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十一章 封爵、迁都【求推荐】

第十一章 封爵、迁都【求推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殿下劲了?”当天晚上,朱标一脸欣喜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刘基。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然后,正在喝茶的老刘一浓茶就了出来,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怎么可能?”刘基一脸懵

这一个多月,他每天晚上都会来太子府,对朱标的习武进度可以说了如指掌。

昨天朱标可是连劲的边都还没摸到呢,结果到了今天,就突然劲了?

这很不符合常理。

“或许我是一个武道奇才也说不定!”朱标脸带笑意看着刘基。

这些天,他如何察觉不到刘基想让他弃武从文的心思。

对于这一点朱标很理解,文官群体就没有希望看到皇帝好武的。

有明一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唯一一个可以算是武皇帝的明武宗朱厚照都快被文官们黑出翔来了。

不过理解归理解,该练武他还是要继续炼的。

包括他在内,大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是短命鬼,

子孙后代的事他懒得管,但他自己,还是想要长命百岁的。

这个时代发展医学太费劲,唯一的选择就是练武了。

“殿下在武道一途的确有些天赋,不过却也称不上奇才!”

刘基收起心中的震惊,又开始习惯的打击朱标的练武自信心:“殿下知道老夫劲花了多长时间吗?”

“一天?”朱标笑眯眯的反问。

“咳咳……!”刘基被朱标一句话整的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不过他很快就强行挽尊道:“也差不多,老夫从接触武学到劲,一共就花费了七天时间。”

“当然这样说,并非是要向殿下卖弄!”

“老夫是要告诉殿下,其实像老夫这样的也算不上什么武道奇才,江湖上多了去了。”

“项羽、李元霸这样天生便能劲,十四五岁便武道大成的,才能称上一句武道奇才!”

“扯淡!”朱标心里默默吐糟一句。

说项羽、李元霸这样的是武道奇才没什么问题,但若说江湖上像刘伯温这样七天劲的多如牛毛,那就是纯属扯淡了。

如果武道这么容易门,什么月神教,少林、武当,峨眉这些江湖门派早就该冒出来生事了,大明朝哪会那么容易立国。

不过这句话朱标也就在心里吐糟一下,刘伯温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他装模作样的叹了气,突然猛地站起身道:“既然天赋不如,那就只能勤能补拙了,先生还请教我五禽戏劲之后的招式,我定然勤加练习,不辜负先生的殷切期望。”

刘基闻言差点一老血出来。

老夫是让你勤学苦练吗?老夫想要的是你知难而退,专注文道……。

这小殿下,理解能力咋就这么差呢?

看刘基老脸涨的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朱标强忍着笑意,疑惑道:“刘先生不愿教我吗?”

“那我只好向父皇请教了,听说他也是融劲高手,想来也不差!”

“可别!”

刘基闻言赶忙开阻拦,一脸苦笑道:“殿下绕了老夫吧,陛下本就对老夫多有成见,如果让他以为老夫不愿教殿下,恐怕老夫这官儿就做不长了。”

“那就有劳先生了!”朱标转过身,一脸郑重的朝刘基行弟子礼。

看到朱标的模样,刘基猛然醒悟过来。

显然自己对朱标的那点小心思都已经被家发现了。

“殿下聪慧,将来定是明君!”刘基神色复杂的夸奖了一句,却也不敢再耍什么小心思,开始认真的教导朱标。

五禽戏劲之后的招式,比起之前增多了一倍,而且难度更高,更难练。

但相应的,劲之后朱标对于身体、肌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较起来反倒比之前修炼更轻松了一些。

劲之后下一个境界被称为融劲。

想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在体内生出劲气。

这比劲更难。

大明军伍之中,达到融劲境的,不超过三百,其中绝大多数现如今都身居要职。

跟着朱元璋早的,基本都是一方将帅。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被封的基本都是这些

而即便是后来者,那也都能得到重用,比如加锦衣卫的前身拱卫司,再比如被分配到朱标身边做护卫。

即便在江湖中,这样的物作为一帮之主,一派之长也已经绰绰有余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自己就是融劲境强者,之前朱标还听他吹嘘过,自称早些年也是江湖上响当当的高手。

要不是后来政务繁忙,渐渐荒废了修炼,他也是有机会成为化劲宗师级高手的。

一晃又是两个月。

这两个月,朱元璋为这个正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大明朝做了很多事

总结起来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封爵、迁都

除了李自成,朱元璋又封了两个王爵,四个公爵,十六个侯爵,全部都是长江以北的大军阀以及流寇子。

这次封爵,公爵以上可都是有封地的那种。

其中两个王爵分别是吴三桂和左良玉。

吴三桂直接封在了北直隶、左良玉封在河南。

朱元璋算计的很明白,把地盘全部分封出去,就是不让他们轻易产生投降的念,毕竟以前这些都是大明朝的地盘,他们只是武将,流寇,即便被满清占了也没什么可心痛的。

但现在这些可都变成他们自己的地盘了。

他们又怎么会甘心把自己的地盘拱手相让呢?

而且即便铁了心要投降的,满清也不会再信任他们,毕竟满清已经给不出更高的筹码了。

这就是朱元璋的目的。

他不指望这些真能灭了满清,只要能拖延几年时间,给大明朝缓过一气就行了。

至于迁都,自然是要把行政中心转移到南京去。

虽然有很多大臣反对,但朱元璋依然力排众议把这件事做成了。

北直隶就在满清兵锋之下,四周更是流寇遍地,早已不适合作为大明朝的行政中枢了。

相比较起来南京就可靠多了。

那里直到如今依然一片繁华,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被官绅架空。

不过朱元璋给崇祯皇帝留下了十万训练有素的兵马,以及一系列对付那些官绅的锦囊妙计,只要崇祯不搞,把南直隶、甚至半个湖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都是有可能的。

这两件事若是做成,至少可以为大明朝续命二十年。

至于中兴大明,朱元璋连想都没想过,这个大明早已经病膏肓,想要救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如果朱元璋一直留在这里,自然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带着大军迁都南京,杀抄家,给老百姓分地恢复元气,然后整军备战,过几年直接北伐就好了。

但可惜,崇祯不是他。

崇祯虽然能杀,但却不会杀。

掌握不住技巧。

朱元璋杀越杀天下越太平。

换了崇祯皇帝,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明就要被他杀没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