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而言,东方弓弩的发展历经了整整三千年,技术更为成熟,结构也更为高效,是华夏战争史中绝对的主力。而西方弓弩的发展时间较短,中间又受到教会的持续压制,只是作为战争中防守
甲的辅助。
实际上,大规模的弓弩武士也是历代天朝面对重甲骑兵的利器,从秦汉到唐宋,发展远比同时期的欧洲先进成熟,
程与威力都要更加强劲。
修洛特沉思片刻,便决定采取东方弩的发展路线。而根据印象中的图画和目前的工艺水平,他决定照抄汉弩的使用规格,建立臂张弩、蹶张弩和腰张弩的三级弩武士体系。
少年便把满是公式与曲线的木板翻转过来,然后用黑色的炭笔,在背面仔细的画着三种弩的大致形制,和武士们上弦的动作。
修洛特涂涂改改,好一会才画完,满足的叹了
气。
接着,少年微微仰
,看着西方遥远的天空。他跨越了大洋与千年,回想起那浩大广阔的汉匈全面战争,以及随后的汉匈决战,复杂而感慨的一笑。这些详细的记忆都是来自于此,只是想不到会在这里用上。
众
束手等待许久,殿下才终于站起身来。他放下满是奇怪图画与符号的木板,拿起简易的木弩,再次自信的微笑。
“库欣基,你过来。”
修洛特向不远处的木匠大师招招手,然后指了指木板上的图画。木匠大师警惕的打量了片刻,确定殿下已经恢复了正常。他这才靠近过来,看向神秘的木板。
“
击稳定的问题是我开始时忘记了。不应该用粗短的箭矢,应当与羽箭相似,只是稍短便好,利于飞行。然后,弩臂凹道的位置稍稍收紧,把箭羽微微夹住。这样箭矢滑动时虽然会稍稍阻滞,
击后轨迹却更为稳定。”
库欣基思索片刻,点了点
。长箭易飞,增大摩擦力固定轨道,这些生活中的道理他虽然说不出根由,但还是有切实的经验与体会。
接着,修洛特说起汉弩中十分重要的瞄准器具,望山。
“弩机上应该加装一个竖起的长条,侧面用来辅助瞄准,确定
击目标的准确。同时,上面刻画出五个大的刻度,每个刻度分为两个半度。从而确定瞄准方位,明确具体的
击角度。”
到了这里,库欣基沉思了一会。他看着殿下画出的图形,找出一根木条,刻上等分的角度。然后,他把木条放在弩前比划片刻,终于恍然大悟。
“殿下的主意不错!”木匠大师的赞叹只是简短的一句。随即,他继续提出了新的问题。
“说起这个弩机,它能勾住弓弦,等待时机发
,想法确实很好!
但是这个小部件承担着巨大的力量,不过
了几十箭就开始变形,尤其是底部
销和弩臂结合的部位。这里很容易损坏,我都已经修补过一次了。这样脆弱的武器,在战场上如何能够持久?”
说着,库欣基指了指弩机的下端,被弩臂固定的位置处,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与形变,这还只是轻型的木弩。
修洛特沉吟不语。他想起汉代出土的弩机,一方面是青铜制成,另一方面似乎多了个专门的匣子。少年想了想其中的原理,分析着给出详细的建议。
“弩机可以用坚韧耐磨的檀木或者铁木制作,坚固的鹿角也行。等青铜充裕后,我会给你一批,专门制作耐用的青铜弩机。
同时,在弩机外装上一个木匣,让
销先穿过木匣,再卡
弩臂上的孔。这种外匣能使
销固定,防止
击时晃动影响
度。而弩臂和
销间的受力分散到外匣和
销共同承担,更为耐用。对了,
销很小,可以换成铜销。以后木匣也会换成铜匣。”
修洛特思索着补充道。
外匣的发明是汉弩的巨大进步。首先稳定了弩机,三点固定,增加了
度。其次把单点受力分散到多点,让弩的拉力可以成倍的增加,使用寿命也大大提升。从此,强弩便得以普及开来,成为汉军的标配。
听到殿下的建议,木匠大师想了想,又在弩机外围比划了一下,然后缓缓点
。
“有道理,这样应该能使用很久!我今天先做一个出来试试。不过,我们怎么让弩的
程和威力超过长弓?”
闻言,修洛特会心一笑,库欣基心心念念的便是要超过库奥德。少年点点
,用手指着弩身提议到。
“弩的威力来自于弩身的拉力和弓弦的拉距。上弦和
击已经被弩机分成了两个独立的部分。因此,上弦时就不需要持续的力量供应,而可以使用
发
的全身力量。换句话说,你可以把弩身加粗,加厚,甚至加长,来成倍的提升
击威力!”
修洛特顿了顿,看到木匠大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便再次开
,没给他提问的机会。
“库欣基,你看,这是我设计的三种不同形制的弩。
第一种是用手臂上弦的弩,即臂张弩。你应该听说过,我在制作长弓时提出了新的拉力单位,磅。你需要参考这张图制作实物,大致是今天木弩的增强。
臂张弩的拉力需要达到150到200磅,弩机的拉距在大半个手臂长,最大抛
距离三百米,平
的
程需要达到至少一百八十米,而一百五十米内能够伤害到皮甲武士。总的来说,臂张弩的威力应该比长弓略强。每
一箭大概是长弓四箭的时间。”
看到木匠大师惊喜的眼神,修洛特轻轻失笑,这只是开始而已。
“接着是用脚踏上弦的弩,即蹶张弩。它的弩身要更进一步增厚,拉力需要达到280到400磅,半斜的最大抛
要有四百米,平
要有两百二十米。这样微微仰角的
击,就能达到二百五十米上完全击
皮甲。
这种弩会成为主力的远程武器,我会[红旗小说 .hongqibook]组建大规模的蹶张弩武士。你要做好批量制造的计划,简化每一个步骤。最好能够有统一的尺寸大小,方便集体
击时的角度掌握。
还有,这种弩上弦时需要双足踩在弓身上,用上腰腿的力量,拉弦到大腿末端。它的拉距要比臂章弩长一半,同时你要在弩身中间缠绕上两层丝麻线作为缓冲,防止上弦时的踩踏损伤弩身。应该还有一种辅助的上弦器,大概是这样...”
修洛特一边详细的解说,一边在木板的图画上添加标记,提醒库欣基需要注意的细节。与战国不同,汉代的蹶张弩没有安装脚环,
手是直接踩住弓臂上弦的,用双足能够使出更大的力气。
“最后这一种是用腰腿上弦的弩,即腰张弩。在增厚之外,它的弩身可以进一步加长,可以超过长弓。这种重弩的拉力在500到700磅之间,拉距和臂张弩类似,估计比半米稍多。它的抛
程在400米以上,通常能达到500米。
这种弩上弦时需要坐在地上,像划船般使出全身的力气。而
击时则要用肩膀抵住,因为后作力很大,防止剧烈晃动。它的杀伤是以抛
为主,升到极高处再斜斜落下,能把落点处的敌
钉死在地上。只有极强壮的武士才能使用它,因此不会造太多,只是用于超远距离的士气打击和阵型
扰。”
少年暗自遐想,汉代一石为三十公斤稍多,近70磅。七石到十石便是威力惊
的腰张弩。最高的十石700磅重型木弩,又会被称为大黄弩,
程在五百米以上。这是单兵使用的极限,只属于绝对的猛士。
大黄弩还会特意加长拉距,专门用于对敌军统帅的狙击。汉军北征时不止一次狙击过匈
的首领,应该有某些办法增加远距离
击的
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