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286章 等天灾 等人乱

第286章 等天灾 等人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想现在解决淮上的危机,增加将来的抵抗力,第一步就必须是废漕改海,花大力气改变淮上多灾多难的局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然,非是一就能成的事,想要朝廷下决心,刘钰必须证明一件事:海军在天朝的势力范围之内站得住脚,世界排名不算,但于天下范围内全无敌。

这天下,要包括南洋。

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安心。

之前吓唬了皇帝一番,固然让皇帝下决心搞一搞海军,但也存了心思,把运河作为一个备选方案。

想着花钱维护着,要是海军败了,还能靠运河统领南北不至分裂和割据。

朝廷做任何事,都需要提前筹备,不能一拍脑袋就上。

废漕改海,不只是海运这一件事。

废漕改海之后,没有了保漕运的优先级,黄河应该怎么治理?当地受影响的怎么处置?这都需要方案。

可以杀,可黄河杀不动,现在朝廷在保漕运的思维之下,也根本没有一个在不保漕运的前提下对黄淮治理的方案。

这些方案的研究,也需要工部们忙上几年。

所以这事儿,还真就得今年提。荷兰和本都不是旷持久的战争,两国一个幕府体制,一个公司距离本土太远,都是速战速胜论,算起来这两件事最多五年之内就能解决。一旦这两件事解决了,皇帝对保留运河做万一海军战败的保底策略,就可以废弃了。

五年时间,应该也就将将够在不考虑漕运的前提下,勾勒出一个治理黄淮的全面计划。

若不治理,淮上的抗灾能力太脆弱了,又没地方可以迁民垦殖,又距离松江等刘钰设想的纺织业工业革命中心,哪怕工厂制刚刚起步,稍有工业的冲击,也必要出大事。

一旦出事,这屎盆子就要被扣在工业的上,就儒家的保守反动退回到井田制为终极解决方案的意识形态,必要疯狂反扑。

现在是这个谭甄要在今年提出来废漕改海治理黄河的构想,也让陈青海传话了,是说这个谭甄要打阵、当先锋,让刘钰跟在后面配合。

问题是该怎么配合?陈青海临走的时候,谭甄又说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

他将自己在这方面的疑惑一说,康不怠想了想,道:“这位谭大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这事儿,他这个节度使,只能说江苏的事;公子这个伯爵,可以面陈陛下天下的事。”

“什么叫天下的事?天下的事,便是淮上是块烂,应该下狠心解决掉。”

“这事儿和江苏有关吗?当然有关。”

“但,为运河所患的地方只有苏北吗?只怕安徽、鲁南等地,也受其害。江苏节度使管不管得到安徽?管不管得到鲁南?”

“有些事儿,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位谭大是江苏节度使,我且问公子,他这个江苏节度使,让漕米海运,顺利抵达,使得民众减轻了负担、商得利、朝廷省钱,这是不是分内之事?”

刘钰点道:“这自是分内之事。”

“那治理河道,是他的分内之事吗?”

“呃……是,也不是吧?”

这个问题,刘钰还真不好回答。

江苏又不是只有苏南,还有苏北。

这个谭甄是江苏节度使,又不是苏南节度使。

那治理河道,算不算他的职责?

按理说,这是算的。

但是,还有个河道总督管着这个事,说不算,也不能为过。

康不怠又提醒道:“作为一省节度使,提个对本省明显有利的建议,理所当然,分内之责。”

“江苏节度使能当多久?将来若是他不当江苏节度使了,这事儿他还怎么提?他要是调任到西京、亦或是将来镇守西南,提八竿子打不着的黄淮运河?到时候,就只能等着别提,他在后面站队支持,摇旗呐喊,但他是不能提的。”

“可公子不同啊。公子这个鲸海节度使,就是个凑数的。公子真正的身份是鹰娑伯和陛下亲信郎官,编练海军的。海运的事,公子也手太,将来脱不开系的。”

“废漕改海,就算是实行了,江苏节度使也只是配合。将来和那些支持漕运的打擂台的,不是这位谭大,而是公子你啊。”

“我看,这位谭大是想提醒一下公子:以鹰娑伯的身份,立陈废漕改海不只是钱粮的问题,而是有利于黄淮治水、淮上稳定的长久利益。”

“当然了,如果将来出了问题,这锅也得公子背着。”

刘钰一听又要背锅,忍不住笑了,说道:“这倒是奇了。那谭甄也是支持废漕改海的,怎么他就不用担责任?我却得担?”

康不怠用了一个有些粗俗的比喻。

“废漕改海,若如的月事。朝堂上隔三差五就提一次,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没会真的在意、记恨,因为都是打嘴仗。唯独公子不同,这海运的事,公子是真能办成的,已经过了打嘴仗的阶段了。”

“正因为废漕改海是月事一般的廷议内容。他就打个先锋,后面的跟不上,就当在朝堂里放了个,味道一散就拉到了,没在意。要是他打了先锋,公子跟在后面摇旗呐喊,那就不是放了。”

刘钰赶忙摆摆手道:“别了,我也担不起。废漕改海的事,就根本不在海运上。是,我证明了海运能行,但是运河两岸的事,我解决不了啊。真要是海运出了问题,我可以负责;可运河两岸的锅,我可不想背,也背不动。”

康不怠也是嘿嘿一笑,瞅着刘钰道:“这么想就对了。公子真要想办成这事,得迂回着来。不然,大黑锅非得背在公子身上。”

“所以,公子虽然支持,但是和这位谭甄谭大想要公子做的,可不一样。而是要在办事之前,就把可能的祸患都说出来。”

“什么意思?”刘钰一愣,听康不怠的意思,这是准备让自己站在反对漕运的角度,把改革之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说出来?

这算是啥?算是给对手先提供一堆炮弹?

康不怠笑道:“自己说,坏事可以变好事,这叫长痛不如短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非是短暂有些苦痛;别说出来,那叫你考虑不周,不知浅;别不说,自己也不说,将来出了事,那要祸国殃民,背个王荆公那么大的黑锅,也不是没可能。”

“换言之,公子支持废漕改海,但是公子也要先于漕运派,先把废漕运的坏处都写出来。”

“唯有这样,一旦政策定下来,那就才能长久实行,遇到问题也不会就此政息。否则,一旦出了一点事,责任就全是海运派的了。”

刘钰皱眉道:“我支持,可我还先把坏处说出来?就朝堂这个局势,你不是不懂,要做事,就得矫枉过正。你全都说好的,尚且难以说服呢;你这直接把坏处都说出来,这不是自设障碍?”

“再说了,漕运一年出的事,也不少吧?谁也不能否认,一些水患,和运河有极大关系吧?”

康不怠道:“事是事,道理是道理。立场是立场,事实是事实。朝堂中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本朝开国以来,就是漕运,没有海运。就像是太阳挂在天上,可能会有旱灾,但大家都觉得这不是太阳的错,而是不可避免的。海运千般好、万般好,却如同换了个太阳,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