷兰的两座互为犄角的城堡,他认为,攻之甚为不易。即使强行攻打下来,郑军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唯一庆幸的是,瞧荷兰的模样,似乎两座城堡里的军不多,充其量也不过三四百。但是,城均布置了火炮,能发起进攻正面,也显得略微狭小,而且没有多少掩护。行进到任何一座城堡前,都会冒着被荷兰火炮持续轰击的威胁。即使到了城下,城墙段凸出的各个棱堡,几乎没有死角,可以全方位的居高临下杀攻城的郑军。

“去把那个叫施琅的喊来。”暂时扎下营地后,杨耿大声的吩咐道。

清晨突袭鹿耳门北航道,快速攻占北线尾岛北端的小堡垒,是军中前锋那个叫施琅的副百户提出,并由他指挥的。看得出来,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军官,颇有胆气和勇谋,且能身先士卒,是一名潜质不错的好手。

施琅是福建泉州晋江龙湖镇衙,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出生于一个农户民家庭,祖父时家境较为宽裕,到了父亲施大宣的时候开始衰落,但施大宣尚义持正,乐善好施,所以在乡里名声很好。施琅生得脸面大额宽,施大宣以为这是贵相,所以对施琅严加管教,希望施琅后成为公侯将相。

少年时代的施琅学书不成,所以放弃去学武。跟从他的老师学习兵法,并通,且智勇双全。十七岁便从军,在郑芝龙麾下,攻海盗,陷反贼,每战皆身先士卒,屡立战功,一年多时间,便已积功升为副百户。

“见过将军!”施琅来到杨耿面前,大声的唱喏道。

“施百户免礼。”杨耿微笑地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下级武官,却并未丝毫轻视之意。大当家的(郑芝龙)当年也是这般年纪闯海上,如今取得偌大一份基业。世将至,正是英雄辈出的时期,谁敢轻言,眼前这个小武官他不会青云直上。

“荷兰的两座城池,你看过了。施百户,有何方略,说与我听?”杨耿问道。

“将军,荷兰的城池,防御坚固,且我等跨海而来,没有各种大型攻城器械。急切之下,恐难以攻克。”施琅低说道。

“火炮轰击呢?”杨耿问道:“大都督让我等携带18磅重炮两门,就是借此利器,以攻荷坚城。”

“将军,我军未有拖马等牲畜,要将重炮从船上卸下,再一路力拖拽于此,恐耗费时甚长,不利于速战。”施琅说道:“而荷往来此地大船甚众,迁延时,怕会有不测意外。”

“我军来此攻荷据点,大小船只一百二十多艘,军兵三千余。难道还怕了些许过路的荷船只救援?”杨耿不以为意地说道:“除非荷得了讯息,一次来个七八艘大船来援。”

“将军意图缓缓围攻而克之?”

“你若有好的法子,速攻而下,那自然最好!”杨耿笑着说道:“毕竟咱们的粮弹药补给,都要从泉州运来,还是要费些周折。”

“将军,我军此来,船众多,军势浩大,荷必定惊恐。”施琅说道:“而且,我们有速生火铳一百五十杆。要是能将荷诱出城外,以野战大量杀伤,或许,我们就能寻到机会攻那两座城池。”

“你想怎么做?”

“我军跨海登陆作战,难免出现一些意外,甚至也会出现某个纰漏。”施琅轻声说道:“荷若能侦之,定然不会放过挫我锋锐的机会!”

杨耿定定地看着施琅,脸上慢慢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好生去筹划安排一番,夺了荷据点,必向大都督报你之功,许你一个远大前程!”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福尔摩沙总督范·德·勃尔格站在热兰遮城,有些不安地放下单筒望远镜,回与治安官斯登·哥鲁本上尉说道:“应该是尼古拉一官(郑芝龙)的军队,他们终于打过来了。”

其实,荷兰对于岛屿北边西班牙的威胁,只是有些忌惮,却并不怎么害怕。

真正让他们害怕的,则是位于大陆上的郑芝龙。背靠大明,拥军数万,大小船只近千,只要他愿意,可以轻易派出一支数千的大军前来福尔摩沙,攻击他们荷兰在此的两个据点。

近年来,郑芝龙专心经营泉州、漳州等陆上地盘,并牢牢掌控大明沿海的制霸权,每年获利千万两白银,除了满足郑氏一族豪奢享受外,大部分都投了海上武力的维持,同时,郑芝龙还养了一支八千余的陆上军队,在整个大明东南沿海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海龙王”。

料罗湾海战后,荷兰开始正视郑芝龙在大明沿海的霸权,并加速建设他们称之为福尔摩沙的岛屿上两个据点,以此作为对抗郑氏的海上力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