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辆大马车拉着柳条子回村,分发给各家,简单把枝杈修理一下,去掉梢
,就可以用来当架条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除了架条,刘青山还收获了几十个杨拉罐,回到家里之后,从挎兜掏出来,哗啦一下,扔到炕上。
等吃饭的时候,直接用铁锅盐焗了一下,装了小半盘,端上桌。
刘士奎一见,不由得眼睛一亮:“这个下酒正好。”
老四老五也吃过,也直接用小手捏起一个,扒着就吃。
在锅里焗了一下之后,表面都有了裂纹,轻轻一掰就开了。里面是金黄色的虫蛹,吃到嘴里,香香甜甜,还带着丝丝咸味。
“老姐,你也吃啊。”
刘青山笑嘻嘻地给杨红缨抓了一小把。
杨红缨狐疑地望望他:“三凤儿,我怎么觉得你的笑容有点怪,就像是……”
“就像是狐狸。”
小老四接过话茬。
刘青山抹了一把脸:“哪有啊,俺这么忠厚老实的
,怎么能跟狐狸扯到一起。”
杨红缨撇撇嘴,拿起一个杨拉罐,也学着吃了一个,嗯,味道真不错。
一连吃了几个,这才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做的,以前还真没吃过呢。”
估计说洋辣子啥的,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刘青山就嘿嘿两声:
“没啥,这个就是虫蛹,等来年开春,就会从里面爬出来花花绿绿的大毛毛虫。”
一边说还一边戏谑地瞧着杨红缨,等着看她变颜变色的样子。
不料想,杨红缨嘴里哦了一声,又拿起一个,掰着吃了:“我以前还吃过蚂蚁蛋和蜂蛹呢,都没这个好吃。”
这回
到刘青山愣住了:老姐,你这也太彪悍了吧!
……
第二天,各家就开始在大棚里面
架条,都是种地的老手,这点小活儿自然不在话下,谁家年年还不伺候小园子呢?
唯一的区别就是要稍微小心点,别用柳条棍子把塑料布戳个窟窿就能。
刘青山一家也不例外,都在大棚里忙活:刘青山负责
架条,四根一组,绑在一起。
要是露天的,还要帮一溜横杆,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在大棚里就省了,没风没
的,不用担心把黄瓜架刮倒喽。
“这柳条子没晾
,过几天肯定就得发芽。”
林芝负责往架条上绑布条,她知道,柳条的生命力极为顽强,
土里基本就能活,更不用说大棚里面,温度湿度都非常合适了。
“那正好凉拌,冬天吃了还去火。”
刘金凤最近觉得有点没胃
,柳条芽稍微有点苦,打个水焯之后,吃起来清鲜,应该挺适合她的。
刘青山听了,不觉心中一动:“那吃啥柳条芽子啊,苦了吧唧的,到时候,俺给大姐弄点刺老芽。”
刺老芽是山里一种非常好吃的野菜,只不过,需要等到开春的时候才会发芽。
“等到那时候,我牙都要馋掉了。”
刘金凤也跟弟弟开着玩笑。
刘青山可不是开玩笑:“姐,俺说的是真的,用不上一个月,保准叫你吃上刺老芽。”
他们正边
活边聊天呢,大
溜达过来,他各家各户进行指导,最后才到这儿。
帮着把剩下的架条
完,大
看着已经一尺多高的黄瓜秧,美滋滋地说:“这都快开花了,到时候,还得教大伙
工授
。”
这会儿大棚种植的黄瓜,还不是那种能够单
结实的品种,所以肯定是需要授
的。
用药剂点蘸之类的,暂时也不用想,根本没有,所以只能拿着小毛绒刷子,一朵花一朵花进行
工授
。
这个过程,陆陆续续的,得持续一段时间,实在太过麻烦。
刘青山琢磨一阵:“能不能自然授
啊,可惜咱们屯子里,没谁养蜜蜂,不然的话,一家棚子里放一箱蜜蜂,啥事都解决了。”
“对呀,俺这就找老板叔去,他家大闺
嫁到守林大队那边,娘家就是养蜂的,年年都割椴树蜜呢。”
大
也很受启发,着急忙慌地跑了。
刘青山他们弄完自己家的大棚,还得把爷爷家的也架上,进到爷爷家的大棚,只见刘士奎拿着个小
壶,正在给一溜花盆浇水呢。
“这月季开得真好。”
刘金凤凑到一大朵
红色的月季花上,还
吸了一
,一
幽幽的香气便钻进鼻子,叫她忍不住闭上眼睛,久久回味着。
刘士奎脸上带着祥和的微笑:“今年有了这个大棚,这些花也开得旺。”
在这年月的农村,很少有在屋里养花,原因就是屋子不保暖,冬天都冻得叮当的,花都冻死了。
“爷爷,家里
子旺,所以花才会更旺嘛。”
刘青山看到那几盆君子兰,也郁郁葱葱的,叶子
绿油亮,便连忙接过话茬。
这话中听,老爷子乐得连连点
,刘青山也受到启发:看来大棚里面,还得适量种植一些蜜源花卉,这样才能种菜养蜂,两不耽误。
等到第二天下午,老板叔他们就乐呵呵地用马车拉回来二十多个蜂箱子,分到了各家各户。
据同去的大张罗他们说:车老板子的亲家,一开始还舍不得,结果老板叔一瞪眼,要把闺
领回来,对方这才怂了。
这当老丈
的,就是牛叉啊。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将蜂箱搬进大棚,打开前面的小门之后,听到里面嗡嗡嗡的有动静,也就放心了。
因为这边气候冬季寒冷的缘故,所以蜂群到了冬天,也非常难捱,数量会骤减一大半。
采不到蜜,没有吃的,还得靠养蜂
定期喂点糖水啥的,等到了来年开春,基本上十不存一。
不过它们的生命也足够顽强,只要气候条件合适,就又会大量繁殖,重新开启生命的
回。
到了第二天,再进大棚,就已经发现有少量蜜蜂飞出来活动了。
它们嗡嗡嗡的,在那些预留的辣椒和西红柿的小花儿上忙碌着,还真是一群勤劳的小家伙。
大棚里的蔬菜,在村民眼
地盼望下,一点一点地长大,等进
到十二月份,芹菜已经将近一尺高,韭菜也有一扎长,就连黄瓜,也结了一个个小黄瓜扭。
大伙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没事的时候,就扎堆研究讨论着。
这菜还有多长时间能割
一茬呀?
到底能卖多少钱一斤啦?
有没有
肯掏钱买呀?
等到又下了几场雪,晚上的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之后,大棚里面也都开始烧起炉子加温了。
有些
家,
脆就在大棚里搭了简易的木板床,直接睡在大棚里。
这可比屋里睡觉暖和多喽。
往年到了这时候,早就进
冬闲,当地俗话叫“猫冬儿”。
今年则显得忙碌一些,无论是猪场还是大棚,都有不少活呢。
虽然不得清闲,可是看着大棚里的蔬菜一天天长高,就没有一个
吵吵累的。
当农民的,谁还怕累,他们就怕穷啊!
这个月份儿,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一进
12月份,就该杀猪啦!
这边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