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 > 第143章 更喜欢哪个老头子

第143章 更喜欢哪个老头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娘娘,才倒是有个主意……”

鲍公公眸子里掠过一抹算计的芒:“才以为,想要鱼婕妤失宠,不一定要从小公主身上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小公主不好招惹,鱼婕妤却是个痴傻的。”

“不是要在冷宫种青蒿么?小公主又不常在玲珑居呆着。”

鲍公公欲言又止,淑妃的眸子里染了笑意,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这才得意道:“才听说,鱼婕妤养小动物……”

――

李丝絮一连去了几天罔极寺,姚崇的病好多了。

一开始她还只是跟着孙医正或王梓青给姚大问诊,看姚崇一比一神,她也会坐在姚奕搬来的椅子上,与姚大闲聊几句。

姚崇以为,小公主没有握针,没有涉及关于医术时,很是天真漫。

与他熟络了后,小公主说话时还偶尔会撒撒娇,像个邻家的小孙,十分招喜欢。

虽说天气已然秋,小公主甜笑时,屋里沉闷的气息一下没了,仿佛回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一老一小因此相聊甚欢,很是投契。

得了一场疟疾后,元气大伤,姚崇已经痊愈得差不多,孙医正给换了补虚益气的方子,亲自去灶房教姚奕熬药。

等药熬好了姚奕端着走到屋外,听到里边传来阵阵欢笑声。

姚奕一脸动容:“父亲病重这段时,多亏了有小公主,父亲与小公主很是投契,他好久没这么笑过了。”

孙医正心里酸得不行。

那个小骗子,尽会骗他们这些老子。

杜老儿这几天跟太医署的一起出宫调查疟疾起病的缘由,发现正如小公主和宋清所观察的那样,疟疾发病真有可能跟明渠里滋生的大量蚊蝇有关,就一直对小骗子赞不绝

念叨什么医者讲究望闻问切,小公主有身为医者的观察微,还问他小骗子有没有开始修习杜氏诊脉术。

一个王梓青已经念叨得他耳朵快起茧子了,如今还多了一个烦的杜老儿,孙医正苦不堪言。

虽说被念叨得耳朵起茧子吧,一听姚奕说姚大好久没这么笑过,孙医正有些担心小骗子是不是会更喜欢姚老儿。

毕竟这些天出宫的马车上,她时不时迸出几句姚大是千古贤臣,丝丝能为姚大诊病,治好姚大,真是与有荣焉。

治好了姚大,是为大唐百姓谋福啊,诸如类此的话。

孙医正还想着姚崇病痊愈得差不多了,打算告诉姚家父子明不来罔极寺。

姚崇见孙医正屋,温和的开:“太医正来得正好,老夫刚才跟小公主说,明不必出宫来罔极寺了!”

孙医正以为自己那点小心思,被姚崇识了。

他忙道:“大的病虽痊愈了,但这次患病元气耗损得厉害,还须每诊平安脉,好好补虚益气。”

“自从患病后,小公主为了老臣每出宫来罔极寺,更是劳烦源大和陛下派来的来回奔波,嘘寒问暖,老夫再不上朝,要耽搁不少朝堂政事。”

姚大真是时时心系朝政,心系天下百姓!

身子刚刚痊愈,正要好好将养,就急着去上朝,还生怕为别添麻烦。

或许正是因为他大公无私,身上有这种利他的神,才会得到百姓戴,让父皇对其敬重不已,命源大来罔极寺探病,遇到朝政大事都要过问他的意见。

李丝絮的动容了。

钦佩不已!

从她父皇要姚大四方馆,他执意不受,李丝絮就知道姚崇一旦决定的事劝也没用,见他身子刚好一些非要去上朝,她很无奈。

李丝絮跟他商量:“若是姚大执意要去上朝,那等每姚大下朝,或进御书房跟父皇议事时,太医院再派给大号平安脉,可好?”

“如此甚好!”

姚崇对李丝絮的提议很满意:“还是小公主思虑周全。”

姚崇病好痊愈上朝后,李丝絮不用再出宫往罔极寺跑,清闲下来,就开始着手研究制疟疾药一事。

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季节虽说没有夏季木茂盛,但青蒿是菊科植物,倒也适合初秋的季节生长,并不难寻。

研制疟疾药的关键,是那些琉璃器皿,李丝絮因此让王梓青帮着跑了一趟首富府上,问王元宝琉璃器的事进行得如何了。

只有抱紧小公主这棵大树,才有可能攀上当今陛下。

李丝絮要办的事,王元宝自然不敢怠慢。

王梓青拿着一个烧好的琉璃器进宫,呈给李丝絮看:“师妹要透光的琉璃,王元宝找遍了京城的琉璃匠,只烧成了这副样子。”

“师妹看看能不能用来研制治疟疾的药?”

王元宝要她师兄捎进宫来的琉璃器,透光是有点透光,但琉璃也太浑浊些,颜色还偏黄。

上次李临淮从波斯商手上得的琉璃镜,光可鉴,李丝絮听王梓青说王元宝找遍了京城的琉璃匠,只烧成这个样子。

她小声嘀咕道:“左卫侍郎大找来的琉璃镜,不是这个样子。”

“那是波斯商贩来长安的货物,听说域外有些地方制琉璃的工艺,要比大唐更先进,但琉璃价高,因此掌控了琉璃工艺制作的王族,一定会捂紧了他们手上的秘方。”

制不成师妹要的琉璃器,就无法着手进行疟疾药的研究,王梓青有些犯愁。

“师妹想要域外流进长安那种高品相的琉璃,王元宝找的琉璃匠烧制不出来,找波斯商订制颇费波折,不说能不能烧制出师妹图纸上要的尺寸,域外往来长安数千里……”

王梓青的意思是说,域外往来长安数千里之遥,甚至万里之遥,要得到高品相的琉璃,还是按李丝絮所绘图纸上要的高品相琉璃,怕是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得到。

李丝絮知道上次的琉璃镜,是波斯商带来长安的,但她却不知道,原来只有域外才掌握有透光琉璃的烧制方法。

她以为大唐是天府之国,四方来朝,必定什么工艺都是最先进的。

原来她还是高估了这个时代烧制琉璃的工艺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