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他说他不造反。
这是真的。
如果他是单纯想造反,他早就那么做了,根本不必等到现在,也不必走那么多弯弯绕绕。他很早就有那个实力。
如果他只是想颠覆大齐皇朝,让赵氏取代宋氏地位,进行一次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回的改朝换代,那在国战刚结束的时候,他就该牢牢握住郓州军的兵权不放。
以他在郓州军的威望,以他对郓州军的经营,想要郓州军像凤翔军忠于魏无羡一样忠于他个
,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如果那时候他就造反,有郓州军打底,有河东军背书,有凤翔军作为盟友,有陈氏在朝中暗助,有杨氏在淮南呼应,要倾覆大齐皇朝并不太难。
这都还没算一品楼跟长河船行的力量。
可赵宁要的,不是这么简单的局面。
这场战争,比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要复杂,都要更有意义,也会比那些改朝换代的战争更加浩大,成功的难度更大!
如果要从史书中找一场战争,来类比赵宁心目中的这场战争,那有且只有一个。
那场战争,是商鞅变法。
是从商鞅徙木立信开始,到大秦统一天下结束的那场战争。
在那场战争之前,天下
分为固定的三种:贵族、平民、
隶。
在那场战争之后,天下就没有了
隶。
甚至没有了贵族——亦或者说,平民也能成为权贵了。
这场战争,消除了天下
的种类差,让天下
都变成了一样的
!
在中原历史的进程上,在
类文明史的阶梯上,那是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战争。那场战争,让中原文明迈上了新的台阶,进
了新的天地!
所谓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不外如是。
可惜的是,大秦覆灭后历史开始倒退,没有差别的
,又被
为的划分出了种类差,就像大夏开朝时,它的君主与贵族所做的那样。
这种差别叫作“君权神授”。
从此,皇帝成了神的代表,不再是
。于是皇帝开始不顾一切加强皇权,想要绝对的不受任何掣肘的权力,想要把天下
都变成他的
才。
想要真正做神!
从大秦一统天下后到现在,所有的战争都没有意义。
在
类文明进程这个层面上没有意义。
大秦之后的战争,不是皇朝扩张、防守,就是内部权力争斗。
即便是改朝换代,也只是消灭旧有的统治者与权贵,缔造一批新的统治者与权贵。等到新的统治者与权贵腐朽下来,让天下太多
活不下去,于是被推翻。
为这种皇朝这种天下,提供思想控制武器与知识体系支撑的儒家,是隐藏的罪魁祸首之一。
儒家学说虽然不利于诸侯争霸,但在诸子百家中,它对已经实现大一统的统治者,维护自身的稳固统治最有用。
所以,统治者最终选择了它,并且历朝历代一直没有改变。
孔子一门心思振兴周礼,维护贵族利益,追根揭底,是维护统治阶层利益;他的后世学生们,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等到地主们把百姓们祸害的活不下去了,百姓起义,皇朝遂亡。于是,带
的
成为皇帝,有功百姓成为地主。
反抗者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曾经浴血反抗的
。成功屠龙的
,都会成为恶龙。
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就这么过了几千年。
荒诞,滑稽。没有意义。
不能推动文明迈向新台阶、新天地的战争,都没有意义。
国战期间,赵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但他翻遍史书,却找不到任何解决之法,根本看不到光明未来,甚至连方向都没有。最后,是周鞅提醒他看看商鞅变法。
然而,即便是从
到尾将商鞅变法研究了无数遍,赵宁也不明白他想要的东西到底在哪里。
——他不想这个皇朝,因为平民百姓的浴血奋战、尸横遍野而保全,最后皇朝又反过来剥削压迫这些平民百姓。
直到老板娘莫邪仙子,跟赵宁讲述了她的大道,赵宁才渐渐有所明悟。
莫邪仙子的大道,是天地至理,是自然规则,是研究它们运用它们,让百姓不用一直靠牛犁地、靠马拉车、靠天吃饭,是要让文明更上层楼。
这种事,先
一直在做,且有非凡成果。譬如说,用铁农具耕地,就比夏商周时期,用木
骨
石
耕地要好很多。而铁,是先
炼制出来的。
炼铁的过程,便是认识天地至理、自然规则一部分的过程。
在莫邪仙子的认知中,第一个炼铁成功的
,比一个宰相重要多了;第一个养蚕缫丝制出丝绸衣服的
,比一个普通皇帝对文明的贡献大太多。
赵宁不是莫邪,不
通这些手艺活、技术活,他做不来莫邪在做的事。他有自己的位置,也该有自己的方向。
他与莫邪仙子相同的地方,是也想把中原文明再向上推一个台阶!
他最终决定,要把商鞅的事业推向新的天地!
他要这个天下没有地主,亦或者
都是地主;他要这个天下没有权贵,亦或者
都是权贵;他要这个天下没有主子,或者
都是主子!
他需要一种学说,这种学说不像儒家学说那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存天理灭
欲,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要去维护天下平民百姓的利益!
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国家,这种国家不像王朝也不像皇朝,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为了保护它境内所有
的公平、尊严不受侵犯!
——既不受外
异族的侵犯,更不能受内部自己
的侵犯!
任何以保护国
不受异族他国
侵为由,而对国
进行压迫
剥削
统治,或者宣扬这种统治鼓吹这种统治的
,无疑都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敌
与罪
!
现在,这个
是宋治。
以及他的羽翼、爪牙们,以及那些甘愿成为他走狗鹰犬的
,以及那些准备成为他
才的
,还有在事实上跟他们一样或支持他们的
!
赵宁要进行的这场战争,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
倾覆宋氏的大齐皇朝,不过是这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
这样的战争,不应该也不能被称为造反。
它需要一个全新的名称。
这个名称,赵宁认为应该叫作——革新!
革旧迎新!
......
赵宁的背影已经在殿门外消失了很久,宋治却依然呆立如初,这期间虽然脸色数变,身形始终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动静。
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甚至觉得荒唐无比。
他问赵宁是否想做他的老师,是在问赵宁往后会不会教他做事,左右他的一言一行,成为压制皇帝的权臣。
赵宁回答不是。
他问赵宁到底想要什么,赵宁说想要齐
亲如一家。那番话在宋治听来,就是要宋治停止打压世家,不要处置陈氏、韩式等家族。
宋治回答同心同德,就是答应了。
宋治又问河北之
如何平定,赵宁说谁去他都不
涉,唯独他自己不去。
对答进行到这里,跟宋治预料的会晤场景,已经是南辕北辙,完全彻底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