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第一氏族 > 章五五四 大风起(12)

章五五四 大风起(12)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赵宁眼中,大齐皇帝有些神思不属。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方明显是在想什么事,而且十分紧要,极难抉择,所以思考的格外认真,好像正处在莫大的纠结中。

直到他进门见礼,宋治才回过神。

那一刻,他察觉宋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遂一下子收敛了所有思绪,变得面无表,想要掩盖心中所想。

“唐郡王可知冀州、瀛州之事?”宋治问这话的时候,凝视着赵宁认真辨认他的表,好似相信赵宁跟这件事有关系。

赵宁坦然道:“臣不知。”

宋治哦了一声,以抓住了赵宁绽的吻道:“冀州之变的消息经过了大都督府,唐郡王身为副大都督之一,竟然毫不知晓?”

赵宁更加坦然:“臣的确不知。臣今休沐,并未去大都督府。”

宋治神色微滞,顿感颜面有失。明知赵宁要来,他要跟对方有所锋,可他竟然没有事先了解对方的最新动静,这是莫大失策。

自责之余,宋治隐有些恼羞成怒。

可他刚刚一直在思考派赵宁去河北的利弊得失,根本无暇顾及别的。

勉力按下自从听闻河北义军有不少叛贼后,就有些控制不住的狂躁,宋治不动声色的挥挥手,让高福瑞将冀州、瀛州的事,给赵宁详细介绍了一遍。

高福瑞说话的时候,宋治的手指一直在敲打扶手。

好不容易等到高福瑞说完,宋治几乎没给赵宁思量的时间,立即问:“唐郡王认为,朝廷该如何平定河北之?”

赵宁看了看陈询、韩昭等,目光在众世家官员身上掠过,最后瞥了一眼高福瑞,这才不急不缓的回答宋治:

“回禀陛下,眼下皇朝局势复杂,短时间内臣没有万全之策。不过军国大事,想必宰相与诸位大已有进言。”

宋治将赵宁的微小动作纳在眼底,心不禁一沉。这时候赵宁跟陈询等世家官员目光流,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至于陈询等世家官员的进言,那很简单——请赵宁出山平

到了今这份上,殿中的世家官员说什么,宋治已是完全懒得在意。但除了让赵宁去平之外,他一时并无良策,故而只能先把赵宁叫来看看。

此刻赵宁的回答,显得他跟陈询等有默契,知道至少是推测到,对方已经举荐了他,故而明知故问、以退为进,想要揽下这个差事。

如果赵宁拒绝去平,亦或是态度不明,宋治心中的戒备或许会轻一些,但赵宁隐晦表达出想要去河北的心思,宋治就忍不住有了猜疑。

如果赵宁去了河北,是不是要趁机生事?或者明面上到处追击军高手,暗中进一步扰局势?并且为众世家争取生机?

若是如此,宋治用赵宁,岂不是搬起石砸自己的脚?

宋治怒火如炽,心中狂躁愈发浓烈,奋力压下,语气生硬道:

“宰相等的意见姑且不论,唐郡王是我大齐战神,论军略兵法,整个皇朝鲜有及,若是你去河北,当如何迅速勘平祸?”

赵宁对这个问题早就准备,对答如流:“昔年百万北胡悍卒攻势如洪,都被我大齐皇朝正面击溃,如今区区一些民袭击几个州县,又何足为虑?

“若臣去河北,当直捣黄龙,击杀强者擒拿贼首,而后祸旦夕可平。”

这个回答在众预料之中,以赵宁的修为境界,与皇朝目前缺粮的窘迫,这是最好的作战之法。

但宋治见赵宁回答得脆果断,却是怎么品味怎么觉得别扭,就好像对方一直等在那里,专候走投无路的他送上门。宋治烦躁不已,一团浆糊的脑海中,有什么灵光乍然出现,让他好似抓到了关键,却偏偏一闪而逝,再欲细想已是无迹可寻。

他盯着赵宁问:“若朕让唐郡王去平,唐郡王需要朝廷做些什么?”

明面上,宋治是问朝廷该如何调配高手强者、州县官吏、各地驻军配合赵宁出战,实际上,这就是询问对方的条件。

赵宁应该有条件,譬如让他暂缓对付各个世家,亦或者大事化小;再譬如表明身边不能有旁跟随、掣肘,让他可以放开手脚行事。

对赵宁的第一部分条件,宋治甚至都为赵宁想好了说辞:

国战方休,外患未绝,内忧又现,当此之际,皇朝需要上下齐心,避免内部纷争扩大,如此天下才能太平......

至于赵宁的第二部分条件,宋治万万不能答应,如果没有帝室、寒门高手跟着监视,赵宁到了河北后,岂不是可以随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众寒门官员聚会神的看着赵宁,已经做好了赵宁狮子大张后,他们立即出言反驳的准备。

但赵宁没有这样回应。

赵宁的回答非常简单,且十分有力。

他道:“此战之敌不过几个宵小之辈,何须大动戈?臣只要带一两个王极境高手即可。”

寒门官员们愣住了,许多睁大了不可置信的双眼:赵宁不仅什么条件都没有,还主动提出要带一两个王极境随行?!

这不是请皇帝在他身边安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避免他借机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

宋治同样震惊,他怔怔打量着赵宁,几乎以为自己听错。

他不是没见过这么懂事的才,但从未想过在眼前这种形势下,赵宁还会如此明大义!这已经不是忠不忠诚的问题,简直是天真幼稚、愚陋不堪!

宋治看了看殿中大臣们,发现包括陈询在内,众世家官员要么是惊诧失神,要么是面如死灰。

宋治收回目光,嗓音有轻微变调:“唐郡王忠义无双,让朕大开眼界。”

赵宁的回答依然显得那么理所应当:“赵氏乃将门世家,抗击外寇也好平定内患也罢,都是臣忠君报国的本分。”

这话听在宋治与寒门官员耳中,就有层含义:赵氏的忠诚毋庸置疑,只要皇帝能够保全赵氏,赵氏愿意跟其他世家划清界限,忠心事主。

在寒门如中天,世家衰落不可避免,且皇帝今就要对世家大功戈的况下,这种选择虽然看起来天真、软弱了些,却最符合利弊权衡。

但也有少数寒门官员不这么想。

他们望着赵宁,回想起自国战结束以来,赵宁与赵氏的种种作为,再一次印证了早先就得出过的,十分明显的结论:唐郡王品行高洁,赵氏满门忠烈!

这让他们看赵宁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与尊重。

......

宋治吸一气,几乎相信了赵宁的忠诚。

是的,几乎相信。

也只是几乎相信而已。

从他开始对付赵氏那一天起,他就不再相信赵氏的忠诚!

他很快就想到,赵宁这是在演戏,是在迷惑他。

眼下的形势是,一应有实力的世家,几乎都不愿坐以待毙,在为了世家利益而战,为何偏偏实力最强的赵氏,就甘愿做个愚忠之臣,一心祈求怜悯?

如此软弱的赵氏,符合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大杀四方的形象吗?

在世家都灭亡的况下,赵宁凭什么认为,赵氏就能得到保全?如果他真的如此幼稚,又是怎么成为大齐战神的?故而赵宁那番暗示他答应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