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即鹿 > 第四十六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上)

第四十六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上)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实、佛澄和推测的不错,江左唐国的荆州刺史桓蒙,的确是在贺浑邪生后不久,就上书建康朝廷,请求允许他趁机带兵北伐,然而果被建康朝廷拒绝;新上任扬州刺史未久的殷,则在同样的请求北伐之上书以后,却得到了建康朝廷的允许。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桓蒙其实对这个结果,也是早有预料的。

毕竟自唐室南迁到江左以今,荆州此地,因其位处长江上游,俯瞰建康,仗有顺水而下的天然地利,并辖县众多,民稠州富,且拥有一支以大量寓居於此的关陇流民为基础所建成的部队,兵将勇,能打敢战,故而一向都是朝廷严防的对象,前时桓蒙无诏而以万伐蜀,竟然功成,已经给他赚到了偌大的声名,近些时月来,不断有怀抱各种目的的士涌往相投,那么现下尽管魏国起了内,看似是个大好的收复州的良机,可说是为了皇权免收威胁也罢,为了掌权的那些等阀族的门户之利也好,朝中当然是不可能会允许他再次动兵的了。

也正是出於朝中现在对桓蒙已然起了极大警惕的这个缘故,上次桓蒙伐蜀,朝中尚有暇对此讨论了一阵,以致没能及时地给他回复,这次却则不然,他的上书才刚送出没几天,禁止他出兵的旨意就加急下到了荆州。

如无旨意,桓蒙还可如上次伐蜀,再次来个无诏出兵,这回旨意下达的如此迅,倒是让他不好仍旧一如前例了。

桓蒙这亲访袁子乔,询问对策。

袁子乔到底是个文士,虽有胆勇,但时下士好酒、服五石散等习,他一概俱有,常缺乏锻炼,因而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前次伐蜀,来回数千里,长途奔波之外,他又数次临战於前,亲冒矢石,还受了点小伤,因自蜀地归后不久,就染上了病,这两个月他一直卧床不起。

桓蒙没带几个随从,轻车简行,到了袁子乔家里,不叫他的家通知他,径后院,至袁子乔卧床之室,推门而进。

躺在床上的袁子乔双目合闭,面色惨白,散蓬,身上盖着锦被,露出在外的脸颊、双臂枯瘦如柴,哪里还有半分往倜傥不羁的风流?更不见笮桥战时,他奋励进战的勇武姿态。

桓蒙见之,顿然心生酸楚,顾问跟他进来的袁子乔长子袁方平,说道:“睡了么?”

子乔,是传说中周时仙王子乔的名;方平,是传说中前代秦朝时仙王远的字。江左士族信奉天师道的不少,袁子乔家也是如此,故其父子之名,都是取自古代仙的名、字。

袁方平年岁不大,七八岁而已,尚未加冠,垂双髫,穿孺子童服,年纪虽小,行止颇为成熟,满是忧心地回答说道:“家君这些天醒来时短,昏睡时长。”

“用饭何如?”

“两三天吃不了一顿饭。”

桓蒙瞧见床边案上摆着一碗符水,皱眉说道:“这是哪里来的?”

袁方平答道:“是小子特从张师那里求来的。”

“张师”,是随桓蒙从蜀中到荆州的一个蜀地天师道的领,向有妙之名。

桓蒙却是不信这些,说道:“符水倘使有用,何需药为?”

袁方平迟疑了会儿,说道:“近请来的医士,都已不肯再为家君开药,小子也是无法,因乃向张师讨此符水。”

桓蒙闻言,大惊失色,说道:“医士不肯开药?彦叔之疾,竟已严重至斯?”责问袁方平,“为何不及早告与我知!”

“家君言说,都督军政诸务繁忙,不欲以身疾惊扰都督。”

桓蒙听了这话,心中更是酸楚,放轻了脚步,到得床前,弯腰下去,探手欲抚袁子乔的面颊,又恐惊醒了他,犹豫片刻,终是把手缩回,嗟叹说道:“袁羊!你怎么这么傻呢?军政诸务,俗事耳,何如卿於我之重?”直起身子,吩咐从吏,说道,“立刻把州中的名医全都找来!药方有效验者,我不吝重赏!”

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说道:“明公,不必了。”

桓蒙赶忙转回来,往床上去看,见是袁子乔醒转过来。

“彦叔,你的病怎么就这么重了?你为何不让方平告诉我?昨天我还派来探视你的病,回复我说你已大好!彦叔,何必骗我!早知你已如此病重,我……”

“明公,我怕是命不久矣。”

桓蒙吓了一跳,急伸手掩住袁子乔的嘴,说道:“袁羊!你不能这么说。蜀地咱们都打下来了,一场病算得甚么?咱们荆州的名医,我今天就给你全都召来!他们若是不管用,我再遣分赴各州,把各地的医士也全都给你找来!不就是一场小病么?吃五谷杂粮,谁不会有个小病小灾的?不算什么!定是可以医好的!”

袁子乔勉强拨拉开桓蒙的手,却是面色毫无波澜,既无惧也无忧,看淡生死一般,从容说道:“明公,蜀地之所得克,此力所能为事;子乔自家知自家疾,我之此病,非力可挽也。”

桓蒙语声含悲,说道:“子乔!”

袁子乔挣扎着举起手,指向案上,说道:“明公,那是我前天稍好之时,由我述,方平代笔所写的一道议书,还没能写完。本待写成之后,上与明公的。今明公既来,我这道书也就无需再写了。明公,劳烦你先看一看。”

案上那碗符水的边上,折着一张素纸。

桓蒙把那纸拿起,展开来,见上边写了有数百个字,便细细观阅。

虽仅数百字,未竟全篇,但桓蒙看罢,已知袁子乔的此文是想讲些什么东西了,与他今来访袁子乔,想要询问的事相同,其所欲讲者,正是魏国内,殷奉旨北伐,荆州该何以应对。那纸上的字体尽管童稚,然其所述的是军政大事,却给以字重千钧之感。

桓蒙看完了文中所写,一个想到的不是急於知道底下的内容,而是凄然心道:“稍好的时候,才能述此数百个字!彦叔此疾,当真是已膏肓了么?”他府中的名士、文吏虽多,但其中的大多数,唯清谈士而已,论及实之才,只有袁子乔堪为他的力助,别的不说,只引万伐蜀此事,若无袁子乔的战前定策,及战中的亲励士气,就断然不会成功,一想到袁子乔可能会真如其所言,不久於世,饶以桓蒙的豪杰气概,亦不禁如有折臂之痛。

“明公看完了么?我这道上书,只算写了一半,后一半尚未写的,我说与明公听罢。”

“子乔,这些事,咱们现在先不说,等你病好了,来方长,咱们然后再细议不迟。”

袁子乔说道:“明公,今不说,恐无来。”

桓蒙欲待再言。

袁子乔阻止了他,自顾自话,顺着往下说道:“明公,若我没记错的话,我这道上书,是说到了殷扬州虽得朝廷诏令,将要渡江北上,而明公却不用为此担忧。可是么?”

见袁子乔意态坚决,执意要说,桓蒙也是无法,只好说道:“是。”旋即一笑,说道,“袁羊,你素来过目不忘,记忆群,自己写的东西,又岂能记错?自是无误。”

袁子乔知他此话,是为了消减室内的哀戚气氛,还他了一个笑脸,接着说道:“明公,子乔为何说明公不用为此担忧?这是因为,殷扬州其,明公是知道的,此清徽雅量,固是声闻当世,然治政谋国,用兵正,却非其之所能,又且扬州并无能战之将,而虏魏今虽内,兼外有蒲秦之侵,但无论慕容瞻、慕容武台,抑或蒲茂、贺浑邪,彼等诸胡,却无不是善用兵者,因而我料殷扬州绝非是他们的对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