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瓜分世界(21)

瓜分世界(2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置太重要了。通过西辽,就可以开辟东欧战场,解放被德军占领的基辅罗斯帝国。进一步加大德军的消耗,同时切断德意志帝国从这里掠夺粮食、煤铁资源。

英国为了安抚东罗马帝国,当然会有补偿。那就是答应帮东罗马帝国收回希腊领土。

东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希腊化的,官方语言是希腊语,统治民族是希腊。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希腊帝国。只可惜希腊本土,因为当年不愿意继续作战发生了起义,结果被来自南意大利的诺曼王朝夺走。可天主教的意大利和东正教的希腊,这些年夫妻生活并不幸福,希腊在意大利帝国内是二等公民。

即便过的不幸福,意大利帝国也绝对不愿意放弃希腊,但他并不知道,他的娇妻,已经被放上了柜台,换到了西辽帝国的参战。

西辽军队开进瓦拉几亚平原,名曰联合作战,实际上是想立刻将酬劳捏在手里;东罗马军队则撤出了这里,东罗马帝国被出卖,心里没点想法是不可能的。即便东罗马皇帝还想作战,士兵也不想费力气了。

西辽军队开进瓦拉几亚,英汉联军却进西辽,通过第聂伯河攻基辅罗斯帝国。

在这块东欧大平原上,敌对双方的战争机器才真正发挥了出来,更大规模的战斗,更多的兵力投,在这块平原上出现。

现在有东欧、南欧和北欧三处战场在消耗德军,哪怕依然是消耗,应该也能更快让德意志帝国战败,英国认为战争胜利更近了一步。

乐观过的英军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意大利突然也参战了。

意大利是被迫卷的,被英国出卖的东罗马帝国也出卖了英国。英国本来的承诺是战后帮助东罗马收回希腊本土,可东罗马军队从前线撤回,回就攻了希腊境内,他们也跟西辽帝国一样,迫不及待要先将酬劳捏在手里。

意大利帝国没想到这出,立刻怒不可遏。向东罗马发出通牒,然后宣战。东罗马是英国同盟,英国权衡之下,被迫向意大利宣战,于是意大利跟德意志帝国结盟,向英国宣战。

意大利卷之后,德意志帝国的力量也并没有强大几分,可英国的麻烦大了不少。因为意大利有一只不弱的海军,让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受到了挑战。没有畅通的海运,向东欧投送兵力就不会便利。

至于意大利的陆军,几乎没什么用武之地,倒是跟德军联合开往东欧和南欧战场,可是战斗让不齿,已经失去了诺曼的风气。

意大利参战后另一个作用,是让德意志帝国找到了宣传方向。他们开始打欧洲牌,声称德意志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而且是为欧洲而战。这是一场欧洲任何亚洲的战争,这是一场白种跟黄种的战争,这是一场基督文明跟异教徒的圣战。

他们的宣传还是颇有市场的。理由是德意志帝国的敌中,东洲汉国和西辽都是纯粹的东方文化势力。而德意志得到了中欧地区的波西米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等国的支持,耳曼、波兰、斯拉夫、波西米亚都是欧洲民族。只是这种宣传,也让德意志阵营的匈牙利王国有些气馁,因为他们也是东方文化背景,大多数是契丹外帐和汉儿血统。

也惹恼了中立的东亚国家,大燕帝国认为德意志帝国的宣传很不友好,加上东洲汉国的外努力,大燕帝国宣布冻结德意志帝国在中国的资产。同时还宣布对西辽提供军事援助,向西辽免费提供三十个空军指挥的飞机,以及一百个指挥的坦克。

已经沦为乌拉尔山区小国的真帝国,还直接参战。这倒不是大燕帝国的影响,而是这个仅有四五百万的小国,如今严重依赖西辽帝国,几乎沦为西辽帝国一个边疆省份。他们的参战,也只有象征意义。

参战,更多是出于对斯拉夫的仇恨,他们参战后,积极游说联军轰炸基辅罗斯帝国后方城市,理由是这些城市在为德军提供物资。西辽帝国对斯拉夫也没什么好感,因为当年斯拉夫大动中,也有不少真帝国境内的西辽被牵连。如今生活在西辽帝国的数百万中,许多都是那次大动中被迫移民的。西辽跟基辅罗斯帝国长期围绕第聂伯河通行权争执不断,也让这两个相邻,但文化、种族、信仰都不相同的国家互相之间充满敌意。

于是西辽空军开始轰炸基辅罗斯帝国后方城市,摧毁顿河、伏尔加河上的桥梁,炸毁铁路。摧毁重要工业设施,轰炸煤矿、铁矿。这让工业落后的基辅罗斯帝国工业水平,至少倒退了三十年。

但此时却开始有大量斯拉夫联军,这也是英国最想看到的,是西辽参战最大的价值。德军掠夺政策下,各地的游击队此时都在朝联军控制区汇聚,接受整编,获得武装,从游击队转变成正规军。伦敦的基辅罗斯流亡政府,也派出官员来重建政权。立刻将联军刚刚攻占的基辅罗斯名城波尔塔瓦设为临时首都。

东欧战场打了一年,也进行到了消耗阶段。反而是德意联军先退出野战,开始构筑防线转守势。尽管他们实际上打的更出色,机动战术运用的更好。但他们就是打不动了,坦克没有足够的燃油补给,飞机出动频率降低,只能停止高消耗的机械化作战。财大气粗的英汉联军,尤其是汉军,尽管许多战术都显得粗糙,可是主动进攻的神很强。这就不是一个细民族,跟同文同种的宋国几乎是两个民族。

于是战场转了德意联军战略防御,英汉联军战略进攻阶段。

战争打到第六年,德意志帝国确实有些消耗不起了。上次欧洲大战,战后就有结束战争的战争之称,让法国至今不敢介战争,法国舆论对参战的声音退避三舍。这次大战,比上次消耗的资源更快。上次战争毕竟是一次线膛枪和大炮的战争,而这次却是一场飞机坦克的战争,均消耗量超过十倍以上。

三条战线上的消耗,以及德意志地区的战略轰炸,都大大影响了德意志帝国的生产力。大量工业企业被迫东迁,波兰地区的冶金工业开始承担更多的生产任务。

英汉联军的作战方向,也直扑波兰而去。放过东欧其他地方,就是打算从西辽一直杀波兰,英国报机构认定,只要军队开进波兰,肯定能得到波兰的欢迎。军队宣传中,印刷了大量波兰美的海报,告诉士兵们,波兰美在等着他们解放,波兰姑娘一定会像斯拉夫姑娘一样热欢迎他们,投怀送抱,献上热吻。

就在联军推进到基辅的时候,距离战争结束迈进了大大一步,因为法国终于按捺不住了。

一方面是他们看到德意志薄西山,他们跟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争端必须解决,否则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样的战略地区就永远不可能收回,斯特拉斯堡这样的莱茵西岸地区,也将永远失去。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国粗劣的外手段,也将法国往英汉联军一方。工业产能达到极限之后,德意志帝国不断迫法国摆明立场,要求法国为他们生产军工产品。但法国不敢这么做,那意味着可能遭到英国的进攻。

于是法兰西勇士终于在德意志帝国的压力下选择了立场,站在了德意志帝国中的东方一方,不为了德意志帝国代表的欧洲作战。

法军的突然参战,让德意志帝国猝不及防,许多边境城市纷纷落法军手中。卢森堡、洛林高原,先后丢失。紧急抽调兵力,好容易稳住局势,英汉联军却大规模从法国登陆。

法国敢参战的最大原因,还是得到了英汉两国的承诺,会向法国战场派遣军队。他们也确实需要从法国突,大量积压在英国的联军部队,立刻登陆法国,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