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天子 > 第210章 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

第210章 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活活溺死,却只能哭,毫无办法。

出生,还是第一步的丁筛选。

熬过了幼年时期,天生免疫力低下的问题之后,这些个姑娘,还要面对重男轻的思想压迫,这种思想压迫,就导致了童在成长至青年时期的生存问题。

而民间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童养媳遍布大江南北,富裕家,从小门小户买一个童,知根知底的同时,也是看着长大,轻易不会逃跑。

熬过了成长期的孩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面临着生产问题,而每次的生产,都是一道鬼门关,但凡是跨不过去,就是一命呜呼。

在京师,成年男子与成年子的比例为二比一,每两个成男男子,才会有一个成年的子,这里的成年,指的是十六岁及以上。

子如此稀少的况下,妒蔚然成风,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童养媳的产生,就是富裕家去穷家里买孩子,做童养媳,那穷家,本来就不多的孩子,在小门小户的世界里,就变的更加珍贵和稀少。

在洪武五年,天下初定,在经过了频繁的战争之后,大明的男丁已经经过了统一战争的巨大消耗之后,依旧是男多少,京师、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媒妁之礼,六礼之费就高达五十余两。

而那时,一个蒙兀披甲之卒的,也就五十两的银子而已。

为此,朱元璋在洪武五年下诏:古之婚礼,结两姓之欢,以重伦。近世以来,专论聘财,习染奢侈。其仪制颁行。务从节俭,以厚风俗,违者,论罪如律。

通过大明律的形式,对聘财进行了规定,结婚成本过高是要刑的。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这条法律还被执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已经没把这个当做一回事了。

而现在京师的普通家的结婚成本,已经高达百两,是一个普通男丁,不吃不喝五六年才能够攒下。

不过大明百两的结婚成本,五六年不吃不喝攒下来,和后世那种动辄数十万的彩礼、又要房子、也要车子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至少在大明,方还不会索要车驾,八抬大轿也就是结婚时候坐一坐。攒个五六年钱,还是能够讨到老婆。

穷不过三代,还不是穷不过一代,直接社会单身,直至没有子嗣。

结婚成本过高,那解决经济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就简单了。

北直隶的彩礼普遍在七八十两的范围,结婚成本百两以上,而江南,可不仅仅是七八十两了,至少的两百两起步。

经济好,只会让结婚成本更高,并不会让大明的光棍们有媳孩子热炕

高昂的结婚成本的目的是什么?传宗接代,在只能养活一个的况下,选择的溺婴现象,就是普遍存在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恶循环。

溺死婴,导致子数量减少,结婚成本因此变得更加高昂,结婚的目的却又是为了传宗接代,如此反复几代下去,男比例失衡,社会问题加剧,就成了眼可见的社会象。

光棍们多会出现什么?

群小,流匪。

群小流匪也是要生存的,要吃喝拉撒,要衣食住行,他们也是要讨生活。

群小和流匪,必须要寄居在高门大户的家,这让高门大户们的阶级地位愈加的稳定,也让大明的朝廷对地方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弱。

整个地方,从上到小,都是缙绅们的,朝廷怎么管?

朝中的明公们,真的看不到这种局面的必然结果?不知道这种止投献的风气,形成的原因吗?

连建的黄台吉都看出问题的根本了,大明的明公们看不出来吗?

不,他们一清二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甚至连如何解决问题,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绝大多数的明公们,不过是选择了妥协罢了。

最后的必然结果,就是百姓们揭竿而起,敲碎在他们上作威作福的富户、缙绅、巨贾、勋戚、明公,最后敲碎他朱由检的狗

眼下,几乎所有大明的社会问题,都指向了一个最终的答案,那就是敲碎他朱由检的脑袋,给天下一个待。

然后换一个皇帝上台的结果,依旧是明公们尸位素餐,缙绅们夜夜笙歌,巨贾、缙绅们作威作福,富户们有一点的小确幸关起门来,自己的子还能过,而小门小户平百姓们的子愈加苦楚。

这种社会问题,改朝换代,依旧得不到解决,如此往复循环,最终,就是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摔婴、溺婴的社会问题只是表象,天花之害,只不过是社会象之下一个妖魔鬼怪,牛鬼神蛇罢了。

真正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朱由检靠在了御座之上,陷了沉思之中,他很年轻,他对社会问题了解,但是问题的根源,他不清楚,解决方案,他也没有。

他没有,不代表别没有。

朱由检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那个逆流的炸的时代。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