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蜀臣 > 第346章、暂借

第346章、暂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其实,孙权是有作书请大汉出兵东三郡策应一番了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唇齿相依嘛。

此番江东出兵决绝而战,对蜀而言乃是极为利好的,怎么说蜀也得示意下。

丞相在回信中慨然作诺。

随后,令镇守在汉中郡的左将军吴懿,别遣了一支约莫八百的士卒,大张旗鼓顺流而下,待看见魏军得闻消息警戒了便归来。

对,就是彰显下存在感。

但足以对孙权要求的策应有所代了。

因为顺着沔水而下,汉军只需一便可临东三郡的前哨洵戍围。魏军只要看见大汉旌旗出黄金峡一次,便要夜夜严阵戒备着,以免万一汉军果真驱四五千士卒骤然杀来,他们连示警的机会都无有。

毕竟,先前就有过一次西城之战了,而且魏兴太守申仪与魏荆州从事州泰如今都成了大汉的臣僚了......

彼安敢不慎!

故而,得悉消息的长安守备夏侯玄,在遣去问司马懿是否要现今便领兵往上庸时,司马懿陷了好久的沉默。

是时,职为大将军军师的杜袭亦在侧。

见司马懿沉吟不语,便轻声谏言了句,“都督,前至的军报有称,天子已然发兖豫二州的郡兵往江夏安陆了。”

言外之意,乃是声称江夏战事吃紧,容不得蜀从东三郡而来威南阳宛城。亦是在隐晦的表示,前番所有的推断都错了:孙吴此番来犯,并不会轻易罢兵而去。

“嗯,我知矣。”

被打断思绪的司马懿,轻轻颔首。

旋即,不知是思及了什么,倏然对杜袭莞尔而笑,“子绪早年客居荆州,不知今有雅兴故地重游否?”

嗯?

我在雍凉任事,何以言往荆州之理?

闻言,杜袭愕然。

待对上司马懿似笑非笑的眼眸后,不由心有所悟。

以手指了指荆州的方向,试言道,“莫非,都督乃是将欲遣兵......”

“然也!”

司马懿拊掌而赞,笑道,“彼贼吴屡屡兴兵来犯,今竟敢陈兵江夏小觑我魏国兵威,自是当令其折戟沉沙!子绪,我欲上奏天子,表请君为将、牛将军为副,督领关中两万锐往江夏助战。”

牛将军,乃是牛金。

先前是曹仁的部将,今已在司马懿麾下任职多年,颇有勇力与将略,备受见重。

且他在荆州与淮右任职了许多年,对孙吴的战术很熟悉。

言罢,司马懿不等杜袭回复,便又紧着加了句,“但望子绪莫作推辞。关中备战的诸多事务调度,子绪襄助甚多,亦明了我何故如此行事耳!”

确实,杜袭明了。

他亦是秉持着不可令逆蜀得以修生养息时机的主张。

因为对于魏国而言,此时的蜀已然比江东更具威胁了——江东虽国力更胜一筹,但蜀有四百年汉室积累的威望与心.......

故而他也知道,司马懿乃是为了不耽误岁末关中全军皆动的计划,便打算以关中锐长驱去江夏,合雒阳中军之力将江夏的战事速战速决!

令孙吴一战丧兵无数,未来数年内都不敢来犯!

如此,魏国便能安心的征伐逆蜀。

至于关中两万锐先去江夏鏖战,再赶回来关中备战蜀,届时是否会陷师老兵疲、难以临阵等不利,司马懿顾不得了。

或说,他已然没有更好的调度了。

天子曹叡既然将兖豫二州郡兵调往江夏,后若战事不顺僵持,必然会从关中调兵去助战。与其坐等不知哪一诏令来,尚不如现在便自发表请出兵助战,将关中兵出的时间制约在可控范围内。

且一旦孙吴退兵,增援东三郡的关中兵力亦可以转回来了。

“都督既有言,我敢不效命?”

须臾间便明了其中利弊的杜袭,拱手而答。

.....................................

陇右,瓦亭川。

此地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错,并非是驻军的好选择。

但源于如今魏国唯有从高平城出兵来犯陇右,这片东可至萧关、南可至街亭的高川便有了一座汉军营寨塞道而落。

镇守之军,乃是受右将军吴班节制的句扶部。

此刻,他正与郑璞并肩缓缓行在山道中。

郑璞乃是转运粮秣而来的。在各部将率皆各司其职的时候,闲在冀县的他便当仁不让的持些督粮秣之事。

而如今他要去的地方,乃是汉军的葬地。

因为此地道路亦唤做萧关道,他数次在此地督军鏖战,也数次亲手安葬了许多战死的袍泽。依着他的习惯,既然临此地了,必不可免要前去坟茔前横笛一曲。

“滴答~答~~”

伴着最后几滴马酒敲落在坟茔前的沙砾上,郑璞将酒囊随手扔给扈从乞牙厝,出声招呼在不远处怔怔看着远方的句扶,“孝兴,归去了。”

慷慨果敢的句扶,最不耐这种感伤气氛,故而在郑璞横笛时便离得远了些。

“哦,好。”

应了声,句扶身手矫健的从山石上跃下。

待走山道弯拐处,回首亦望不见那些坟茔后,他方轻声发问,“子瑾以为,此番逆魏兵扰河西,我部可有临阵之时否?”

“呵~~”

早就习惯目睹生死的郑璞,闻言不由轻笑了声,作戏言道,“孝兴乃是在此地驻守久了,便汲汲临阵邪?”亦不等句扶作答,他便微微摇了摇,“河西战事起,逆魏是否会遣兵来攻此地在于两可之间。不过,依我来看,几率不大吧。”

“唉........”

不出意外,句扶顿时唉声叹气了起来。

他委实是许久没有临阵了。

自前番随着丞相迎战大举来犯的曹真后,他便一直驻守在此地,百无聊赖的羡慕着郑璞、关兴与姜维等在复凉州之战中大放异彩。如今已然拉开序幕的河西之战,他又无缘参与其中,如何不意兴阑珊呢?

自然,他并非一直都无所事事。

逆魏郭淮督军出扰陇右与祖厉城,他扼守之地乃首当其冲。

但丞相那时有命各部坚守即可。

且那郭淮并没有来攻,仅是派遣数波斥候远远观看一番便归去了。

令他每每见了,总忍不住咬牙切齿:鼠辈郭淮!既不敢来战,还出兵作甚!每损耗的粮秣不作数么?

求战不得的他,竟是连对方损耗粮秣都心上了.......

“孝兴扼守此地,乃我军重中之重也!可见丞相对孝兴之信重,何故汲汲于求临阵邪?再者,他待我军粮秣充足、骑兵组建得当,大举兵关中之时,孝兴必然为催锋前部也,何故急于一时?”

对这位生死之心思了如指掌的郑璞,见状,便宽慰了几句。

但不料,句扶听罢更加沮丧。

从身后扈从取来水囊一顿牛饮后,方没好气的对郑璞说道,“子瑾莫宽慰我了。我虽在此地,亦知军中用度不足、粮秣堪忧等事。兵出关中,至快亦需五年之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