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魏公国建立,曹操大封官

第二百七十七章 魏公国建立,曹操大封官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丞相,”荀彧悲道:“在下最后再为丞相进一言——初心莫忘啊。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完便摇了摇,转身颤巍巍的走了出去。

站在书案后面,愣在那里,眼睛默默的注视着荀彧离去。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二十年前,二十六岁的荀彧刚刚来投,与他夜纵论天下大势的场景。

那时他虽然刚刚起事,困难重重,但是荀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眼神之中总是充满着希望,似乎已经将整个天下装在了心中一般。

所以曹便戏称其为“吾之子房”。

可是如今当初的谋划即将成功,荀彧却已经佝偻着身子,双鬓斑白,老态龙钟,眼神如死灰一般,再也看不到什么希望。

其实世评价有言:荀彧以正合,郭嘉以奇胜。

荀彧更像当年高祖身边的张良,而郭嘉则与陈平有些类似。

正合与奇胜谁重要,曹觉得当然是正合比较重要。

这一点从后来高祖皇帝封侯爵时,张良与陈平的差距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荀彧才是他身边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

可是如今荀彧已经走了一条与他截然相反的路。

“初心莫忘……”曹喃喃自语道:“何为初心?

老夫的初心又是什么?”

在一条路上走太久,便往往会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其实曹首倡义兵反董卓,也是怀着匡扶汉室的志向,包括初迎天子于许都时,所作所为令所有都觉得曹便是能中兴汉室之能臣。

可是随着所征服的地盘越来越大,曹的野心也变得越来越大,早已忘了当初他也是立志要做汉室忠臣的。

“来,”曹对侍从道:“给文若送一件礼物过去。”

“不知是何礼物?”侍从问道。

……

荀彧回到在邺城儿子的府中。

其实曹对荀彧之亲厚远超常,曹儿都嫁给了荀彧的儿子荀恽,所以他俩还是儿亲家。

只不过再亲近的关系,也敌不过道路相左。

“父亲,您这是怎么了?”书房里,荀恽见父亲神色有异,忍不住问道。

“没事,”荀彧摇了摇,他心中的苦闷别根本理解不了,哪怕是他的儿子。

他万万没有想到,穷极一生辅佐的明主,竟然要准备篡汉。

如此说起来,这倾覆汉室的罪过,他荀彧也有份。

这二十几年来,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竟然是在为汉室慢慢的掘墓,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事。

这时候有侍从在外面禀报道:“丞相府派送来一个锦盒,说是给家主的,要让家主亲自打开。”

“送进来,”荀恽命令了一声,紧接着侍从进来,把一个锦盒放在桌案上。

荀彧把锦盒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一只空碗。

“这……送只空碗,岳父这是何意?”荀恽感到莫名其妙。

荀彧想了想,叹息道:“碗者,挽也,这是你岳父要挽留为父。”

荀彧当然能读懂曹的意思,就是挽留他,不要走上背叛曹氏之路。

让他抛弃理想,离开天子,回到曹身边,继续共谋大事。

可是对荀彧来说,理想岂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

……

清晨,曹把丁辰叫到了书房之中。

“子文,你跟老夫说说,老夫该不该进公爵,”曹注视着丁辰道。

显然荀彧的劝阻对曹打击很大。

连荀彧都背叛了他,如今他已经不知道该信任谁了。

他不知道手下一众谋臣,哪个是心向汉室的,哪个是效忠与他本的。

他一众兄弟倒是值得信任,可那都是一帮武将,没有什么谋远虑。

想来手下具有远见卓识之,只有丁辰的身份可以肯定,绝对是他的,不可能站到汉室的立场上去。

丁辰不止是他的婿,还是他的内侄儿,跟他儿子又比亲兄弟还亲,正是铁杆曹党无疑。

“也该,也不该,”丁辰面对这道送命题,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若说该,当今这天下大,群雄并起,百姓民不聊生,都是他汉室几任皇帝一手作出来的,怨不得旁

甭说他汉室天命已绝,就算依然代表着天命,岳父为拯救黎民百姓,也可以做革天命者。

效仿周公,又有何不可?”

“革命者?”曹自语了一句,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显然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

丁辰的意见顿时让他理通了心里的疙瘩。

这是汉室几位皇帝自己把天下搞成了这个样子,他即使想做一个大汉忠臣,把所有权力还回去,难说汉室皇帝会不会再搞出一个黄巾之来,到时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那你说不该,是何意?”曹问丁辰。

丁辰沉思片刻,正色道:“毕竟大汉养士四百载,当今天下肯为汉室仗义死节之士甚众。

而那些多半都是朝廷官吏,如岳父做出进公爵之举,必会引起天下逆反,到时恐怕会重新陷可用的局面。”

这个时代的士是很有风骨的,择主很看重主公身份。

此前曹刚刚起兵之时,就是因为宦官之后的身份,根本招募不来才,所以才提出“唯才是举”的号。

只认才能,不注重品行,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而反观袁绍,在河北振臂一呼,天下士纷纷来投,才多的用不了。

后来曹迎奉天子于许都之后,吸引了不少士前来,缺失才的况大为好转。

可是这些明显都是冲着天子来的,并非为他曹

若曹进魏公,走上了跟王莽篡汉同样的路,必然会引起天下士的逆反。

丁辰清楚的知道,后来曹多次发布求贤令,并且发布《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选拔官吏无惧于德行有亏,只要能活就行。

令曰:“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其实这些都是狡辩。

这正是因为那些忠于大汉的官吏不配合,纷纷挂印辞官,以至于让曹氏又一次陷可用的局面,所以才无奈的退一步,去选拔德行有亏的使用。

这也是曹进魏公所付出的代价。

“此事,昨夜文若也曾提醒过老夫,”曹微微点,脸色变得孤傲道:“可是……老夫一生行事,岂能被一众腐儒所左右。

老夫就不相信,离了他们,天能塌下来。”

丁辰知道,曹是准备承受这些代价了。

他更知道,取士的方法有很多种,到了后来所沿用的科举制,就比当今这个时代的荐举制合理的多。

到时候若真的那些忠于汉室的官吏不配合,他倒可以向曹推荐科举制来选拔官吏。

这个时候,突然有近侍走了进来,拱手轻声道:“禀丞相,荀令君……昨夜去了,是自杀的。”

“什么?”曹吃了一惊,过了良久才叹息道:“他终究还是回不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