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三四章 出兵之议

第二三四章 出兵之议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现在,英法两家自己找上门来了,算是有求于董书恒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那他肯定要从这两家手中狠狠地敲一笔,因为他们之间的盟约中并未有淮海军派兵去克里米亚的条款。

这么远的距离,总不能够让淮海军游过去。那么这船只要么由英法提供,要么便宜卖给淮海军几艘。

淮海军现在的造船能力只能撵上家的零,运力严重不足。

董书恒开辟了那么多的航线,都需要用船。因此淮海军自己手中是腾不出运力来的。

如果董书恒要是买船的话,此时应该能够得到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董书恒知道这二位公使如果成功说动淮海军出兵,肯定能够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添上一笔。

所以,董书恒怎么可能会费这个机会呢?能够让英法求上门来的事可不多。

董书恒到了扬州之后,就去见了一面魏源,主要是劝他不要再跟甲骨文较真了,好好回去做自己的院长,家孔圣研究了一辈子甲骨文都认不出七成。

他这样残烛之年还是好好搞教育。魏源也清楚自己还有几年可活呀,只是因为甲骨文对于传统文来说吸引力太大。

书院的才培养大方向还要靠他来把握,不要到时候培养出一批不仅反清还反淮海军就麻烦了。

董书恒已经发现之前在书院的一系列措施,让书院中的学子在思想上有些激进了,出现了心浮气躁的现象。

所以董书恒跟魏源一起商讨了此事,最后还是决定由魏源出马,让那些学生先收收心。

等到明年开始,书院就会安排高年级学生实习了。他们就将初步进淮海军系统之中。

几个在扬州游玩了一天,非常的开心。玩好了以后,笃姬跟着书云、书梅回高邮去了。

魏玉珍和杨兮妹则跟董书恒一起回了江宁。

魏玉珍这次回江宁要帮董书恒组建一个子师范学院,为各地的小学堂输送教师。

杨兮妹作为联的会长自然是要从旁协助。

子担任小学老师,教育孩子,相对来说容易让接受。

再说现在小学老师的缺非常的大。

董书恒想通过这个方式打开子进淮海军的大门。因为在淮海军的体系中,教师也算是正是的军政员。

这个方案得到了二的大力支持,而且要培养子师范生,并不需要水平多高的教习。二不用担心凑不齐师范学院的师资力量。

魏玉珍为此辞去了书院的新闻学教习一职。

回到江宁的董书恒。立即投到与英法谈判的准备工作中,要是派兵去克里米亚半岛的话,淮海军这边必须要做出充足的准备。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董书恒必须跟手下们商量一下。

正好大战之后,董书恒还要对淮海军做出一系列调整。

总统府内,董书恒在召开一场军事扩大会议。

距离淮海军上一次扩军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时间。

现在淮海军共有野战部队五个个师。

教导师现在就驻扎在江宁附近。第一师驻扎在安徽庐州。第二师驻扎在江西南昌。第三师在山东。第四师驻扎在黑龙江军区。

另外还有一个守备旅以及十四个守备团。江苏目前驻扎着四个守备团,安徽和江西个驻扎五个守备团。

在一些重要的战略区域只有一个守备团的正规军守护,显得有些单薄了。

所以这次,不仅仅是董书恒,就连底下的将领以及军政府都提出了扩军要求。

扩军是没问题,但是养正规军不像民兵,是要花钱的。董书恒觉得现在要将更多的钱花在提升淮海军的基本实力上,比如通设施,比如教育,再比如科研领域……

董书恒一直觉得淮海军的底蕴不够,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不推翻满清,进而统一全国的原因。

现在强行推翻满清,带来的不一定是扩大地盘后的好处。

反而会产生数不清的隐患,以及给董书恒带来大量的负担,因为现在广大的内陆地区在董书恒看来并不一定是助力,很可能是一种负担。

至少他现在觉得自己担负不起这样的负担。

所以说这次要扩军,但是要控制好度。

经过与会的军队高层讨论,最终决定将远东林威的守备旅改组为淮海军第五师,由王啸担任师长,林威调任第四师师长兼任黑龙江军区司令。

原来守备旅骑兵团调往黑龙江上游与第三师调过去的骑兵团一起组建一个骑兵旅,归黑龙江军区指挥。

这个骑兵旅将是未来淮海军伸向外蒙古、西伯利亚的触角。

成立安徽军区,由第一师师长王从志担任军区司令员,将安徽的守备团的数量增加到六个团加一个守备旅,这个加强的守备旅将放在颍州,防御窜河南的太平军以及河南的清军。

成立江西军区,第二师师长杨炳春担任江西军区司令令,在赣州新成立一个守备旅,防备闵粤两地。

在吉安府成立一个守备旅,防备河南。这样江西就有五个守备团加两个守备旅。

成立江苏军区,下辖教导师以及在徐州组建淮海军第六师。第六师由原204团团长顾克力担任师长。

江苏军区相当于淮海军的中央军区,兵力最多也最为重要,本来应该由刘青南担任司令。

但是今天的会议上,刘青南提出要去担任克里米亚派遣军的司令员。

因此江苏军区司令这个职务,董书恒准备让彭玉麟来担任。他将不再担任长江水师司令一职。

反正,董书恒不准备自己兼任这个司令。他觉得这种行为没有意义。他现在的军职就一个,淮海军的总司令。

像后世的***一样,兼任那么多的正职,又不管事儿,最后底下的兵该反叛的还是反叛。

这次扩军,董书恒将自己身边的王严放了出去,去做江宁的守备团司令。

警卫连的小霸王潘起亮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警卫连连长。

这样淮海军一共分成了五个军区,整合了野战部队和守备部队。

虽然军区司令的权力加强了,但是他还是要受到副司令、参谋长以及监察委员的钳制。

而且现在淮海军除了远东两个军区以外,都通了电报,军部可以随时了解底下的动静。

再说,还有军区司令的定期换制度呢。

至于北方两个军区,他们之间就是相互监督支援的关系,而且他们还要受到后勤补给的限制。

军队的规划暂时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讨论这次出兵的问题。

参谋长严仕坤建议道:“总统,这次我们去参战的话,估计没办法派野战部队参加。我们的步枪还有战术,现在对英法还处在保密阶段。”

“虽然俄国已经知道了一些况,但是并不会那么快传到英法那里。所以我建议还是携带前装线膛枪出征,这样也方便从英法那里获得补给。”

“要是带我们淮海53式步枪不仅露了这款枪以及我们的战术,补给也将是一个大问题。”

“嗯,老严说的有道理。青南,你要记住这次我们去克里米亚的主要目的是熟悉英法的战术、战力,并不是要去出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