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的荆州刺史庾氏也曾动过一次对成秦的进攻,打下了与荆州接壤的涪郡、
郡,并控制住了
郡西边的江阳郡。江阳郡再往西,是犍为郡,犍为郡的西北边就是成都了。
可以说,荆州如果再次动攻势的话,成秦虽有大江为守,面临的局面也会十分严峻。
军官犹豫了好一会儿,心道:“杨贺之有盛名,杨家在成都堪称大族,振威将军颇得先帝信用。他既言有存国之策,想来不会是妄语。罢了,我权且为他通报。陛下如肯见他,我就领他
宫;如不肯见,我再奉旨行事,或捕他下狱,或逐他离去便是。”
就叫兵士看住杨贺之,军官
内上禀。
快到中午,这军官出来,说道:“陛下召见於你。”
杨贺之也不除去妆饰,提着手鼓,跟着军官进宫。
顺着宫城的主
道,行约两刻钟,拐向西行,到了一座殿外。
军官进去通报,旋即,唤杨贺之
内。
杨贺之
到殿中,拜倒在地。
龙榻上盘腿坐着个硕大的氐族男子,虽因坐着,看不出具体的身高,但只从体态就可判断,此
身量高大,差不多得近八尺,特别肥胖,脸上的
往下耷拉,那条粗腰,真如水桶一般。
此
即是李当。
蜀地的士民传言,说李当腰带十四围。一围是五寸,折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十四围差不多一米七多了。果是无有虚传。
李当的父亲李尤做了五年成秦的皇帝,四年前去世了,李当的皇后无子,李当是李尤的庶长子,得以继承帝位。
李当这会儿盘腿而坐,倒非是轻视礼仪,而是因为在去年的一场内战中,被流矢伤及了小腿,到现在没有痊愈,故而无法跪坐。
去年的那场内战,是成秦的太保、李氏的宗室李成造反。跟随李成反叛的蜀
达数万之众,声势浩大。李成进攻成都,李当亲自登城抵御,不小心被箭矢
中。那李成是个悍勇的,因见攻城不下,遂单
匹马,突击城门,被守军
而杀之。这场叛
由是平息。
李当乜视杨贺之,说道:“你在街上胡言
语的,唱的是些什么东西?你说你有存国之策,我大秦富足,兵马强锐,朕前年击灭李浩,去年击灭李成,威服内外,怎么有亡国之危了?”
李浩是李当的弟弟。李氏是氐
,存有胡夷兄终弟及的遗风,李当还没有儿子,李浩就於前年,请求李当把他立为皇太弟。李当断然拒绝,杀掉了一群为李浩说话的重臣,命令李成进攻李浩。李浩兵败自杀。
说来那李成於去年的造反与此也有关系,不乏恃功而觊觎帝位之因。
半晌等不来杨贺之的回答,李当听到了一阵啜泣之声。
那杨贺之却是哭了起来。
李当纳闷问道:“你哭什么?”
杨贺之痛哭流涕,说道:“凡夫俗子,市井庸
看不到我大秦将亡,陛下天资明,居然也看不到么?”
“你说说,朕的大秦为何将亡?”
杨贺之抹着眼泪,说道:“我大秦固然富足,可这不是我大秦的功劳,这是上天赐予我大秦的!尽管天赐,使我大秦富饶,也使强敌窥伺。丧
以来,我蜀中
多有流失,或死於
中,於今所存,不过四五十万
而已;民为兵之源,四五十万
久疲之民,能出几多兵?如何敢称兵强?
“且自先帝引僚
蜀,僚
翻山越岭,从西边蜂拥而
,至本朝而僚
大盛,於今我大秦境内,从
西到犍为、梓潼,僚
遍布各郡,至有成都亦见,充满山谷,已有十余万落,占了我大秦民
的半数还多,僚
粗鄙,难以管理,不可禁制,时有骚叛,大为民患。
“小民闻江左荆州刺史桓蒙,调兵遣将,有攻我大秦之图。我大秦此诚内忧外困之时也!
“小民敢问陛下,设若桓蒙果然来侵,经
郡、江阳,攻我成都;定西已得武都、
平,若亦由北来犯,击我汉中、梓潼、汶山诸郡;两面受敌,僚如再
,我大秦可以支撑么?”
李当狐疑问道:“你从谁处听来的桓蒙欲犯我国?”
杨贺之说道:“陛下,桓蒙之事,黔或不知,小民家亦士门,焉会无有闻知?”
桓蒙有意伐蜀这件事,李当比杨贺之知道的早,这件事,已成了他近
来的一大心病。要不然,依他骄奢
秩佚、不恤国事的
子,绝对不会召见杨贺之的。
李当默然了稍顷,问道:“你说你有退敌之策?”
杨贺之擦
眼泪,说道:“惟今之计,小民愚见,唯有两策可以存国!”
“哪两策?”
“大唐天命未坠,贤臣名将,代有英杰。定西西平西域、东灭伪兴,与虏秦争锋於陇西,可谓强矣,犹称唐臣;陛下宜去尊号,称藩於唐,此其一。桓蒙若固来侵我,陛下坚壁清野,扼守要津,不与战,唐室朝廷的门阀争斗很激烈,桓蒙久战无功,只能撤退,此其二。”
李当瞧了杨贺之片刻,眼渐渐凶残,冷笑说道:“你要朕向江左称臣?这就是你的良策?朕看你的这个良策,不是为朕而出,是为江左而出吧?”当即下令,拿杨贺之下狱,又令,“把杨周之也给朕投
诏狱!严加拷掠,必要问出其与江左有无勾连!”
杨周之,就是杨贺之的那个现任大秦之振威将军的族父。
阅址: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