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郑念儿心里咯噔一下,她真担心永承帝受了刺激,再来个鲁莽行事!
盐政改革的事儿还没有过去呢,他可别又弄出什么幺蛾子啊。
“二郎,或许你误会太后娘娘了——”
郑念儿这话,也不全是为了劝慰永承帝,而是真的认为何太后没有永承帝想象得那般算计、冷酷!
但,永承帝对亲娘的成见太
,根本不是一两句劝说就能化解的。
“念儿,我知道你善良,心也软,但我与母亲之间,从来都没有误会!”
永承帝虽然有些不满
居然帮着何太后说话,但他还是感受到了对方的关心与心善。
唉,他家念儿啊,就是这么善良、美好。
在她的世界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
谋算计、魑魅魍魉。
她哪里知道一个强势的母亲,为了权势,会有怎样的谋划与残忍。
郑念儿:……亲,你有些过了啊,这般将自己的亲娘妖魔化,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永承帝当然不会痛,他在对上亲娘何太后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良心”可言。
“你看看她这些
子里的所作所为,她分明就是舍不得放权!”
“又是什么
侍中、
尚书,又是弄出个博文馆,如今连盐政她也要
手……”
永承帝继续抱怨着。
但,说着说着,不知哪个词儿惊醒了他,他猛然意识到——
“不对!不对劲!她莫不是真要跟世家结盟?”
郑念儿问号脸,怎么说着说着,就换了这么一个话题。
何太后怎么就跟世家联盟了?
仿佛听到了郑念儿的疑问,又仿佛是说给自己听,永承帝缓缓说道:
“王诗玖等一众
官,都是世家
!”
郑念儿蠕动了一下嘴唇,很想告诉永承帝:亲,在这个年代,只有世家
得到的教育最好。
她们的能力、见识,在诸多
子中,也是最高的。
何太后要选
官,自然要选能力出众的
啊。
而世家
,最有优势。
其实这也是当下选官制度的尴尬之处。
大家都知道世家势大,已经严重威胁皇权的统治。
先帝时,为了打
世家的垄断,便小心翼翼在小范围内推行考试选官的制度。
他的本意是选拔寒门,让官场里融
新鲜血
。
但,可悲的是,前来应征的年轻
中,固然有不通俗物、指马为虎的世家败类,但成绩最好的,往往也都是世家子。
没办法,世家垄断天下,教育资源也被他们霸占着。
寒门出身的
,想要读个书,都千难万难。
而
家世家子呢,从一落地就能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家中藏书无数,随便一个家生
婢都能随
说几句典故、诗文。
拥有这般得天独厚的资源,世家子的成才率也是很高的。
所以,哪怕先帝排斥世家,却还是不得不任用世家的子弟。
现在的何太后,亦是如此。
当然,也不排除何太后在拉拢世家,毕竟她一个
子,想要
手朝政,需要世家的“默许”!
“博文馆的馆主是琅琊王氏子,而那些学士等官员,也都出身世家!”
永承帝听不到郑念儿的心声,还在兀自分析着。
他越说越是惊疑,“她,到底要做什么?难道她不知道父皇的遗愿?为了权势,为了继续能
控朕,她竟要与虎谋皮?”
永承帝与父亲、母亲,似乎都不亲近。
但在这两
之间,永承帝更加孺慕前者。
一来,是长期缺
,让他更想得到那种虚无的“父
”。
二来,父亲是开国之君,是真正的强者。而男
嘛,都有慕强心理。
而他的皇位,本身就是从父亲那儿继承来的,他更有种“继承者”的责任与使命感。
他要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推行削弱世家的政策,让赵氏江山能够稳稳固固、长长久久的传下去。
何太后呢,作为大渊最尊贵的
,先帝的原配,不说秉承先帝的遗愿,却还反过来与世家勾结。
永承帝一想到这种可能,就莫名的悲愤!
他更是有种遭到背叛的感觉。
“她果然是个自私凉薄的
,父皇驾崩才几年啊,她就把父皇的夙愿全都忘了!”
“不行!她可以忘!朕却不能忘!”
“朕要继续父皇没有完成的大业,朕要彻底将权利从世家手中夺回来!”
“朕绝不做世家与母亲的傀儡——”
随着一句句的呐喊,永承帝眼底燃起了熊熊战火。
郑念儿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总有种皇帝又要惹祸的错觉。
不过,作为皇帝,永承帝确实不好被世家架空。
这年
的世家,虽然比前些年“低调”了些,不会动不动就换个皇帝。
但,世家依然是一
庞大的力量,已经严重牵制了皇权的集中。
想要打
世家垄断,就要改革朝廷的选官制度。
等等——
郑念儿脑海中灵光一闪,“科举制度!”
对,就是科举制度!
历史上,隋唐推行科举制度,就是为了打
世家对于朝廷
事任免权的垄断。
而也正是这种相对而言还算公正的选官制度,将世家打落了神坛。
“什么科举制度?”
永承帝发泄了一通,
绪恢复了许多。
恰在这时,他耳尖的听到了小青梅的一句咕哝。
“哦,就是……”
郑念儿大致将科举选官的制度、流程讲述了一遍。
永承帝并没有郑念儿语气中的惊喜,反而有些随意的说了一句,“哦,就是考试选官啊,父皇就曾经弄过!”
郑念儿:……哈?
宫斗系统:……亲,都说了,不要小巧古
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