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湾鳄开始进化 > 第二十二章 离开柳湖

第二十二章 离开柳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盛夏夜晚,天空繁星点点。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随着夜幕逐渐降临,白天热闹的公园一片漆黑,再也没有类存在。

各种夜行生物开始活跃起来,给整个公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哗啦啦……水面不时有鱼类跳跃。

鳞片出水,洒下无数银光。

岸边芦苇丛中,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随即一漆黑的庞然大物从地下爬出。

它粗壮的躯体,厚实的鳞甲。嘴微张,露出锋利的牙齿。两只眼睛在夜幕里散发出诡异恐怖的红光。

一只正在觅食的黄鼠狼带着好奇凑近,接着便尖叫连连,闪身逃到远处。

陆晨并没有在意那个鲁莽的小家伙,只是甩了甩尾上的泥浆,扭看一眼忙乎一个多月才建成的

随即,他毅然决然带着三只湾鳄幼崽爬出芦苇

一大三小四个身影,很快融夜幕。

对于柳湖公园的地图,陆晨早熟记于心。

接连越过两道闸门,他们无声潜一条长长的水道。

水道尽是宽阔的吴江,再下游二十多公里外就是,更远则属于浩瀚海洋了。

即使相隔这么远距离,借助敏锐的嗅觉,陆晨依然隐约闻到空气中一咸咸的气息。

吴江水域后,陆晨小心了许多,不断发声让其他三只幼崽跟紧点。

这里虽然和柳湖只隔两道闸门,环境却大不相同。尤其靠近,水中庞然大物实在太多了。

比如前世最著名的大江鲟鱼,妥妥的“牢底坐穿兽”,在这方世界同样存在。

陆晨前几天用捡到那个手机查资料时,就翻到一篇报道:有渔民在江中打鱼时,渔网误捕到一条江鲟鱼,体长超过3米,重达七百多斤。

而这还不是最大的,在记录中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1200斤,故有“鱼王”之称。

另外还有江豚,最大体长近两米,重达上百斤,同样是传说中的“牢底坐穿兽”之一。

吴江水域比不上前世的大江,但是处水域同样非常辽阔,也有两种“牢底坐穿兽”存在。

至于海洋处,体型庞大的生物更比比皆是。甚至米级只是起点,十米、几十米也不少见。

另外还有很多剧毒生物,比如海蛇、灯箱水母等等。碰之即死,即使湾鳄也不例外。

更何况,海洋里还有另一个霸主存在——鲨鱼。

在海洋猎食者中,鲨鱼绝对处于食物链最顶尖的位置。

湾鳄游泳效率和力远不如鲨鱼,如果在海洋里遇到,只有被捕猎的份儿。

这并非胡扯八道,陆晨记得前世看过相关资料:有渔船在某海岸附近捕获了一条14英尺长的虎鲨,解刨后在其食道中含有尼罗河鳄鱼的脑袋和前肢。

另有记录表明,加勒比海地区的大白鲨捕食成年美洲鳄。

当然如果到浅水区岸边,湾鳄也可以轻松鲨鱼。

吴江岸边河滩上,点点灯光,这是不少钓友在夜战。更远些,则是灯火通明的现代化都市。

陆晨带着三个兄妹在水面浮浮沉沉,朝着下游缓行。

换种角度看两岸夜景,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陆晨现在并无心欣赏风景,而是急切想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身。毕竟江边白天同样往。

很快,他就在距离岸边百米远的地方发现一处沙洲。面积不过四五百平方,上边长满了半多高的野,还有一簇簇芦苇和芭茅。最高处中心地带,甚至还有十几株大柳树。

晚上有不少水鸟在芦苇里栖息,不时还能听到唧唧的鸟叫声。

四只湾鳄悄无声息攀爬上岛,最后在丛中隐藏下来。

借助双目超强的夜视能力,陆晨轻松辨认出芦苇里水鸟的种类。

白鹭、银鸥、苍鹭、野鸭、卷尾鹈鹕……这些都是高质量食,提供的能量点远超鱼类。

不过自己傍晚的时候刚把剩余的乌鳢吃完,现在还没有进食的欲望,暂且放过这些水鸟。

确认安全后,陆晨才将注意力转回。只感觉躯体说不出的疲惫,仿佛被掏空了。

再看三只湾鳄幼崽,同样萎靡不振。

况很正常,它们沿着水路连续奔行一个多小时,消耗的体力可想而知。不过今晚只能在水丛中度过了。

***

清晨。

不远处主航道上,汽笛声此起彼伏。

昨晚太累,一觉到天色大亮。

陆晨被惊醒后,第一时间查看湾鳄幼崽们是否安全。

清晨气温较低,三个小家伙依然挤在一起,眼睛半睁半闭着睡觉。

经过一夜时间,胃里食物已经消化完毕,是时候再饱餐一顿了。

陆晨原本想捕捉几只水鸟填饱肚子,结果发现丛里空空,那些家伙早飞出去觅食了。

他只能活动了一下四肢,慢吞吞爬向不远处的江水。

十几秒后,宛如枯木般的躯体便在水面消失。

江水浑浊,能见度很低,却并不能阻隔陆晨的视线。

更何况,他的体表鳞甲布满了感觉器官。水流中任何异常振动,都可以清晰感知。

所以即使在浑浊的水流中,陆晨的捕猎依然简单高效。仅仅几分钟后,一只正在水面游动的银鸥便被吞腹中。

猎物下肚,他开始正式探索附近环境。

双目就像不断开启的高效雷达,迅速扫描过一处处水域。

刚游出不远,陆晨就看到靠近岸侧水底盘踞着一条长龙,足有十几米……这是有偷下的长网地笼。

网眼细密,里边已经捕获有几斤鱼虾,甚至还有条两斤多重的大鲶鱼。有些白条翘嘴因为缺氧的原因,已经翻肚皮了。

这种断子绝孙的地笼,实在太缺德,大鱼小鱼全部捉完……没说的,直接毁掉。

陆晨伸出前爪来几下,刺啦,刺啦……地笼被划出一道道大子。

陆晨原本以为是网底那些小鱼是泥鳅或者黄鳝苗,随即发现不像。

首先尾形状,其次体表颜色泛黑……是洄游的鳗鱼苗!

陆晨立刻明白过来,这长地龙到底什么用的。

河鳗是一种淡水生长、海水繁殖的洄游鱼类。

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死亡。

孵化出来的幼鳗苗呈银须状,在海洋中漂流一年后变成细长而透明的幼鳗,然后每年12月到次年5月,成群溯河进淡水。

鳗鱼苗和普通鱼苗不同,无法大规模工培育,只能从野外捕获。

因此价格极其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

在前世,一条牙签般大小,长度在6厘米至10厘米鳗鱼苗,最贵时能够卖到三十元左右,便宜时也在8元左右。

早些年,每到鳗鱼鳗鱼苗洄游的季节,大江沿海或者都会有无数渔民驾船出海,张网捕捉鳗鱼苗。

忙乎半年,据说最多的能收十几万。

这方世界的鳗鱼苗应该也很珍贵,眼前这些估计能卖上千块。

很快,网内鱼虾逃了个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