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瓜分世界(21)

瓜分世界(2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个兴趣就投送了一百万兵力。

联军此时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德意联军一方,将所有中欧地区年轻都强征伍,也不过一千五百多万。英汉联军一方,英国动员了六百万,其中非洲黑部队就有两百多万,汉军则高达八百万,还不是强征伍,主动参军的志愿兵,如果实行义务兵役制,汉国能武装两千万大军。西辽帝国则实行了动员,武装了两百万兵力。法军动员后,也征集了五百万兵力。

英汉联军一方,总兵力高达两千多万。而且英军和汉军都是高度机械化部队,平均装备水平跟德军主力相当,远超仆从的意大利军队和中欧其他小国部队。

法军参战之后,集结在法国方向的联军,一个月后就超过了千万,说到底,这是一个最合适的进攻方向。

而德意志帝国则快速崩溃,不断战败,不断后撤,莱茵兰地区一个月时间就丢失了。瑞士再次发动起义,宣布脱离德意志帝国。匈牙利选择了倒戈,南喀尔阡山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子,德军大幅后撤到了匈牙利平原,直接推翻匈牙利王国政府,扶持傀儡上台。南欧战线再次平衡,因为联军基本停止从这个方向突,不想进欧洲中部山区跟德意志帝国争夺。从法国和东欧平原进攻,更加有利。

这两个方向,也都出现了大型战略胜利,基辅大会战,歼灭了德意联军八十万兵力,五十万意大利士兵投降。从基辅往西攻鲁塞尼亚,在这里又歼灭了五十万德军,俘虏了三十万德意志波兰军队。

占领鲁塞尼亚后,西北方就是波兰重要城市卢布林。法国方向,联军从莱茵河流域向东推进,整个佛兰德地区被解放,前锋推进到了汉诺威附近。这时候德意志帝国发生了政变,所有都看到大势已去,不想跟着腓特烈这个疯子陪葬。他的部下囚禁了他,向联军求和。

战争迅速结束,这是一场机械化巅峰时代的战争,科学技术却有还没发展到热核武器出现的程度。

这场战争,对生命的杀伤,实际上没有上场战争多,但对物质的坏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数历史名城变为瓦砾,无数繁荣的工业区成为废墟。

德意志帝国投降之后,快速收缩。东部的波兰被英法主持独立出去,波兰有这样的诉求。因为腓特烈这个德意志军事首领的出现,导致从白真王国开始的,德意志波兰共同体认同消失,波兰明白,他们需要一个自己的国家。

立陶宛也独立了出去,波兰一直是德意志帝国二等公民,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则是三等公民,不但德意志歧视他们,连波兰都歧视他们,他们更需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他们建起了波罗的海共和国这个国名。

德意志地区都被拆的七零八落,波西米亚王国独立,奥地利大公国独立,士瓦本公国独立,匈牙利王国更不用说,因为西辽帝国从中协调,加上他们后来的倒戈,匈牙利王国的领土甚至都没有被分割也没有进一步拆分,依然控制着匈牙利平原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地区。跟吞并了瓦拉几亚平原的西辽成为邻国。德意志核心地区,莱茵河流域,也分为上莱茵公国和下莱茵公国两个国家。德意志只残存了易北河流域,德意志这个名字也消失了,这里被叫做萨克森公国。

意大利帝国也被拆分了,除了意大利本土之外,他们控制的亚得里亚海东岸陆地被分割出来,建立了达尔马提亚大公国。希腊、阿尔尼亚、马其顿被东罗马帝国收回。

而东欧的基辅罗斯帝国竟然也被拆分,这主要是西辽帝国的要求,东洲汉国支持,英国也没有为基辅罗斯帝国坚持,毕竟这个国家,对战争的贡献很难讲清楚,为这里得罪黑海强国西辽不值得。

基辅罗斯帝国的领土倒是没有丢失,已经形成的斯拉夫五大公国,都是斯拉夫,有就能占住地方。于是基辅大公国、伏尔加大公国、弗拉基米尔大公国、梁赞大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相继成立。

欧洲开始形成,西欧英法西班牙三大殖民帝国,和中东欧碎片化的格局。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英国殖民地刚果盆地独立,法国北非殖民地独立,摩洛哥从西班牙独立。

战后,战胜国这一次展现了极高的风度,东洲汉国高调表示,放弃对战败国赔偿要求。赢得了众多欧洲小国的好感,但是收回了当初被德意志军政府没收的产业。并在之后,重新投资中欧地区,在碎片化的中欧地区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英国被迫放弃索取赔偿的权力,极高的战争债务,让英国经济萎靡了许多年,间接造成过度压制刚果殖民地,导致刚果脱离英国的结果。

法国收回了大量争议领土,而且参战很晚,抢割了庄稼。还能以胜利国的姿态,在欧洲大陆施展影响,反倒是很快压倒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让英国颇为懊悔过度拆分德意志。但法国缺陷益明显,工业扩张、殖民地开发都很乏力。很难利用欧陆霸主的身份,在欧洲之外扩大影响。

为了对抗法国,英国和汉国联合主张,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称作大西洋联盟,邀请大西洋周边国家加

东洲汉国一直以来就在努力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对这个提议十分支持,但这两个发起国很快就沦为了配角,因为大燕帝国也成功加了这个组织,因为大燕帝国也声称自己是大西洋沿岸国家,理由十分充足,他们在欧洲的领土正对大西洋,在非洲的领土也挨着大西洋,这个恐怖的国家是一个世界帝国,任何组织他都加,而且很快就能喧宾夺主。

一个个国际体系,就开始以大燕帝国为核心,逐步形成。

在这个世界中,大燕帝国和东方民族的认知,也是以大燕帝国为中心的,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大燕帝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大燕帝国为中心,世界分为东方、西方和南方。欧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在大燕帝国眼中,欧洲只是西方世界的一部分;南洲宋国是南方世界的核心,东洲汉国则是东方世界的核心。

欧洲连西方世界的核心都算不上,是西方世界的边缘。西方世界的核心,被看做是黑海和地中海,是大食国世界、欧洲世界和西辽帝国组成的世界。

唯有西方认识中,感觉世界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世界,一个是东方世界,西方世界就是欧洲,东方世界则是东亚。

说到底,这是一个东方视角下的世界。

这种认识视角下的层原因,则是东亚文明强势输出的结果。大燕帝国引领工业革命,虽然中国文化没有侵犯式扩张,儒家文明下的古代王朝,大多数时候都限制书籍出。大燕帝国在文化上,却没有什么禁令,于是自然而然的持续输出文化。

大多数中国文化,是夹在科技之中潜移默化出的,是绝大多数国家主动引的。在认知层面,大量知识反而是不实用的,是哲学的。一个文明的最层次的内核,一定是这个文明的哲学,是这个文明看待世界和看待自身的根本角度。中国哲学,长久以来不被欧洲所承认,李慢侯留学的时代,儒家、道家典籍在西方是被放在文学分类的书架上的,他们根本不承认没有严密逻辑支撑的中国有哲学。

中国有文明,怎么能没有自己的哲学呢?实际上整个世界的哲学体系中,中国哲学本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诸子百家,跟古希腊的逻辑哲学,印度的宗教哲学一样璀璨,只是没能一步步走向工业时代,就被西方强势话语权给否定了。

而这个时代,中国文明率先走进了工业时代,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极强。李慢侯曾经引各国知识,虽然在极大程度上,后来输出的文化中,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