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六十四章 约翰·塞纳

第六十四章 约翰·塞纳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董书恒在兵工厂转了半天,当着全厂职工的面,奖励了几位为新武器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员。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些除了现金奖励以外,每还得到了台北新城的一栋别墅。

台北新城是为了配套工业区而建造的,就位于工业区的西边不远。

“总统,下午您约了约翰·塞纳先生在黄海楼见面,您得准备回去了。”趁着周围的没注意,李存训小声地凑在董书恒的身边提醒道。

“嗯,知道了,这里的事也差不多,等下我去跟老耿他们打个招呼就回去。”

“耿厂长,为了表彰这次新武器研发,回给厂里每发10元的奖励。这笔钱由总公司给你拨过来。”

“那我老耿就代全厂职工谢谢总统了!”耿嘉高兴地说道,一个好领导就是要能为底下的员工带来福利,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真心支持。

“好了,回你跟大家宣部一个事,就说公司会设一个奖励基金,每年都会选出五名在科学研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研员,这些每个都将得到一次五万银元的奖励。”

“总统,这真是太振奋心了,相信有了这个政策,技术员的工作热一定会更加的高涨。”耿嘉激动地说道。

自汉唐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缓慢,跟统治者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保守的儒家思想控制了舆论以及阶层的上升通道。

迫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埋首进了故纸堆里,不屑于去研究那些被他们视为奇异巧的科学技术。让中华民族明明有那么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基础,却被西方新兴国家后来居上。

后世的每每谈到此处,无不扼腕叹息!

其实还是的趋利在作怪,如果研究科学的能够过得比普通的读书更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更高的社会地位,那么董书恒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选择向那个领域发展。

其实随着各地匪,西方势力的渗透以及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恶化,科举制度正在逐渐崩坏,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捐官,还有许多办团练剿匪得官,就像董书恒这样。还有些读书改学西学,在租界跟洋道也混的风生水起。

匆匆跟兵工厂的告别之后,董书恒快马加鞭回到了东台家中,今天他跟塞纳先生约好了在黄海楼一起共进午餐。

昨天回来的时候,董书恒给小丫慧儿带了一身西式的长裙,这会儿他好说歹说才让慧儿把这身行换上。还别说,小丫换上这身还真有些萝莉的感觉。他今天准备带着小丫去开开眼,看看洋长什么样子。

小丫自然是很高兴,就像小朋友要跟家去动物园一样,就是这身裙子让他感到别扭。

黄海楼位于东台的中心位置,本就是董家的产业。塞纳先生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中国。这是刘青北派的,此负责陪同塞纳先生一路来到东台。

塞纳先生大概四十几岁,给的第一印象十分的正派,他的发微微卷曲,身材微胖,穿着一身牧师的袍服。董书恒看到他时,他的眼睛含着微笑。

“很高兴见到您,亲的塞纳先生。让您跑这么远来到东台,实在过意不去。”董书恒用汉语说道,他知道塞纳先生是会汉语的。

“将军,您好,您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塞纳先生上前打招呼道。

两个亲切地握手。董书恒邀请塞纳先生落座。

“塞纳先生,今天请您尝一尝我们地道的淮扬菜。”

“非常感谢,我在上海吃的大多是浙菜,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光菜系就有这么多种,不得不说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博大。”

“是的,塞纳先生,不光是饮食文化,其他方面也是这样,中国毕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中间都没有间断过,这五千年来中国积累丰厚的文化。”

“而且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先生你知道佛教吗?”

塞纳点示意。

“佛教在两千年前传到中国,在中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演变出了不同的宗派,甚至于比在它的发源地还要兴旺发达。这说明中国文化不仅仅能够包容其他文化,而且能够滋养这种文化,让它在中国得到发展。”

“将军,您说得真好,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传教总是没有进展呢?请恕我冒昧,这次过来见将军,我是带有私心的。我是一名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传教士,我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播主的教导,这次过来希望能够得到将军的帮助。”约翰不好意思地说道。

“塞纳先生,问题就出在这里,你们想传教,来到中国后就直奔主题去传教,这样不可能为中国接受,大家会以为你们的目的动机不纯,在中国如果你想传教,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不能把它说出来。”

“而且塞纳先生应该知道,中国的官员大多数学习的都是儒学。”

塞纳点道:“恩,这个我知道,我还读过论语,里面很多内容都非常有哲理。”

“那么,塞纳先生可能不知道,儒学在中国可不仅仅是一个学派,他就跟宗教差不多,我们叫他儒教。佛教在传中国后吸收了很多儒教的内容,因此中国的读书能够包容佛教的存在。我的话您听明白了吗?”

约翰·塞纳睁大了眼睛震撼地看了看董书恒:“哦,将军,您太让我震惊了,原来您还是一位研究文化的学者。听了您的话,我的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我们以前做的都错了,怪不得几百年了,都没有能够在中国传教成功。”

“虽然我听懂了一些道理,但是先生您能够教教我如何做吗?如果您能够教我,我本以及整个南方卫理公会都会向您表示最真诚的感谢!还有,将军阁下,恕我冒味,您为什么愿意帮助我们,要知道大部分清国官员都不愿意跟我们打道。”

“塞纳先生,你误会这些了,他们不愿意跟你们打道,是因为对你们不了解,事实上他们甚至分不清楚美国、英国和法国……有些曾经做了伤害中国的事,所以大家都对洋有不好的印象。”

“是的,我能够理解,毕竟不是所有都心怀主的仁慈。尤其是那些信奉旧教的保守士。”塞纳咬牙切齿的说道,对于他们来说教派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而我愿意帮助您,是因为我曾经在上海得到过一位美国牧师的教导,他告诉了我很多西方的知识,让我能够了解你们,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见面。”这句话董书恒是用蹩脚的美式英语说出来的。

“一定是主引导我们今天的见面,就像你们中国说的缘分。”塞纳根本没有怀疑,因为董书恒确实很了解西方,从他的言谈举止就能看的出来,他肯定是跟过一个美国学习。

“塞纳先生,下面我们说一下重点。因为我的老师的原因我愿意帮你们,但是要一步步来。首先你们要了解中国,现在的中国显然不相信西方,而且最好由中国自己来传教,你们只是传输一种教义,这样效果会好很多。这一点从现在南方正在叛的那个组织可以看出来,他们只是把你们教会的一些书籍做了修改,然后自己去传播,就获得了大量的信众。”

塞纳地点了几下,他觉得董书恒好像是真的要帮助他们。他不晓得董书恒早就打定了主意,先画一个大饼给塞纳,把他吊住,他的目的是通过塞纳获得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支持,帮助淮海书院从美国输一些优质的教师。他看中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