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有网友问道:“网络泡沫化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了,从以前的过渡膨胀,过渡引进资金到现在冷清的状况,您感觉新的网络环境会变得怎么样?”
童家危说道:“互联网或电子商务行业,或者还不能称其为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受美
纳指的
晴圆缺的影响非常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美
纳指几乎左右了电子商务,或者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进程。目前所存在的泡沫,也是由于盲目地投机所造成的。这类盲目的投机,导致了经营互联网的公司,也采取了洋冒进的方式。”
“这次的振
调整,我觉得远远没有结束。这么
幅的调整,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估计美
纳指的回调,个
看法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那个时候是电子商务回
的时候,也是更健康的时候。”
“今天是在电子商务当中投资,或者说投机的最好时机。也就是说相当于大家买
票的时候,买低不追高。”
“那么,我如果有钱投资,我会这个时候介
,我没有钱投资,我会这个时候创立公司。然后是有苗不愁长,等着大
回来的时候,水涨船高。”
网友又问道:“近来宝岛趋势科技的一个ceo,在商业周刊上发表这样一句话,未来将是终端对终端的世界,b2b将泡沫化。经过一年多的重新洗牌,您感觉下一步电子商务,b2b发展模式将会是怎样的方向?”
童家威说道:“什么c2c,e2e,大家唱的都是共产主义的调,无论是宝岛还是美国
。下一步的发展我认为还是b2b。最现实的模式还是提供增值服务,卖铁锹。从
易佣金当中赚钱。”
“我觉得在华国起码要五年的时间,因为基础设施,比如说支付体系,安全体系,配送体系都没有实现。我个
看法是在b2b当中出
是最现实的一块。”
“第二在今后的几年,会与宽带结合在一起。那么华国宽带的普及率很快会赶上美国,韩国目前是全世界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大概是50%强。这里,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的。”
华国将来对宽带网的建设,我觉得是对电子商务,尤其是互动
的谈判、支付会有极大的帮助。”
又有网友说道:“就您个
的理解来看,华国目前电子商务领域,最致命的缺陷是什么?您感觉怎么样去弥补这些缺陷?现在有这样的说法,华国的传统贸易规则不健全,你去做电子商务的话,有可能出现羊
没吃到,惹了一身骚的
况。您对他的缺陷怎么看?”
童家威说道:“大家提出过很多华国电子商务市场没有到来,或者不成熟,不现实的种种的理由,比如支付体系,配送体系的安全
等等。如果我来看的话,更
层致命的问题有两个层面。”
“第一还是华国的二板市场,风险几乎是空白。因为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发明,在成为一个产品,在形成一个行业,在形成一个可以影响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之前,都是供给推动需求。然后随着需求的进一步的扩展,反过来再拉动供给方,这时导致了供给方的竞争,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业。”
“目前华国的供给方,也就是电子商务的服务方,还缺乏最基本的发展源泉,也就是说,风险资本和二板市场。”
“这样一来,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的风险基金,也就是美
纳指,变成了美
纳指打一个
嚏,过几个月以后,我就要把我山城办公室,一个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
纳指的
炒掉,会影响他家里夫妻关系的和谐。”
“美
纳指指数的变化,对华国的影响是这么大。如果长期靠需要引进国外的风险基金,只有到境外的美
纳指上市的做法,我觉得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不可能加快。”
“第二个层面的致命问题是文化方面的。西方
,尤其是美国
,用电脑键盘,英文字母,从小就会,他的语言体系都是这种结构。美国的八九十岁的老太太也会敲键盘,为什么?电脑出现以前她用打字机。让我爷爷
用电脑键盘就成了问题。还不要说在企业当中四十多岁的中年核心领导
,敲键盘,敲中文,敲拼音,敲五笔字型都是问题。这是中国
做生意另外一个问题,也是与文化相关的,就是喜欢面对面做生意,因为经营环境的不规范,法制不健全,大家还是在我信任你的基础上才可以做生意。”
“要信任你,要么见你,要么通电话。大家做生意大大依赖于传统的电话、面对面、传真的方法来做生意。这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相违背的,电子商务是不受地域限制的。这是华国电子商务发展,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最核心的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其他方面的障碍都可以通过提供好的服务,培养出大的需求,反过来拉动这个行业的服务水准来实现,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来调节。”
这时候又有网友问道:“离开美商网之后,您多次提到过文化上的冲突问题。从您自己的观点来看,中外文化的不同,对企业在管理上的冲突,有什么看法?它很致命吗?”
童家威非常肯定地说道:“很致命,这就是我为什么提出三明治的说法,如果是一个大型外资企业,进
华国可以沿袭美国的做法,华国的员工要让自己适应它的模式,但是像本土化的创业型公司,引
风险基金,一夜之间建成外资的文化环境是非常艰难的。我举一些例子,第一,我们华国
,往往是有能力的
,恰恰是一种个体创业型的
。他们有思想,肯吃苦,有能力,他们体现能力的方式,往往是把结果
给你。”
“作为公司领导
,也不需要过多地过问实现的过程。就像我们全国
民都很尊敬的那一位老
说过的一句话,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有能力的
喜欢接受挑战
的任务,希望给他的任务是一个完整的,而不是局部的,看不到全貌。”
“而西方
,尤其美国
,是在经历过将近上百年工业社会的发展,
们对社会分工的理解非常透彻,就像早期卓别林的电影,流水线引
以后,卓别林每天只看一件事
,就是拧螺丝钉。让中国
拧一个螺丝钉就不愿意
了,留下来愿意拧的往往是没有创意,思想的
。”
“这时候引
西方的管理机制,引
西方的管理
才以后,他们对华国本土
才的看法,判断就与你有很大的出
了。第一,沟通没有把这个过程处理得很系统,结果再好,也没有用。那么他们很看重这个过程。”
“就是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还要重要。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上的不一致。第二个,与美国的管理
员相比,华国的管理
员,在沟通上花的时间是比较少的。西方
因为大工业经济的要求,及时地沟通,协同作战,团队
神,有一种本能。华国一些有能力的
,往往喜欢单枪匹马,单刀赴会,这里就产生了很多文化上的不一致的冲突。”
“再一个例子,民主与集中的问题,华国的员工普遍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也希望老板是一个比较有自信、有主见的、强硬的管理
员。西方的管理
员倾向于民主、公开的脑力振
方式讨论,把华国的管理层和西方的管理层做脑力振
讨论的时候,
成一锅粥,华国
一争论,就要拍桌子,就要红脸,就要吵架,弄得美国
下不来台,认为是不是得罪了这个
。”
“美国
脑力振
的时候,华国
认为很愚蠢,这样简单的事
还讨论什么?你的观点是三岁小孩的主意,怎么好意思在这么多
面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