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红楼之士子贾兰 > 第十四章:考题初探

第十四章:考题初探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试帖诗结联往往用颂扬语。颂扬语必须抬写,或单抬、或双抬,都有明确规定。颂扬必须从本题出发,不可与题目毫无关系。同时,作为一首律诗,它也象其他律诗一样讲求对仗、用典,不得失粘、出韵等等,在这些方面,它和八文又有所不同。

试帖诗多应制之作,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美、红、风流、狐鬼、骷髅、败、斩杀、死亡等不庄不吉的字样,更是使用不得。条例之严,避忌之多,是其他诗歌所没有的。

这样的诗篇也和八文一样,形式呆板,内容空,缺乏生气,没有作者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果然不过是知识分子进仕途的敲门砖罢了。

不过,八式创作博采策、论、诗、赋诸文体之特点,脱化而来,别为一格,又不失其为一种文体。再从考试制度来说,因八文有严格的程式和内容标准,也更有利于评分的标准化和客观化。

第三类考题的答题体裁,是论、策、判、诏、诰、表等应用文体。策论即是以对策为主、兼有论述的文章,要求士子关注国计民生的导向。

科举的最后一场是殿试,而殿试一律试策,而且往往是皇帝亲试。皇帝出题“问策”,考生作答“对策”,皇帝再决定名次等第。因此,策论直接关系到科举的成败和仕途的命运。

策论范文囊括了对策的主要题材,是应试者的必读参考材料。应试策论毕竟是命题作文,论点在策问和论题中都已规定,应试者一般只能揣摩主考的心理,很难真正阐发自己的见解和观。

眼下,贾兰只能参与到考试的规则中来,认真学习策论范文,但毕竟童生试并不考策论,暂时不需下太大的功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