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曹参将军率军救援,陛下心烦也于事无补。像太医所说,陛下尽力即可,结果如何,顺其自然。”
“呜哇…呜哇…”
刘如意哭起来。
刘邦抱着儿子,暂时忘却烦恼,他宠
戚姬,
屋及乌,特别喜欢这个儿子。
宫门外,有个年轻男子在此等待着,他是公孙光刚收的徒弟,名叫淳于意。
师父出来后,淳于意低声问道:“师父,陛下
况如何?”
公孙光低声答道:“陛下身子尚好,若没有
秦一事让他烦恼,还能过得更好。”
淳于意道:“萧丞相为国事
劳,身子骨应当没陛下好。”
公孙光道:“未必,萧丞相虽然
劳,但他乐于去做这些事,能打理好齐国,让他快乐。他按照为师建议,他辅佐陛下,尽力即可,顺其自然。萧丞相身子调理得不错,只是跟陛下一样,同样因
秦而心烦。”
——————————
从韩国西边到咸阳,道路顺畅,前方战报能很快传递回咸阳。
二月上旬,朝会。
这里不仅有原本的三公九卿,训导部的曾陶也参加朝会。
在刚开始时,曾陶秩俸五百石,后来让降兵归服,立下功绩,秩俸升为六百石。
首先,由邹离宣读战报。
“攻韩首战,杀敌13519
,俘获敌兵14660
,杀敌将白崇,我军战死1895
;收复陕县之战,杀敌3511
,俘获敌兵5426
,我军战死928
。”
“目前,我军即将拿下渑池。”
宣读完毕后,子婴道:“我军进攻顺利,灭韩指
可待。”
每收复一个县,都要迅速任命县令,对该县有效管治。
陈平道:“陕县原县令鲍良,主动归顺。臣认为,可暂时让他继续任陕县县令,安定民心,若把陕县治理得好,再行任用。”
子婴点
同意了。
曾陶出列道:“陛下,臣愿带训导部官吏,到收复地开展工作,尽快教化百姓。”
子婴点
道:“没错。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但六国
心未服。以后大秦军队收复之地,由训导部教化百姓,让各地百姓归服于大秦。”
曾陶再道:“陛下,目前已有两万降兵,可让训导部教化降兵,让降兵归服。”
陈平出列道:“暂时勿须教化降兵。等秦军灭韩,收复三川郡、颍川郡,把降兵放回家后,自然是大秦子民。除非是来援的楚军、齐军、赵军,被俘后才需要教化。”
曾陶一听,的确是这样,向陈平道:“丞相言之有理,是下官所虑不周。”
钟平迟疑了一会,出列道:“陛下,始皇帝一统天下,却无法让
心统一,臣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采用郡县制,若采用分封制,各封王镇守各处,不会短时间内让天下造反;第二,是大秦过于依赖法家,管治天下过于重用秦律,臣认为,诸子百家,皆有可取之处。”
上次书房密议,皇帝说不会再有分封制,他忍住没有说出来。
子婴认同钟平所说的第二条,不认同第一条。
作为皇帝,要允许臣子说出不同意见,让臣子们充分发言、充分讨论,到后面时,皇帝才表态。
邹离道:“陛下,臣赞同有限度的分封制。何为有限度?仍然是车同文、书同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在各封王的封地内仍然如此。”
于真出列道:“陛下,事实已证明,采用郡县制,无法让大秦长治久安。左丞相所说第二点,臣反对,
本恶,必须用严刑峻法管治百姓。”
咸阳令韩生道:“陛下,臣认为郡县制可行,重用法家没问题。问题出在始皇帝后期和二世皇帝时,徭役过重,百姓不堪重负。大秦一统天下后,只要能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心耕种,天下不会反。”
赵衍道:“臣赞同咸阳令所言。还有那些六国余孽,不容小觑,臣认为,应当把六国余孽赶尽杀绝,以绝后患。六国余孽造反,乃是十恶不赦大罪,杀之名正言顺。”
卢德道:“臣赞同赵长史所言,若当初始皇帝杀尽六国余孽,斩
除根,就不会有后来之祸。始皇帝后期和二世皇帝时候,固然是徭役过重、百姓艰难,只需等到陛下继位后,及时改正国策上的失误,便能让天下重归安宁。”
目前九卿中,曾奎和苏术资历最老,在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就做到了九卿中的“丞”这个职位。
两
还清楚记得,当初始皇帝时对采用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臣子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对于如何让天下归心,安抚天下读书
,始皇帝也为此努力过,却始终得不到天下士子们的认同,最后始皇帝忍无可忍,焚书坑术士。
眼前这个皇帝,在两
看来,比始皇帝更英明,或许能解决始皇帝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旦说开了,臣子们非常踊跃发言。
只有皇帝和丞相暂时不表态,在注意着每个
所说之言,了解他们的立场和态度。
过了许久,大殿终于安静下来。
大家都看向皇帝,等待着皇帝的表态和拍板。
参与发言的臣子们,都希望皇帝赞同自己的建议。
只听皇帝道:“攻韩之战才刚刚开始,现在决定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为时过早。大秦军队所收复之地,必定会让当地百姓归心。朕组建训导部,就是为了教化百姓,要让全天下
心统一。”
陈平道:“训导部定不会辜负陛下期望。”
子婴道:“眼下要做的,是保障前线粮
物资多需,先打赢这场仗。”
目前,秦军东征部队粮
,存放于函谷关对面的大壁垒,派有八万兵马驻守,由广威将军辛韦统领,既是守卫壁垒、看管降兵,一旦发现有敌军来函谷关、企图截断粮道,会派兵出战,保卫粮道。
至于谁有可能来函谷关,韩信在跟部将们的会议中已经指出,项羽有可能会来。
函谷关还有数万兵马,可以遥相呼应。
陈平道:“陛下,大秦府库充盈,粮
无忧,若有敌军敢来截断粮道,我秦军必会狠狠打击。”
邹离道:“陛下,臣想
韩地,跟随韩信将军,若有需要,由臣出面劝降。”
居然想劝降敌将,有些
觉得不可思议。
在陈平看来,如果了解敌守将
况,对于能言善辩之
来说,并非完全不可能。
要是出面劝降,有一定危险
,对于项羽刘邦来说,不可能杀来使,对于某些在绝境下失去理智的武将来说,还真不好说。
子婴道:“邹卿家,我大秦天子之军,收复三川郡、颍川郡,把握很大,朕不忍邹卿家以身犯险。”
邹离道:“陛下曾说过,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才是上上之选,若能劝降敌将,这是上上之选。还望陛下恩准!”
子婴见邹离言语神
十分诚恳,感受到他心中的期盼,不忍心拒绝,说道:“既如此,朕答应了!”
随后,陈烈道:“陛下,臣有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子婴道:“但说无妨!”
陈烈道:“请陛下立太子,以安定
心。”
随后,有两个臣子附议。
现场安静下来,大家都注意着皇帝,就算皇帝没发言,也希望从皇帝神
中看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