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九十四章 开门见山

第九十四章 开门见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甲板上的朱慈烺,一眼就看到了码上面肃立的漕运兵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慈烺见过路振飞,对此有较的印象,天启年间,路振飞身为泾阳知县,不愿意为大太监魏忠贤立生祠,崇祯年间,路振飞身为御史的时候,弹劾内阁首辅周延儒,山东巡抚余大成,以及登莱巡抚孙元化等,后来因维护钱谦益和翟式耜等,得罪内阁首辅温体仁,导致被贬官到河南,崇祯十六年,路振飞被外派,出任淮安巡抚、漕运总督。

路振飞不是东林党,不过对钱谦益等的印象不错,主要还是欣赏钱谦益的才华,钦佩翟式耜的傲骨,所以在朝廷打算降罪两的时候,极力为其辩护。

史载,路振飞是第一个知晓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消息的南直隶官员,于是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写信,认为福王朱由崧应该继承大统,不过福王继承大统之后,路振飞遭遇到马士英的排挤,被免去漕运总督之职,又因为母亲病丧,竟然落得无家可归,只能寄居苏州。

历史给路振飞的评价较高,称其为官耿直,不畏权贵,仗义执言。

穿越的朱慈烺,不可能完全相信历史的评价,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面,参考历史评价。

朱慈烺分析过路振飞,认为此骨子里是忠君的,但路振飞自诩为清流,做事多半会考虑道德方面的约束,说得多,办成的事少,其在朝中为官的时候,多半是靠嘴说,而出任漕运总督之后,也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解决漕运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这样的官员,放置在漕运总督的位置上面,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让其继续呆在督察院,专事检查督促官吏存在的问题,还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漕运总督是做具体事的官职,掌握了不小的权力,要懂得变通,知晓如何将诸多的事做好,而不必在乎外界评价的目光。

路振飞显然不是这方面的才。

按照朱慈烺的分析,无论什么样的况之下,漕运都是不能够停止的,养兵千用兵一时,近两万的漕运兵丁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虽然河南与陕西等地被李自成占据,山东境内也不是很安稳,不过要求漕运兵丁竭尽全力护卫,将漕粮运送到山东德州,不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漕运兵丁若是尽职尽责,漕粮甚至可以运送到天津卫。

路振飞没有这样做,完全是按照朝廷的要求行事。

殊不知若是真的有大军驰援北方,驰援京城,与李自成麾下的大军作战,到时候粮供给将要成为最大的问题,真正等到作战开始,再来想着运送漕粮,那就太晚了。

南明时期,路振飞拥戴的福王朱由崧登基称帝,凤阳总督马士英得到重用,成为内阁首辅,路振飞没有想着与马士英处理好关系,依旧是一副傲骨,结果遭遇到马士英的排挤,被直接免去了淮安巡抚、漕运总督之职,差点没有地方可去了。

综合这些方面的分析,朱慈烺内心有了定夺,大变来临之际,他第一个调整的就是漕运总督,将路振飞调整到南京为官,安排其他出任漕运总督,而最为关键的山东,以及河南等地,将是漕运必须要保证供给的地方。

漕船终于靠岸了,船夫开始了忙碌。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旋梯架起来了。

朱慈烺没有多想,大踏步朝着旋梯的方向走去,一边的吴孟明连忙开了。

“太子殿下,路振飞大已经过来了。。。”

朱慈烺感觉到奇怪,路振飞过来与他下船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看见朱慈烺脸上的神,吴孟明再一次开了。

“太子殿下,路大肯定是要上漕船来的。”

朱慈烺点点,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的神,原来这是摆谱的需要,他朱慈烺是皇太子,要等着路振飞上船来迎接和拜见,尔后才能够在路振飞引路的况之下,走到码上面去。

很快,路振飞走上漕船,来到朱慈烺的面前,抱拳稽首行礼。

“臣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淮安巡抚、漕运总督路振飞,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点点

“路大免礼,辛苦了。”

“迎候太子殿下,是臣的职责。”

路振飞的回复,让朱慈烺楞了一下,想不到其说话这么直接,都不知道拐弯。

路振飞身边身穿官服的徐祥勇,引起了朱慈烺的注意。

徐祥勇感受到了朱慈烺的眼神,连忙抱拳稽首行礼。

“臣漕运总督府知事徐祥勇,拜见太子殿下。”

徐祥勇话语未落,路振飞开了。

“太子殿下,徐知事乃崇祯十五年三甲进士,吏部授官,出任漕运总督府知事,其办事练,毫无怨言,臣打算向朝廷予以举荐。”

朱慈烺看向了徐祥勇,眼神变得邃,恰好徐祥勇也抬了。

目光相遇,徐祥勇眼神里面的期盼和热忱,被朱慈烺捕捉到了。

“徐知事,得到卢大的赞誉,很不简单,好好做事。”

路振飞走在最前面,一行下了漕船。

卢元达、沈昌和李振武等,将朱慈烺和路振飞等围在了中间,他们的左右是数百名漕运兵丁排成的队伍。

一边往前方走,朱慈烺一边开了。

“路大,漕运停止有一段时间了,孤听闻各地码都摆放有漕粮,不知道这些漕粮准备如何处置啊。”

路振飞连忙抱拳开

“启禀太子殿下,臣专门询问过漕运的事宜,内阁、户部和兵部都没有回应,漕粮只能继续堆放在码,等候漕运开通之际,运送到北方去。”

朱慈烺微微皱眉,南方和北方不少地方都遭遇到灾荒,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官府同样缺粮,可诸多的码却堆放着运送不出去的漕粮,如果将这些漕粮拿出来,能够救济不少的百姓。

如果北方大变的消息传来,这些漕粮是不是能够保全还是未知数,不知道有多少会趁浑水摸鱼,盯上这些漕粮。

这些宝贵的漕粮决不允许流失,一定程度上面说,这些粮食是朱慈烺的依靠。

“哦,不知道漕粮在各地分布的形如何。”

“启禀太子殿下,山东德州、徐州、宿迁、淮北、宿州、扬州和杭州等地,都存有一部分的漕粮,具体数目存放在漕运总督府,臣马上令拿来,予以核实。”

略微思考,朱慈烺摇摇,漕粮的数量与地方呈报的数字肯定有差距,如果纠结到这里面去,一时半会根本弄不清楚。

“不用了,孤看这样吧,沿线所有的漕粮,全部都集中到淮安码,其余码不可存放漕粮,此事半个月时间之内务必做好,所有运送到淮安的漕粮,都要登记造册,进的府库之中,付漕粮之,与接收漕粮之都要署名,以备查。。。”

朱慈烺还没有说完,路振飞不自觉的摇

“太子殿下,这于理不合,漕粮本就是各地官府自行负责采购,仅向总督府报备漕粮数目,尔后地方官府组织漕船运送,总督府负责沿途漕运之安全。。。”

朱慈烺看着路振飞笑了笑。

“路大,孤奉旨统领南方的粮和兵马所有事宜,自然会决断漕运的诸多事宜,你按照孤说的做就是了,半月之内,所有漕粮必须运送到淮安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