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小月阿姨H(1-5卷510未删节) > 分卷阅读311

分卷阅读31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的迹,紊一团糟的庞大帝国,霎时间恢复秩序。

可惜刘玄所建的汉政府,由一群无知无识的物组成。

三个月之前他们还在荒野中大喝小叫,三个月之后忽然成为国家领导,他们还没有被训练出领导能力。

于是,各地民变再度蜂起。

这一个迹政权,从纪元后二三年到二五年,勉强支持三年。

号称“赤眉”的变民领袖刘盆子(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以区别敌我)攻陷长安,刘玄被杀。

混战结果,变民首领之一的刘秀取得最后胜利。

纪元后二五年,他自称皇帝;用武力把其他变民集团,一一消灭,再度使中国归于一统,建都洛阳(河南洛阳)他称他建立的王朝仍为汉王朝,跟刘玄一样,表示是覆亡的西汉王朝的中兴。

但因为他建都洛阳,史学家却称它为东汉王朝,并追称刘邦建立的王朝为西汉王朝。

二十一年大混战于纪元三七年结束,但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却不易恢复。

我们将几个重要地区战前战后减少形,列表作一比较,即可看出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这些减少的,大多数都是饿死、病死,或被屠杀。

其余则不外战死或逃亡。

改朝换代型混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循环的浩劫。

我们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亡魂,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儿童和无助的,怀有切悲痛。

四匈汗国的再分裂匈汗国跟新王朝反目,引起王莽的军事行动。

纪元后十年,王莽动员三十万大军,派遣十二员大将,分兵十二路,同时并出。

可是还没有集结完成,匈汗国就大规模向中国沿边攻击,作摧毁坏。

于是王莽继续向后方征兵征粮,转运千里,战土老弱,或死或逃,田地荒芜,饥馑四起,官吏乘机虐,民变不可遏止。

新王朝覆亡之际,应该是匈汗国复兴的良机。

可是天灾祸使他们不但不能掌握这个良机,反而更形微弱。

四十年代中,匈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不生。

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畜死亡,国力大衰。

更糟的是,到纪元四八年,南部八个大部落另行推举一位亲王当单于,也称呼韩邪二世单于。

这位呼韩邪二世单于同样地归降中国,请求保护。

于是匈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汗国臣服中国,北匈汗国继续与中国对抗。

到了五十年代,北匈汗国进攻南匈汗国,南匈不能抵抗,向中国求救。

中国政府采取三项措施:一、把呼韩邪二世单于所属的八部牲畜,全部迁长城,使他们在西河美稷(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屯垦。

二、中国特设匈协防司令(护匈中郎将)与单于共同处理匈内政外事务。

三、另设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屯兵曼柏(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一则防止南北两匈复合,一则防止北匈向南匈攻击。

北匈汗国当然不肯甘心,不断南下突袭,使中国北方沿边郡县,白天都得紧闭城门。

本世纪(一)六十年代之后,中国国力恢复,开始对北匈反攻。

七三年,大将窦固出酒泉(甘肃酒泉)西进,直到天山,占领北匈汗国最肥沃的耕地之一伊吾卢(新疆哈密)留兵屯垦。

另一位大将耿秉出张掖(甘肃张掖)北进,三百公里,直到三木楼山(蒙古工则克山)北匈坚壁清野,向后撤退,没有受到重大创伤。

八五年,北匈汗国的七十三个小部落投奔南匈汗国。

八七年,位于乌桓部落北方新茁壮起来的鲜卑部落(内蒙古西辽河上游)也向北匈侵略,北匈在迎战中大败,优留单于被杀,内部混,又有五十八个部落共二十八万,进长城,归顺南匈汗国。

中国乘北匈内外困,及时的与南匈组织中甸联军,给予最沉重的一击。

八九年,中国大将窦宪出朔方(内蒙古磴)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邓鸿出五原(内蒙古包)南匈休兰尸逐侯囗单于出满夷谷(内蒙古固阳北)在涿邪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会师,向北挺进,瀚海沙漠群一千五百公里,到稽落山(蒙古古尔班察汗山)终于捕捉到北匈主力。

北匈主力在中国强大攻击下崩溃,北匈单于(历史上未记下他的名字)向西逃走,亲王以下一万三千被杀,八十一个部落共二十余万投降。

窦宪就在燕然山(蒙古杭山)上,竖立石碑,纪念这次空前的胜利。

两年后(九一年)窦宪再派遣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内蒙额济纳旗)企图一举把北匈汗国消灭。

耿夔统军急进,在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下,把北匈单于包围,北匈再度崩溃。

皇太后亲王以下五千余,全部被俘。

只北单于在混战中突围,向西逃走。

——这一次战役,对中国固然重要,但对西方世界更为重要。

北匈汗国残余部落,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

三百年之后四世纪时,终于侵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

原住在黑海北岸的西哥德部落,向西侵多瑙河上游。

原住在多瑙河上游的汪达尔部落,向西侵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对这些排山倒海而来的野蛮民族,无法抵御,而终于沦亡。

北匈汗国西迁后,只剩下南匈汗国,永远成为中国的臣属。

——匈汗国(也就是南匈汗国)在形式上仍继续存在一百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再重要。

二一六年时,它最后一位元首呼厨泉单于从当时的王庭平阳(山西临汾)去邺城(河北临漳)拜会当时中国的宰相曹,曹把他留下。

下令将匈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国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

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庞大国度,终告灭亡。

五班超再通西域中国因为陷于改朝换代大混战,无力西顾。

西域(新疆)遂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远离中国而去。

莎车王国(新疆莎车)雄心勃勃,想乘此机会,用武力统一西域,不断向其他国家攻击。

四五年,车师后国(新疆吉木萨尔)、鄯善(新疆若羌)、焉耆(新疆焉耆)等十八个王国,联合派遣王子到洛阳作为质,请求中国派遣总督(都护)可是中国在大混战之后,锐减,国力不足,而北方的匈汗国仍然雄峙,东汉政府不得不拒绝他们的请求,送请王子回国。

各国听到消息,十分恐慌,向敦煌郡长(太守)建议;“中国不派遣总督,我们不能勉强。

但是请许可王子们暂时在敦煌居住,表示中国并没有遗弃我们,总督随时可到,希望能阻吓莎车的侵略。

”可是,到了明年(四六)王子们耐不住敦煌的寂寞,纷纷逃回本国。

莎车王国这才发现中国不会派遣总督,大为高兴,侵略更加激烈,大败鄯善兵团,并击斩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