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险要,若不驻军,恐会引来贼寇据之,劫掠过峡舟船等。
而粮秣供给颇难问题,便是遣郑璞来此处的理由:以郑璞昔
在牂牁平夷县,率土
蛮夷辟梯田之事,察观此地有无辟梯田的可能。
以供驻军士卒屯田自给。
郑璞虽众
军营时,趁着暮食未至,便携扈从乞牙厝沿岸行走,细细查看了地形。
亦绝了辟梯田的念想。
此处山势太雄峻,矮丘缓坡太少了,几不可见。
然而,沿两岸往上的荒野,土壤颇为肥沃,却是可以辟土殖谷。
只不过,灌溉无法解决。
拜都江堰水利灌溉所赐,蜀中平原少种麦类和粟、黍,而多稻。
稻,不可无水。
夏秋多雨时节,过金堂峡的湔水
涨,当地黎庶以及驻军士卒恐引发山洪,是故皆垒土积石固两岸,让两岸之地高出水面一丈有余。
且,两岸荒地乃山脉脚下,地势缓缓抬高,亦无法开沟渠引水灌溉。
自然,若是效仿灵帝时掖庭令毕岚,造翻车渴乌(龙骨水车),倒是可以汲水。
只是翻车须
力或畜力拉动,对比所耗的
力及收获的粮秣,尚不如尽数栽种桑麻更为划算。
除非汲水,无须外力。
大略看罢的郑璞,心有已有了定论。
遣乞牙厝砍来根长竹,沿岸逐一在不同地点试水
,及大致量荒野坡度后,便归去。
待归
军营内,天子刘禅竟遣
,候了他不少时间。
不知天子何事寻我?
心中为讶,郑璞连忙疾步而往。
进了天子的军帐,却是发现帐内仅天子正襟危坐,执竹简而看读。
且颇奇,帐内无他
,连作起居录的董允,竟也无在侧。见郑璞至,天子笑颜潺潺,未等其作礼,便挥手而催声,“子瑾,且
坐。”
“诺!”
躬身作揖,郑璞
坐,轻声而谓,“刘君急召,不知何事嘱我?”
“无紧要事,乃闲谈耳。”
摆了摆手,天子朗声而笑,又略作思绪,方道,“明
我便归成都,子瑾有事务在身,不知何时再得闲坐谈,甚惜。索
趁此时,且与子瑾再叙话那‘知行合一’罢。”
最初,征南将军赵云先遣的那一支兵马,运来的粮秣便是供给金堂峡驻军。
如今亦然正驻扎在此,翌
一早,天子等
便易改将率甲胄,混杂此军中掩
耳目,归去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