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合伙人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经过五六天的搜罗,刘良佐部收集到了五六百艘大小船只,开始准备渡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六月二十七,天还未放亮,沈便命令镇江总兵郑鸿逵立即率领郑军的水师接应,协助刘良佐部以最快的速度渡江。

郑鸿逵没有耽搁,很是配合,没有搞什么明显的谋。

随即,杨御藩部和关宁军在刘良佐和郑鸿逵的配合下,也迅速渡江。

跟着,沈在杨御藩和郑鸿逵的配合下,率领勇卫营主力渡江。

仅仅两天时间不到,就将十万大军运到了瓜洲对面的镇江丹徒登陆。

不是拖沓的格,第三一早,他便迅速率领勇卫营主力,携带上三百门燧发虎蹲炮。

并让关宁军、杨御藩部、刘良佐部等将骑兵抽调出来,随他一起以最快的速度进应天府,其余步军衔尾跟上。

此时,沈大军渡江而来的消息也在应天府传扬开来。

应天府紫禁城的朝堂之上,高高在上的龙椅上还是像大多数时候一般,空无一

不是朱由崧身体有恙,更不是驾崩了,而是他根本没有任何心事在朝政上,十次有九次缺席,此刻应当还没有起床呢。

徐弘基、马士英等也乐得如此,他们自己内部商讨出了结果,做出了决定,拿给朱由崧批红就行。

朱由崧看也不看就直接批复赞同,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争他们的,他朱由崧自己玩自己的。

双方没什么利益冲突,相处得很是愉快,只是时间有些短暂啊。

此时,没有朱由崧的朝堂上,也没有去约束规矩,徐弘基、马士英、阮大铖、钱谦益等大臣吵得不可开,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什么高级的菜市场。

徐弘基咬牙切齿的大骂道:“混账,原来郑鸿逵早就暗中投靠了沈,镇江防线形同虚设。”

“早知如此,就应该把郑鸿逵那厮给赶出镇江。”

听说自己的妹夫杨文骢已经被沈枪毙了,马士英心中耿耿于怀,便嗤笑道:

“不听本阁之言,当初若增援扬州府,借道镇江,趁机直接将镇江拿下,说不定还能活捉那郑鸿逵,他就犯。”

“现在倒好,沈不费吹灰之力便得镇江。”

当初不同意支援扬州府,是徐弘基等的决定,此刻听到马士英如此说,徐弘基心中自然很不痛快,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错。

于是,徐弘基淡淡的道:“马阁老此言差矣,既然郑鸿逵早就暗中投靠了沈,肯定已经在镇江布下了天罗地网,若是我等派军进镇江,恐怕是羊吧。”

“郑鸿逵手里有多少?沈大军在扬州府,鞭长莫及,就算有圈套,郑鸿逵吃得下吗?”

“只要他敢异动,我们正好有借将其拿下。”

徐弘基反驳道:“本阁不敢苟同,兵力多寡并不能决定最终成败。”

“而且,郑军水师强大世皆知,我等不知郑鸿逵已暗中投敌,他有心算我等无心,若骗我大军登船江,至江心再露出獠牙,如何可敌?”

马士英迅速回击道:“郑军水师兵船多在福建,在镇江船只,一次运送不足万。”

“就算他能坑杀万,我剩下大军亦可翻手间灭之,他逃都无法逃。”

看到徐弘基还待反驳,阮大铖连忙话道:“二位阁老,事已至此,再说这些也无济于事,我们还是快想办法,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吧。”

“是啊是啊,此事已然过去,我等就不用再悔责了。”其他文臣武将连忙劝和。

因为他们也知道事紧迫,不宜在这件已经无法挽回的事费太多的时间,不然,为了自己的阵营,好歹也要争论一番。

听到这些话,徐弘基和马士英之间的争论这才告一段落。

赵之龙趁机补充了一下眼下紧张的局势,他神严肃的道:“镇江距应天府仅一百五十里,顶多两天时间,沈大军便可兵临。”

“如今,黄得功已经占领太平府、宁国府。”

“王之仁也暗中投靠了沈,正在向常州府、广德州进军,应天府即将陷包围。”

听到应天府即将要陷包围,一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七嘴八舌的诉说着自己的担忧。

他们这些争权夺利的速度和能耐不输任何,但是遇大事决断的能力,那也让很多望尘莫及。

正因如此,他们显眼不能适应局势的迅猛变化,感觉一夕之间,仿佛世界末都要来临了,几乎所有都像无苍蝇一般,方寸大

作为勋贵之首,徐弘基知道,一旦自己落或者崇祯手中,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便连忙对众道:“诸位皆是我朝栋梁,有何退敌良策,请快献出来,我等没有多少时间了。”

听到这话,刚才还吵闹的声音,却一下子停了下来,整个朝堂也变得安静无比。

徐弘基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不少,扫视向四周,看向阮大铖道:“阮阁老,你可有良策?”

阮大铖重重的叹息一声道:“哎,事太过突然,没想到那沈动作如此迅速,不然,老夫或可领兵出战。”

“可如今,时间紧迫,仓促应战,此乃兵家之大忌。”

徐弘基暗恨,说一堆无用之话,无能就无能,还要标榜一下自己,论无耻,最是你们这些文

随即,他又看向钱谦益,问道:“钱大,可有良策?”

钱谦益神严肃的道:“我等文,只懂治国,不善领军,此等兵家之事,唯有赵大,马阁老或有退敌之策。”

徐弘基觉得自己就不该向这老货开,不由在心中冷哼一声:“你懂治国?”

他又一连问了几,平时一个个能说会道,此刻除了摇叹息,一句话说不出来。

无奈之下,他最终将目光落在马士英身上,神色稍缓的道:“马阁老心思缜密,还请马阁老快想想办法吧。”

“这次,我等皆遵马阁老之良策。”

马士英却是沉默不语,与先前侃侃而谈的景判若两

徐弘基不由有些急切的道:“难道马阁老还在与我置气不成?还请马阁老放下成见,以大事为重。”

“若等到我等皆落那沈之手,命可休矣。”

“诸位想想我等是为何才建立这监国朝廷,不还是因那崇祯不给我等活路才至如此吗?”

“京师之变中,勋臣大多抄家流放,而文官,大多处死。”

“马阁老,若你落在沈手中,下场恐比我更凄惨哪。”

听到徐弘基如此说,一等又开始吵闹起来,特别是文官,表现得越发急切。

钱谦益连忙出声道:“马阁老本是带兵之,颇通军略,还请马阁老献出良策,帮朝廷渡过难关。”

文臣勋贵连忙出声附和:“还请马阁老献策,帮朝廷渡过难关。”

马士英大如牛,若老夫真有良策,何须你们这些进言。

可刚才徐弘基问了一圈,都没能问出个来,他知道这满朝文武的秉,若没提出建议,恐怕商讨几天都商讨不出个结果,那大家一起等死吧。

无奈之下,他只得出声道:“算上黄得功、郑鸿逵、王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