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他们一直在外
转到下午才回了院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过了正月十五,年味也就有些散了,距离开学也不剩几天,韩晓晓又去见了一次顾晴和王劲松,学校便开学了。
一个寒假不见,班里的学生们互相见了面还都怪想念的,聊天的话题也都很多。
韩晓晓还没坐多会,就被苏老师叫了出去。
“晓晓,省里有一个书法比赛,你有没有兴趣参加?”苏老师问她。
书法比赛?一听韩晓晓也来了兴趣,她还真想知道自己的书法在当下算什么水准的,只是稍作考虑她便点
。“我参加。”
“好,那你跟老师去拿一份报名表,填好了
上去。”
开学第一天,学校气氛也不紧张,等韩晓晓放学,就骑车先拐去了绣芳斋。
乔九正趴在柜台上算账,就看到她进来。
“晓晓?你放学了。”
“嗯,今天生意怎么样?”她下意识问起来。
“有点冷清,可能大家都刚开学上班吧,成了两单。”乔九无奈道。
“总比没有的强。”
“那倒也是。”
“对了,给我来一套咱们的文房四宝,不要贵的,能用就行。”既然参加了比赛,她也需要练练字找找手感了。
“你要这玩意
啥?”乔九疑惑。
“有书法比赛,老师找我,我就报名参加了,总得练练吧。”她解释道。
“书法比赛,你还能写书法?”乔九惊讶起来。
“怎么,不相信我会?”韩晓晓看他。
“来来,写几个字给哥看看。”说着乔九就马上拿了毛笔和纸过去,因着店里如今也卖砚台和墨条,他也会了研墨这件事。
等墨弄好,韩晓晓拿起毛笔,蘸了墨水在纸上落笔。
其实她会两种字体,一种是闺阁
子常用的簪花小楷,一种便是偏大气些的行书,只不过以前她常用的都是簪花小楷,但她内里更喜欢行书。
就算是外行,也能看出几分门道来,韩晓晓这一落笔,乔九就知道她是真会,不过水平他就不知道了,只感觉看上去挺舒服好看的。
“厉害,晓晓呀,你快告诉哥,你还有啥隐藏的技能?”乔九这下是真好奇了。
“偏不告诉你。”韩晓晓斜他一眼。
“晓晓,你咋会这么多东西呢。”一直沉默的春妮都忍不住开
了。
“可能我比较聪明吧。”她大言不惭道。
乔九差点
了,春妮却很认真地点
。“晓晓你确实很聪明,真羡慕你,我脑子就笨。”
“春妮姐,
呢各有各的长处,你可不要看低自己,你看你到咱店里这些天,不是就
得很好。”韩晓晓夸起她来,虽然她叫乔九哥,看到比她岁数大的春妮,却也依旧叫姐,各自论各自的。
“就是春妮,自信一点,舅舅也看好你。”乔九也给外甥
打起气来。
在店里待了一会,韩晓晓就拿起装好的东西离开。
到了家,吃过饭,她没像往常一样绣东西,先把笔墨纸砚都拿出来。
韩小峰和
都好奇站边上看,毕竟两
以前也没见过她用毛笔写字。
屏气凝神,韩晓晓开始默写起一篇课本上的文言文来。
看了一会,心中惊讶的
就悄声拉走了孙子,见过孙
的诸多神奇之处,如今
已经能坦然处之,也不会追问孙
为什么会这些了。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放下笔,揉揉有点酸疼的手腕,看到纸上密密麻麻的字,韩晓晓露出笑来。
虽然很久没写了,但感觉也没有退步,再练练,以前的手感就彻底找回来了。
看着孙
又是刺绣,又是书法的,
觉得孙
身上那种娴静淑雅的气息都浓厚了一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书香世家培养出来的姑娘呢。
若是韩晓晓知道
在想什么,估计也会觉得很好笑的样子,自己可不就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闺阁小姐吗,只不过她这个闺阁小姐比起正统的那些,又添了一些与众不同。
她报了书法比赛的事
,也没瞒着王劲松和顾晴,两
不知道她水平咋样,可也一直给她加油鼓劲。
每
放学回家后练一小时书法也成了她的固定习惯。
报完名十多天后,苏老师就告知了她初赛的时间,没错还有复赛和决赛。
比赛就在省城里举行,地点是省城少年宫,时间是大家放假休息
。
韩晓晓心里有了数,只等着参赛。
到了初赛这天,她没让
和弟弟陪同,独自骑车到了少年宫,结果就在外
看到王劲松与顾晴。
“你们怎么来了?”她有点惊喜。
“给你加油呀。”顾晴笑道。
“那我可真要好好感谢你们了。”她也开起玩笑。
这个比赛是面向全省未成年学生的青少年比赛,总共分两组,十岁以下的为幼儿组,十岁以上的为青少年组。
寒暄了几句,韩晓晓就背着包进去。
签到亮明自己的身份后,她便被带进了初赛现场。
那是一个大教室,前
坐着不少成年
,大部分岁数都挺大的,像是评委的样子。
韩晓晓按自己的号站定了位置,便等待比赛开始。
约莫十几分钟的样子,一个主持
宣布比赛开始,让所有参赛选手限时写一首诗。
韩晓晓挑了一首自己很喜欢却又很简单的春晓写了上去。
比赛结果不会当场宣布,写完后她
就出了教室。
“怎么样怎么样?”等在外
的顾晴着急问起来。
“我感觉不错,不过结果还得等公布,我请你们俩吃饭吧。”两
都这么讲义气来给自己加油了,自己怎么还不得表示一下。
“好呀好呀。”顾晴高兴起来。
王劲松也表示同意,三
直奔街上新开的一家小饭馆。
如今,省城街面上个体经营的
也是越来越多了。
韩晓晓刚走就有一个中年
拿起她的作品看起来,越看脸上笑意越多,看完拿着纸就走到了坐在前
正和边上
悄声说话的一位老
家面前。
“老师,你看这幅作品。”
老
家掏出老花镜戴上,定睛一看,脸上就露出欣赏之色。
【作者有话说】
感谢今
投推荐票和好评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