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合伙人 > 第二十二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八里桥之战》

第二十二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八里桥之战》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惊吓中恢复过来之后,崇祯迅速的恢复神。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看到崇祯只是稍微受到惊吓,沈连忙告罪。

他真不是故意的,他看这部电影已经有好多年了,忘记有这个镜,所以才没有事先提醒。

崇祯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怪罪沈,毕竟沈也早就和他说了,电影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演出来的。

里面的子弹炮弹,更不可能从这个叫电脑的东西里面跑出来杀

但崇祯还是有些面子的,为了挽回刚才的面子,他让沈把刚才的镜再放一遍。

于是,沈将进度条向前拖了一点,然后再点播放。

一个大铁球落地后,一个弹跳,飞快的直扑镜而来,好像真的马上要砸到自己脑袋上了。

看着真挺吓的,哪怕是沈第一次看,准备不足之下也被吓了一跳。

迅速一转,铁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上了一个士兵的脑袋,他的脑袋直接消失。

这次崇祯的神平静了很多,也没有被吓一跳,但看到这般血腥的场面,他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道:“这如何演?”

于是,沈暂停播放,临时给他科普了一下拍摄这种镜的方法。

当然,这也只是他自己的理解,导演究竟是不是这样拍的,他自己也不知道。

说白了,就是镜转换,剪辑,在铁球飞过来之前,那个士兵是真

但是在掉之前的一刹那和之后,应该就是假了。

再把这些剪辑的镜拼接起来,就是电影中表现出的样子了。

不管是不是这样,沈觉得这种解释还算合理。

崇祯这个几百年前的,更无法找到什么绽了,再加上他对沈的信任,自然不会怀疑。

电影继续播放,随着红衫军的骑兵从两翼包抄攻击,已经伤亡巨大的米军彻底崩溃,士兵们转身就逃,有的连武器都扔了。

这次战斗,红衫军再次毫不费力的取得了胜利。

崇祯也亲眼见识到了,同样的战术,不同的使用出来,取得的效果真的完全不同。

电影继续播放,沈一直快进到两个半小时的位置,双方正准备进行一场决定的大战。

还是和之前一样,双方排列成整齐的队形互相靠近,米国先一步停下,然后击。

随后,红衫军还击,双方都有不小的伤亡。

但是,在士气方面,米国与红衫军有不小的差距。

一些士兵承受不了残酷的战争压力,心里防线崩溃,开始出现逃亡现象。

而随着红衫军骑兵出动,米国主动撤退。

红衫军不再保持阵形,持枪在后追击,米国疯狂逃蹿。

直到,红衫军看到前方有敌军的完整阵形,而之前逃蹿的民兵迅速的趴伏在己方正规军的前面。

红衫军指挥官当即发现不妙,下令停止追击已然不及。

米国迅速击,阵形混的红衫军顿时伤亡惨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线式战术阵形的重要

米国重创了追击的红衫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红衫军第一时间投了预备军,并且排着整齐的队形追了上来。

看到红衫军整齐的队形,米国的指挥官明显的有些慌,可以看出在他心里对阵形完整的红衫军是有些畏惧的。

事实也证明,有准备的红衫军战力强大,米国再次被击败,士兵开始溃退。

这时,作为民兵主将的主角站了起来,接过旗帜又冲锋回去,正规军指挥官也响应,命令溃退的军队再杀回去。

这一段的剧,沈觉得有些不太合理。

战场上,已经开始溃退的军队,真的这么容易就能组织起反击吗?

脱离战斗拉开一段距离,重新整队再战还说得过去。

可电影中双方并没有脱离战斗,红衫军还在大杀四方。

主角摇旗呐喊两声,指挥官喊两声,米国就像打了激血一般,反将阵形相对完整的红衫军打得措手不及。

他们的阵形,并将其击溃,红衫军指挥官撤退。

这应该是主角光环在起作用,沈也将自己的观点讲了出来,崇祯听罢非常赞同,真实的战场上出现这种况的概率极低。

溃退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大溃败还差不多。

大明和建虏的战斗就经常出现这种况,大明军真正在战斗中的伤亡反而不是很大,最大的伤亡是在溃败之后。

而这种溃败也不是一开始就大溃败,而是少部分士兵和队伍带逃亡,从而引起剩下部队的军心不稳,然后以点带面的迅速崩溃。

鞑子抓住机会掩杀而来,从而引起明军更大的溃败,伤亡也就急剧上升。

电影后面就没什么可看的了,随着米国取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在战略上就取得了优势,开始反攻直至英国战败投降。

电影看完了,沈再度总结要点:

线列步兵战术,非常讲究阵形和士气。

火绳枪淘汰,燧发枪成为主要单兵火器,定装子弹成标准配置,并装配刺刀。

近距离接战时,士兵直接手持带刺刀的火枪战斗,所以拼刺刀的技术很重要。

骑兵装备手铳,并配备马刀。

崇祯不时的点,默默的将沈的这些总结记在心里。

又笑着道:“陛下,这部影片中所使用的武器及战术,虽然是一百多年后的,但只要知晓其中奥妙,仿制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大明完全可以借鉴过来。”

崇祯听到不由一喜,也完全能够理解,很多事没有挑明之前显得很高,但一旦点拨通了,就非常简单了。

就像火药,在发明之前,可能觉得非常的神奇,但在发明之后,也就那么回事了,仅仅几种东西混合而已。

这就体现出了沈的巨大价值,他以后世的角度,可以提前将一些技艺和知识告诉你,让你少走弯路,以更快的完成对别的超越。

就相当于拿着答案去参加科举一样。

显然,沈想要灌输给崇祯的知识点并不只这些,他继续补充道:

“陛下,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战术,电影上没有反应出来。就是步兵如何来对付骑兵。”

“电影中骑兵虽然有几次短暂的亮相,但还未战斗,对方就迅速的崩溃了,没有体现步兵对付骑兵的战术。”

“其实,这时的步兵在对付骑兵中,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堪一击,反而可以做到对骑兵的全面压制。”

听到沈这般说,崇祯很是惊奇,有些迫不及待的道:“还有这种战术?那是何种战术?”

要知道,骑兵一直是步兵的恶梦,他还从未听说过有步兵能够全面压制骑兵的战术。

对付骑兵,最好的方法还是骑兵。

而骑兵,恰恰是大明军队的最大短板,别说比之建虏,比之蒙古也比不上。

步兵完胜骑兵的战例有不少,接下来的这场战斗,沈其实很不想说,因为直接牵扯到自己的感

但是,为了让崇祯认识到后世军事在各个方面的走向,也有必要让他看一看这场战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