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四九章 肃顺改革

第二四九章 肃顺改革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肃顺说完之后,满堂的朝廷高官都瞪大了眼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肃顺是真敢说啊!

不过说的也都在理,想那两江总督府董书恒管辖的地方,现在就已经没有匪患了。

但是这个董书恒依然保持着一支五六万的常备军,这只是清廷知道的。

这还不包括在远东黑龙江流域的军队,隐藏在山东的军队,以及连淮海军自己都搞不清楚有多少的民兵部队。

之所以搞不清楚民兵的数量,是因为淮海军的民兵每天都在增加。

每天都有从各地投奔过来的流民被淮海军农场收留。同时每个一段时间,农场又会向海外输出一部分民兵。

光是今年输送到远东的移民就将达到20万。另外东南亚的淮海军农场要移民10万

北美的洛杉矶以及旧金山加在一起也要移民十万,南美洲的秘鲁那里移民六万

这些中大部分都是要从本土的淮海军农场中抽调。远东的移民由于太多,很多都是直接从山东征募。

所以,现在淮海就已经不再满足于等着流民自己上门了。

淮海公司、长城公司的商队一般都会在一些集中,同时又比较穷困的地区招。这样才能够勉强满足淮海军的需要。

肃顺这个时候提出要让淮海军、湘军、鄂军这样已经成势力的军队缩编,显然是没办法实际施行下去的。

那么这个提议要是施行下去,只会对那些清廷控制下的绿营、地方巡防营产生作用了。

这些军队都是要由朝廷出钱养着的,而且数量很多,而且是分散在各个地方。

很多立马就明白过来了。

结合朝廷前段时间提出的让各地自筹资金建立新军。朝廷这是要拿绿营开刀了。

数量最多的绿营在打仗的时候屡战屡败,起不到什么作用,也难怪朝廷不想继续养着他们。

但是凡是改革,必然会触动到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绿营这块蛋糕一直掌握在武将集团的手中。

当然了,八旗这块蛋糕更大,但是,那个玩意儿比绿营还要危险,连皇帝都不敢轻易碰触。

第二条还好,其实就是鼓励工商业,只有一些守在故纸堆里的老顽固会出来反对。但是这些也就只会打打嘴炮,并不会对大局又多少影响。

只是要开放关外,这件事有可能会有拿祖制来说事。

大家本来无话可说,现在正好肃顺说了这两个建议,众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了起来。

咸丰知道,此时太多,估计是讨论不出什么结果。索散朝,让肃顺和军机大臣留了下来。

咸丰总觉得肃顺欲言又止,似乎还有很多话没说出来。

果不其然,散朝之后,内部流,肃顺就要放开得多了。

肃顺将自己的想法又从新阐述了一下。

一是改革军制,肃顺坦言既然让各地自筹款项建立新军,索就裁撤原来的绿营巡防营等军队。将省下的钱留着朝廷自己组建新军。

可以将挑选其中一部分加新军,其他的朝廷也不会不管,不能够自谋出路的,朝廷在关外给他分地。这样还能够加速关外的发展。

肃顺分析的很全面,将这些的后路都给想好了,可谓为用心良苦。

可是肃顺没有想到裁撤这些就军队,伤害的不仅仅是士兵,受损失最大的是那些武将。

武将在意的不是每年那一点点的饷银。他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链。

这个利益集团就是趴在朝廷每年拨付的上千万军费上面的吸血鬼。现在一下没了,这些如何会善罢甘休。

而这些才是朝廷联系军队的纽带,士兵们能接触到的就是这些军官。

肃顺的这条建议,还有一个问题,允许各地建立新军,而且还是地方上自己筹款,这就势必会增加地方督抚的权力。

不过不这样改革也不行,朝廷搞新军还能在各省之间把持好平衡。

要是像现在这样,有地方发展团练,有的地方不发展,就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就像现在的淮海军一般,因为一家独大,完全独霸了两江。

要是当时在安徽、江西都发展起比较强势的团练,那么也许就能够制衡住董书恒。

现在,让地方建立新军稳定地方。更多的钱则投到朝廷的新军中。过得几年,朝廷手中有兵,自然能够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二是改革工商业,增加财源。肃顺认为现在朝廷没钱,但是不代表地方上没有钱。

让朝廷去明抢肯定是不行。那些大臣可都是出自地方大族,他们首先会出来反对的。

所以朝廷要是想要增加财源,必须要拿出东西来换。

朝廷手中有什么啊,官职衔,这个一直都在卖,算是朝廷收的大

像吴健彰那样能拿出百八十万两来买官的不多,但是拿个几万两出来买个举、生员什么的倒是大有在。

再有一个就是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了。关内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土地,不用想了。

所以要打土地的主意,只能是关外,这个涉及到祖制,必须要由皇帝自己来拿主意。

三是改革税制,现在的税都是地方在收,然后留下自己的,剩下的到朝廷的手中。

现在的结果就是地方上直接把税给用光了,到朝廷手中的寥寥无几。

所以肃顺建议直接由户部在每年夏收的时候派下去督税,然后直接将税银押卸进京。

要跟地方明确分税制,比如农税、丁税收给朝廷,厘税等放地方。

还有第四个改革旗务,朝廷每年将这些八旗子弟当作猪一样养着,但是到了关键时候,他们一点作用都顶不上。

不过这一点肃顺还是没有说出来,或者说现在还没有到那种危急的时候。

再次听了肃顺的阐述,包括军机大臣在内的众都是连连点

不点也不行啊,他们又没有更好的主意提出来。

反正这个主意是肃顺提出来的,最后执行下去,要是出了问题,也是肃顺来担着啊。

为啥在开会的时候大部分的都是喜欢云亦云。就是这个道理,附和的又不要担责任呀!

咸丰心中很高兴,终于听到有能够提出有点建设的建议了。

关键是终于站出来一个有担当的了,还是一个皇族之

咸丰当即任命肃顺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满)、协办大学士。钦命总理改革事物。

肃顺又向咸丰建议到,洋务可以增加朝廷的收,朝廷也应该搞洋务。咸丰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各省推行洋务,自建工厂,发展工商业。

这在保守的清廷已经算是迈出了极大的步子。

这次清廷的改革之中,最大的莫过于开放关外以及改革军制。

按照清廷的要求,每个省建立两个镇的新军。军费由地方的厘税中抽取。算是再一次明确了年初的时候朝廷下达的命令。

裁撤绿营的命令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事实上也为清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发展工商业和洋务的命令,却是得到了很多地方的响应。反正不管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