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徐柠的话,张枝江想了片刻,道:“这事我得跟老姜商量商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要不,您等会去打个电话?也别忙着回去,把这事定好了再说嘛。”
“好吧,好吧。”
吃完饭就去邮电局,张枝江往出版社那边打了个电话。
大概
况说了一遍,姜瑞只说要再考虑考虑。
挂断电话,一算账,花了三块钱,这就离谱。
徐柠要去结账,结果张枝江把他拦下了。“这是公务,你花什么钱,用不着。”
“哦。”
张枝江在附近找了个招待所住下了,打算等着姜瑞那边的准信,他在这也方便联系。
第二天,姜瑞那边打了电话过来,说是可以答应这事。
不过,问题是要在哪办公?
按道理说,既然挂靠在出版社那边,办公地点当然也要在本地。可话又说回来,姜瑞之所以答应,冲的就是徐柠说的那句可以请同学帮忙,京大的牌子啊。
好吧,在京城也不是不可以,好处不少,至少影响力会大很多。
就是有点麻烦。
接下来用不着徐柠管,张枝江开始跑前跑后的联络,重点是联系印刷厂。
这点倒简单,他之前刚跟京城的印刷厂联系过了,只不过当时谈的是徐柠那本书的印刷。因为距离太远,出版社选择的是异地印刷。
现在不过是再打个招呼,再补一些手续。
……
转眼到了十一月,天气转凉,徐柠特意去海淀商场那边买了两身外套。
现在就差一辆自行车了。
不过,这事实在也不容易。他之前在燕南园门
贴了广告,想从老师那收购自行车票,结果没多久就被撕掉了。
他不甘心,又去三角地贴,写着:高价收购自行车票,有意向者请留言。
这里是学生们的信息
流中心,几个信息栏上常年糊满了各种启事声明小广告,类似论坛。
这次倒没
撕了,第二天去的时候发现下边果然有留言,写着:我有意向,但无票。
徐柠气得不轻,提笔在留言后附言:dsb。
之后扬长而去。
没辙,他只好找到了辅导员,请他帮忙在老师们中间问问。
第二天就有了准信,力学系有一位老师有自行车票。
徐柠亲自拜访,花八十块钱买了。
接着,他又拿着钱跟票去百货商场,花两百七十一买了辆凤凰牌。
蹬着崭新的自行车,回到学校的时候,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帅车靓。
这年代的路上,骑自行车的拉风程度不比几十年后的奔驰宝马弱多少。
突然接到姜瑞那边拍来的电报,是好消息,杂志的创刊申请获批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徐柠回宿舍手写了几张招聘启事,再次奔向三角地。
沾上浆糊,piapia往上一贴。
招聘启事:本
正筹备杂志创刊事宜,现诚邀各路才子佳
加
,不限专业年龄学校,有信心者皆可前来,文笔上佳者优先。会面地址,未名湖南岸临湖轩。时间,十一月十五
上午八点半(周末)。
贴完启事,徐柠就没再管,蹬着自己的新车回去了。
……
傍晚,徐柠坐在宿舍里,正一个
坐那写写画画的,他在想封面设计的事。
杂志名称已经确定了,叫:仰望。仰望星空之意。
封面一样重要,得跟杂志风格对应,这个徐柠打算自己做。他以前的公司设计广告,在旁边学过点皮毛。
照他的打算,内容应该分成三部分,文艺类、科技类,以及话题议论类。
其中文艺类占绝对核心,三分之二内容,所以封面也得尽量高雅文艺。
说实在的,他对文艺并不怎么感兴趣,可这会就是文艺青年的时代啊,看的
多,不可能逆着规律走。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画了好几个设计都不满意,笔一摔,往后一仰,他终于确定自己不是这块料。
只能去找专业
士了。徐柠打算明天去趟工艺美术学院————也就是隔壁那学校美院的前身。
嘭的一声。
宿舍门推开,曾军跟李杰俩
抱着一摞书回来了。
“哎,知道吗,三角地那有
贴了几张招聘启事,说是要办杂志,招
呢。”曾军脚腕一勾,把门踢关上了。
“哦,我知道。看的
多吗?”徐柠把稿纸收了起来。
“多啊,都说忽悠傻子呢。”
“什么话!那就不能是真的啊?”
“哎,这不明摆着呢嘛,谁办杂志会来这招
啊。”
“就不能是学生贴的?”
“就因为是学生贴的,所以才是坑
嘛,咱学校已经有校刊了,哪可能再弄一个。”
“啧!”
徐柠手敲着桌子,顿觉舆论不妙。都当成骗
的了,那应聘的估计没几个啊。
算了,就算有一两个也是好的,反正办杂志也就看看稿子排排版,没多少工作量。
接下来几天,徐柠连课也不好好上了,蹬着车子到处跑。
转眼到了周末,他一大早就起床,洗漱完成,又特意照着镜子梳了梳
发。
整装,出发!
十一月的燕园已经很凉了,树叶子刷刷的落,看着就萧瑟。
徐柠踩着落叶到了湖边,站在一块石上,对面树木高低错落,满眼金黄。
湖边
不多,有的在早读,有
在跑步,成双成对的
侣倒是稀有。
临湖轩,就坐落在南岸的小山上,造型典雅,据说是冰心命名,胡适题字,视野开阔自然不用多说,能俯瞰整个湖的美景。
平常来这里的
不多,徐柠到地方一看表,八点二十,一个
都没到。
心里立刻拔凉拔凉的。
没辙,等会吧。
过了一会,突然听到脚步声,徐柠扭脸一看,一个满脸雀斑的男生到了。
俩
对视一眼,徐柠站起来,刚想说话,那位就说道:“你也是看了那个招聘启事来的?”
徐柠摇了摇
,“你怎么称呼?”
“杨力。”
“我叫徐柠,那招聘启事就是我贴的。”
“你?”杨力愣了一下,道:“开什么玩笑!”
“没开玩笑。”徐柠往旁边一指,道:“坐下聊吧。”
他从兜里拿出一份叠着的杂志创刊手续文件,当然是复印件,递给对方。
徐柠接着说道:“事绝对是真的。我实话跟你说吧,这家出版社总编跟我家是邻居,这就明白了吧?办杂志是我提出来的,出版社
手不够,我就把这事揽了过来。”
杨力看着那些文件,咽了
吐沫。
好像,是真的?
只复印这些材料,那就是不少钱,谁会下这么大本钱骗
?
“照你的意思,以后这杂志咱说了算?”杨力瞪着眼睛道。
“那必须的。”
杨力忙坐直了,道:“我能登自己的小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