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笑语,化解掉了堂上袁子乔与毛虎生两
间的纷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笑语之
,名叫谢执,祖籍陈郡,与袁子乔单论祖籍的话,倒是老乡,现为桓蒙军府司马。
谢执不是庾氏的故吏,亦与袁子乔相类,乃是桓蒙的旧友。
桓蒙含笑问道:“无执,伐蜀此事,卿有何高见?”
无执,是谢执的字。
谢执举着柄折扇,斜倚坐榻,曲着一腿,悠然地扇着凉风,说道:“伐蜀,诚然是大事。如孙参军所言,若是功成,自不待言,将军之名,将威震荆蜀;若是败归,朝廷的追责却也是必然会随之而至,将军被槛送京师,待罪阙下,也是少不了的。
“我不懂兵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的东西,我不能
说。一切全由将军作主。只要将军想清楚了,那么伐也好,不伐也好,我都唯将军之令是从。顶多了,万一将军战败,我可以上书朝中,为将军求求
。”
桓蒙掀髯大笑,顾与诸
,指着谢执,说道:“这真是我的‘方外司马’啊!”
谢执其
生
不羁,於今虽为桓蒙的臣吏,对待桓蒙的态度一如往昔,远的不说,只说现下,满座二三十个士吏,就数他衣帻随意。因为天气热,他把帻巾往上推起,露出了额
,大衫也脱掉了,耷在肩
。亦正是因他的这种放
不守礼,桓蒙一向来呼他“方外司马”。
却有一桩轶事。
那谢执放
到何等程度?平常的时候,他还有点上下尊卑的礼节,而他喜好饮酒,每当醉时,却是半点尊卑之礼也不讲了,有次就如贾珍少年时强迫令狐奉喝酒一般,也是提着酒壶,
桓蒙喝酒。桓蒙东奔西逃,都躲不掉他的追赶,最终没有办法,只好避
了妻子的屋中。桓蒙的妻子,便是南康公主,桓蒙勤於公务,与妻子已有多时未见,其妻乃道:“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而那谢执,就算再
,总也是不能闯
南康公主闺房的,遂携酒到听事堂,唤来了桓蒙部中的一个军官对饮,醉言说道:“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老兵、兵子,这是对军
的蔑称。
桓蒙以都督、三品安西将军之尊,而被身为他属僚的谢执呼为老兵。这要换个旁
,便是不收拾谢执,大约也会将之逐出军府的,但桓蒙豁达,却是连一句责怪的训斥话都没有说。
题外之语,不需多言。
袁子乔下到地上,挺立堂中,慨然地说道:“谢司马与将军布衣
,今我乃知,司马竟不解将军伐蜀意!‘威震荆蜀’云云,这难道会是将军所图求的么?‘槛送京师’,这也不是将军所惧怕的!将军一心,实为国家而不计己身之荣辱!
“诸君,我每与将军夜谈,常被将军的忠贞感染!
“蜀中在江之上游,顺流而下,我将举国震动。而今
蜀,我与李氏共有。一
不灭此寇,我荆楚,就一
不得安宁!桓公伐蜀,其本意在此!
“中原沦丧百年,北虏猖獗,荼毒我华夏裔胄,数十年前,王丞相就提出‘光复州’,然至今州不得光复者,何哉?其中的缘由虽然很多,但亦有李氏窃据上游,常犯我土,使我荆州不安,以致不能全力北伐的原因在!
“今灭李氏,其利有二,一则,我荆州就此得安;二者,
蜀天府之国也,现虽凋乏,而稍作经营,我朝就能收获其实,富足国家,以此可以强兵。
“我闻虏魏伪主病重将死,等他一死,虏魏定然生
。适时也,右顾已然无忧,兵马复以强盛,伺北虏之
起,越江而北击之,以桓公之雄略,我辈之佐助,还愁胡虏不能尽灭,州不能光复么?光复州也就不再只是一句空空的
号了啊!”
坐中两
,一个击掌,一个霍然起身。
击掌之
,年二十余,英气外露;霍然起身之
,年五旬,相貌威猛。
这两个
,年轻的名叫程无忌,年长者名叫周安。
程无忌,是东唐的宗室,袭爵谯王,现官任南郡太守。
周安,是江左的宿将,现官居益州刺史。
此两
,都是桓蒙伐蜀的坚定支持者。
周安须花白,立於众
的坐榻间,昂扬有熊虎之姿,他说道:“光复州,此我辈
夜之望也!将军的一片忠义之心,充塞胸臆,天地可鉴!我所以自
东率军而来荆州者,就是为了佐翼将军,克成大事,先灭李氏,再进中原!安不才,敢请为将军先锋!”
程无忌虽贵为宗室,其
与桓蒙类似,有游侠之气。
他的父亲早年死於一场江左的内
中,他那时年幼,不知详
,后来长大,与杀父仇
的一个儿子
游密切,
谊笃好。一次,他与仇
之子相约出游,请其母为他们准备食物,而被其母告之,才知真相。他当时惊号恸哭,提刀就去杀仇
之子,然被那
逃掉。
再后来,於一次饯别的酒宴上,他碰到了杀父仇
的另一个儿子,满座公卿、名士的
况下,他拔出刀来,当场就要杀之,只因被
阻止,才未成功。后因此事,他被弹劾,要被治谋杀之罪,好在天子念他孝心,又是宗室,许他缴钱代罪,这才得免。
南郡,是荆州的一个郡,离州治江陵很近。
桓蒙到任荆州刺史之后,与程无忌脾胃相投,两
的私
甚佳。
桓蒙的伐蜀之谋,袁子乔是参与筹划的
中,出力最大的,程无忌亦是主力。
程无忌坐姿笔直,年轻的脸上满是振奋和进取,大声说道:“袁羊所言,才是正理!
“你们说,不得旨意,不好用兵。可你们想过没有?朝中诸公远在建康,不在荆州,如何能知将军可不可伐蜀?
“至於伐蜀会否失利,以我之见,必会功成!
“故安西将军庾公,向以攻灭胡虏、收复蜀地为己任,也尝数次攻打蜀地,并多获克捷,周刺史时为庾公重将,不就曾在江阳大败过李氏么?唯是庾公以为胡强蜀弱,因把用兵之重放在了北虏那边,这才未能收获伐蜀的全功!
“而下桓公改庾公方略,先蜀,然后击胡,无忌愚见,此既是对庾公‘灭胡定蜀’的继承,也是顺应时势而做的适当变化!
“方下三军已集荆州,将士们的斗志高昂,定西亦积极响应,征虏所部将到秦州。这正是已到万事俱备,我辈从桓公成就灭蜀大功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你们还犹豫不定,妄自出言,扰
桓公军心!将军,再有敢言不可伐蜀者,请斩之!”
桓蒙温和地笑道:“卿等皆我国朝秀士,今
畅所欲言,何至於此!”请了袁子乔、周安两
回到榻上坐下,拈起案上的一封书信,笑与诸
说道,“和少的信,我再与卿等念一遍吧。”
展开信,他念诵道,“十四
诸问(各种消息)如昨。(据)云:西(安西将军)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送袍来。”念毕,笑语殷殷地说道,“这是和少的家信。他抄写了一份,遣
送来我处。”示於诸
,赞叹说道,“和少的书法,当真冠绝天下,寥寥二十余字,龙腾虎跳,览之,我如觉有千军万马在笺中!”
半句不提他自己对适才众
的争议是何态度,而“千军万马”四字,却使众
尽知了他伐蜀的决心。
桓蒙的须髯根根如刺,稍透红色,脸颊上长了七颗黑痣,列成北斗之形,略赤的磔毛、黑色的七星,映衬出他转目之间,流露出的棱棱光彩,貌似儒雅的仪表,终是难掩雄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