焘他们这些代表都被安排在招待所居住。
在江宁城有很多这样的招待所。据说很多都是以前的王府改建的。
怪不得唐焘一进来就觉得这里像是个府邸,里面分成一个个小院,房子大都改成了卧室。但是府中原来的亭台假山都还在。
吃饭是在食堂集中吃,吃好了之后,大家会在一起逛一逛花园。
每间房子根据大小,住的
不是一样多。
唐焘住的房间里加上他一共有三个
。
另外两
,一个是个老汉名叫张五,还有一个中年汉子,竟然是从南洋回来的,此
是一个农场的场长,名叫杨广泉。
晚上逛了一会儿,三
都回了房间,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这么早,大家也睡不着,不知道谁开的
,就在一起聊天。
“老杨,你们那个农场是在什么地方来?”唐焘毕竟是个匠师,算是个文化
。他这个匠师可是从小学书法、绘画,文盲肯定是学不了的。
自认为是文化
的唐焘觉得自己应该率先打开话题。
“我们那里应该算是在柔佛苏丹国的北边。说不上是哪个国家的,农场周边都是一些生土著,实际上就是野
,他们似乎没有国家,只有自己的部落。不过那里是英国
的势力范围,但是英国
也不大管,他们
手不多,只能管理狮城周边。”
“那一定很危险吧?”唐焘又问道,大家都对异域的事
感兴趣,那个老汉张五也竖着耳朵听着,就当是听个新鲜。
“刚开始的时候,生土著会来抢东西,后来俺们把这些土著都杀了,还抓了一批
帮我砍树修路。”
“你们不知道,俺们海外的农场,最初去的都是民兵,每个
都有枪。只要俺们不进到林子里面,这些土著根本就伤不倒俺们。”
……
唐焘和张五都听得
神,尤其是讲到抓土著的时候,他们心中竟然有种自豪感。
“你们知道我们农场现在有多少土地吗?”杨广泉故作神秘地说道。
“多少?”两
都很好奇。
“五十万亩。”
“这么多!”
“这只是开辟出来的水稻田。我们还有几十万亩的橡胶林和果园呢!”
“我们东台老家那边一个农场也就两三万亩地,你这一个农场顶上十几个国内的农场了。”张五扒拉着手指算了半天。
“哎呀,老张啊,你是东台的啊,那可是总统的起家之地啊。”张广泉和唐焘都惊讶地看向老张。
“俺以前在兴化那边的农场,俺是安徽的流民走投无路投靠了淮海军,后来主动报名去了南洋,所以扬州那边的农场俺是知道的。”
“南洋那边到处是蛮荒的土地,只要开垦好了,稻子一年可以种三季,就是天太热,不像俺们国内这边冬暖夏凉。那边只有雨季和旱季。”
……
唐焘是个大匠师,杨广泉是个农场场长,那老张是
什么的?
两
都看向老张。
“老张你是怎么被选过来开会的?”还是唐焘开
问道。
老张见两
看向自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三
当中,只有他的身份最为普通。
“老汉我就是一个盐把式,现在在盐田工作,主要做的就是观察卤水。”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晒盐也分很多道工序的,卤水晒到一定程度就要放到下一道盐田……”
老张讲起自己的晒盐本事滔滔不绝,说实话,两
都不是太懂。
老张说了个寂寞……
突然,老张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这都不是我来开会的原因。”
老张虽然是个没文化的,但是却蛮会吊
胃
的。
见两
都好奇地看向他,老张才自豪地继续说道:“我这次来啊,是因为老汉我的五个儿子有四个在军中当兵。县长说总统要亲自给我颁奖呢!没想到老汉我也有今天。”
两
一听,都是了然,这个张家为淮海军做的贡献可真不小啊!
“老张,你可真有福气。”两
恭喜道。
这个张五本身排行老五,估计兄弟很多,没想到他自己儿子也这么多。
不得不羡慕,有的
生孩子,生着生着就达到了
生巅峰。
“来之前,我老伴跟我挣了半天,说儿子都是她生的,应该她来领奖,被我教训了一顿。当初我送几个小子去参军时,老婆子还拦着,说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现在倒是跟我抢功劳来了。”
两
听了都是哈哈大笑。张五也跟着得意的笑。
老张又回忆道:“当初咱们总统还是刚刚掌管了家业的商
。要办团练剿匪。那时候我们家是盐丁,饭都吃不上。你们不知道我本来有七个儿子的,有两个就是饿死的。”
两
心说这个老张真是高产。不对,是老张媳
儿高产。
“那时,总统还没啥名气,来我们灶户村落招
,咱就想啊,当兵吃粮总比做盐丁强啊,老大从小害了病,腿不好,
家不收。其他四个没想到都选上了。”
“总统是个好心的
,一下子给了咱家几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四个小子当兵每个月还有一大笔饷银。”
“后来总统升了官,将灶户的户籍全改成农户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种田了。再后来,取消了煮盐,改成晒盐,村子周围原来长茅
和芦苇的地,都给了村子,每家开垦了都算是自己的。”
“我们家也开了几十亩地给老大种,老汉我有点望卤水的本事,给招进了盐厂继续做事拿工钱。”
“家里面有了钱,有了地,建了新房子,瘸腿的老大现在终于娶上媳
儿了,几个小子在军中,找媳
儿不用愁。”
“以前
家都嫌弃当兵的,但是咱们淮海军的兵不一样,待遇好啊,家属还有军属待遇,可以减税。提亲的
多着呢!”不过老三和老四都是军官了,不愿意在乡下找,要自己找,由他们去吧,只要不打光棍就行。”
……
两
没想到,看起来憨厚的张老汉这么能讲。看样子是没少在
前炫耀自己的家事。
“张老哥,你当初可真是有眼光啊。”两
附和道。
“那是,当初咱们总统带着一千多子弟兵从东台出兵,咱就知道,总统必然飞黄腾达。”
“总统他练兵如神啊,俺家那四个娃子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可是当了半年兵就都认字了。回家探亲时,我都认不出来了。”
……
一句附和,老张的话匣子又打来了。
后来三
又聊到了唐焘,唐焘将自己匠师的身份一带而过,着重说了自己是学堂的教习。得到了两
崇拜的目光。原来是位文化
。
唐焘是个会做
的,随身带着几个自己做的小茶壶。当即各送了一个给二
。
这茶壶上画着炫彩的花纹,虽然不大,但是甚是
致。
二
纷纷道谢。
“老唐,你真厉害,就凭你这水平,必然是个大匠师。那可是相当于特级技工,厉害。”
众
都知道,淮海军下的工厂、作坊中,凡是搞技术的工
都是分品级的,最好的就是特级技工,然后是高级、中级、初级,各分三等。
特技技工的待遇很高,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