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三十七章 群殴战术,煤钢联合体

第三十七章 群殴战术,煤钢联合体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改变的效果很好,古斯塔夫的野蛮骑兵打得中欧、西欧的文明火枪骑兵滚尿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于是,大家都退化了,放弃高大上的火枪,抡起刀子,玩起了骑砍搏。

不就是玩野蛮嘛,朱由校觉得很对自己的脾气。教不会建文明,那就用野蛮打哭你们。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个理论高手,但实践也有哪!皇帝嘛,没敢不重视他的圣旨。

京郊牧马厂附近,空旷的原野却并不寂寥,反倒是喊马嘶,喧嚣震天。

战马在嘶叫,蹄声轰鸣,一排一排的骑士以紧挨着队形奔驰往来,灰尘弥漫在空中,使视野变得模糊不清。

京营龙骑营新任参将金观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不时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各队的训练况,不断述着,由旁边的文书记录。

“第一队的速度快了,队形不够紧密;第二队还算可以,第三队的队形——娘…的,怎么七八糟的……”

等到训练结束,金观才下了瞭望塔,嗓子都得冒烟,准备喝点水,再去训训那帮军官。

“曹大,您啥时来的?”刚要伸手去摘挂着的水壶,抬就看见总兵曹文诏,金观赶紧拱手施礼。

曹文诏笑了笑,示意他先喝水,缓缓说道:“看了一会儿,进步还是很大的。”

观仰脖咕咚咕咚连灌几大,连嘴角的水滴也不擦,便开说道:“从二十匹,到现在的四十匹,倒是比开始强多了,但离万岁说的还差得远啊!”

“万岁也只是比喻,不是必须的要求。”曹文诏轻轻摇了摇,说道:“膝盖碰膝盖,太困难了。依某看,这速度嘛,也可以降下来一些。”

事实上,墙式冲锋的骑兵要保持队形的话,在速度上就要低于传统骑兵。

但这不是问题,因为他们不是用来冲击步兵方阵,也不是用于追击敌骑的。

按照朱由校的设想和建议,如墙行进的骑兵队列主要是和敌的骑兵进行对冲搏,而传统骑兵的队形较为松散,正是其弱点。

所以,就算你骑术高明,也不得不同时面对好几把砍杀过来的兵器。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群殴。

而骑兵墙战术的髓就在于此,通过组织、纪律和训练,使二流骑兵形成集体作战的优势,变成一架战争机器,绞杀能在马背上耍杂技的敌

那如果敌也采用骑兵墙战术呢,军事专家笑了,朱由校也乐了。

简单的很,两墙相碰,谁也好不了,就是一场消耗战。我损失一百,你也得倒下八十。

而游牧、渔猎民族和文明农耕国家拼消耗,跟自杀好象没有什么区别吧?

显然,曹文诏对骑兵墙战术的理解,要比金得多。因为皇帝对他的信重,给了他直奏之权,两下流得甚是融洽。

朱由校目光长远,知识广泛,却是粗疏而不细。

但这问题不大,他只要提出建议和设想,再安排去实践,去拾遗补缺,照样能付诸实施。

面对金观有些疑惑的眼神,曹文诏笑了笑,往地上随便一坐,又伸手示意他也坐下来。

用手里的马鞭柄在地上划了一条线,又戳了很多小,曹文诏开解说道:“骑兵墙平推过去,面对的是敌松散的骑兵,除了转身逃跑,很难脱离。”

“对砍的结果大概就是一换一,甚至是没有损伤。敌骑术再湛,武艺再高强,也没法施展……”

“某要在每一队中加一到两名执旗手,平举枪旗向前,作为本队骑兵的参照,保证队列的相对整齐,以及前进的速度。他们还可以起到聚拢散骑的作用……”

“因为是骑兵对杀,敌在马上用的短弓伤害有限,骑兵可着轻甲以减轻战马负重,提高速度……”

“骑兵墙战术的髓是集体作战,在狭路相逢时以多打少。所以,骑术、装备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纪律、组织和训练。只要明白了这一点……”

观连连点,曹文诏这番浅出的讲解,可谓是醍醐灌顶,使他完全明白了骑兵墙战术的要领。

说白了,就是群殴。没有密集队列时,倒是也可以几个骑兵打一个敌。但那不是同时攻击,总会给敌逐个抵挡施展骑术和武技的机会。

现在呢,你骑术再湛,武技再高强,就是能在马上耍杂技,也不能从密集队列中的小缝里钻过去呀!

不逃跑的话,那就拼杀吧,同时砍过来两三把刀,或是刺过来两三个枪尖,是谁也得害怕吧?

而且,既然不是靠冲击力获胜,速度稍慢点也影响不大。

关键还是在协调一致,几十骑,甚至是上百骑有如一个整体,平推过去碾压敌

“现在——”金观不太确定地问道:“我军的骑术算是基本上达到要求了吧?”

曹文诏哈哈一笑,说道:“在马上稳得住,抡得动刀,自然是可以呀!”

观长出了一气,也笑了起来,“那接下来就着重练习步调一致地奔驰前进。还有,大所说的旗手指引,末将觉得是个好办法。”

曹文诏利索地挺身站起,笑着说道:“万岁之前还希望能一年速成,现在看来,倒也是大有可能。”

“末将继续努力,力争不负万岁所期。”金神为之一振,慨然保证。

……………………

一年速成更好,两年三年,朕也等得起。

御书房内,朱由校正在召见孙元化、张焘。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召见,宣告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煤钢联合体的诞生,也可以看作是工业化的开端。

坩埚炼钢的规模和产量在不断扩大,但运输和购买原料的成本却难以降低。

而有了焦炭后,使得传统的木炭燃料能够被替代,这就为在永平府和遵化(现唐山)建立煤钢联合体奠定了基础。

遵化铁冶自唐朝时即有开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力量的经验。

到了明朝,遵化铁冶厂大约在永乐初年兴建,到万历年间停工封厂,历时二百余年。

在全盛之时,铁厂的夫匠达到2560名,每年炼铁常额为二十万斤,最高达到三十万斤,成为明朝时期北方最大的冶铁厂。

遵化境内不仅铁矿石数量多,还有产于水门的冶铁的助熔剂萤石,为炼铁提供了必备的原材料。

而停工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机构庞杂,费用过大;二是百年来滥砍伐,导致薪炭贫乏;三是其它地区冶铁业的发展,市场上能供应更多的铁料。

说完了铁,再说煤,依然是在后世的唐山境内,明朝时的开平中屯卫。按照地理位置,朱由校认为应该是属于后世大名鼎鼎的开滦煤矿。

而开平煤田的开采,也是兴盛于明朝。开平至赵各庄北部长山脚下,从地面挖下十几米便可见到煤炭。

因此,挖煤者盛,挖煤小井成百上千,几十里内昼夜灯火照耀,聚集了天南地北来此谋生的煤工。

明朝名臣于谦在镇守北京期间,往返于开平至北京之间,见到连绵数十里的煤井和煤工的艰辛,感慨万千,留下一首《咏煤炭》诗: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