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被选上庶吉士,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忙着应付翰林院考核,更不大可能参与说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至于二甲没有被选上庶吉士者,则授去九卿乃至五军都督府观政,但观政进士只能观,而不能执,也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并无大用。
如果按明初规定,观政完毕,授给事中、御史、主事、中书、行
、评事、太常、国子监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这样一来,被选
科道之
,则可以为皇帝发话。
可不巧的事,自从永乐以后,对于科道选官则变得严格起来,非年龄三十至五十之间不用;非体貌端正、声音宏亮、不用;非器识远大、文学赅博、文章优瞻不用。
宣德时规定,凡新科进士,不得授予科道之职,成化时规定,凡新科进士,必历练三年方授言官,弘治时规定,举
出身教官,非六年以上,且才行不够出众者,不得授予科、道重任。
如此也就意味着,这些新科进士,至少四年内,只能在地方打滚,才有可能被选做科道,替皇帝发话。
不然只能缄
不言,老老实实务政,待有了足够履历,踏上高位才能说话。
向使朱厚熜可
规矩,提拔一两个说话之
,但能提拔数百
?
显然这并不符合规矩,根本行不通。
如此一来,最终还是走回老路,继续用正德老臣而已。
既然如此,那何不早早这些老臣相互通联?
何须再等到那时,发现无
用,再转
拉拢,白白
费时间?
然而袁宗皋一番话,却让朱厚熜不停皱眉,他对于严嵩印象实在太过不好。
“
臣”二字,闻则足以让
生厌,更何况重用?
袁宗皋看出朱厚熜似有不满之色,旋即追问:“圣
对臣此议,似有不同见解?”
“嗯!”
朱厚熜也没有说任何狡辩,而是点点
确认自己的确不同意此议,然后再道:“夏言此
倒是可以重用,然严嵩此
,
蜜腹剑,绝非良臣之辈,故而
有疑虑!”
“圣
多虑矣,孔子云:‘以貌取
,失之子羽,以言取
,失之宰予!’今陛下董领六合,牧守万民,焉能以言而取
邪?
向使严嵩果为李林甫,然昔
汉高刘邦看出刘濞有反相,却未就此诛杀。反因拊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
,岂汝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汝慎毋反。’仅此而已,何况陛下邪?
古
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水流,黄河亦流。
长江之水养育无数南方生民,黄河之水亦养北方无数生民。
岂能不因水清而偏用,因水浊而偏废?此因咽废食耳。
当然,水清水浊,皆在乎陛下一心耳,若陛下有圣
之资,秉持王道教化行事,严嵩有
,则可依法而处。
若有一
陛下昏寐,纵使今
除去严编修,焉知来
不会有胡编修、王编修乎?
武侯曰:‘亲贤臣而远小
,此先汉之盛,远贤臣而近小
,乃后汉倾颓’臣
以为然。
只是难不成先汉历代天子不用
臣?后汉天子未用贤臣?非也!
是夫臣以为,严嵩忠
与此时而言,并不重要,只要此时此
尚未作
犯科,则足可用之。
待
后此
有不轨之举,陛下可立即弃之。能用此
与否,皆在陛下能否不为其惑。
若是陛下为其惑,非将此
诛杀,则无法遏止来
此
法。若陛下不为其惑,则向使近在咫尺,
常奉驾,又能如何?
不过此皆臣愚昧之见,陛下能纳与否,皆在圣裁。”
朱厚熜听完袁宗皋之言后,陷
了
的沉思当中,固然对方之言玩的是唯心那一套,但也不是没什么道理。
严嵩是不是
臣并不能从他说话中得知,更需要看对方所作所为。
且严嵩历史上,确实是鼎鼎大名的
臣,但并不意味着现在就是,不然为何清流一传颂其名?
再之,严嵩
不
臣,与现在无关,眼下他需要的是,严嵩帮他说话,或者说是针对杨廷和。
至于严嵩真有什么不轨,立马就会在这场争斗里面消失,且不需要他动手。
且袁宗皋此番伪结论,其实有那么些道理,只要自己足够坚持,不为所惑,则就算严嵩想要
蜜腹剑,也无用武之地。
比如刘备是仁义之君,其麾下则没有任何一
屠城,乃至于蜀汉灭国之前,也没有一例发生。
这是整个《二十四史》唯一一个独例,哪怕是野史也没有类似记载过。
一个严于律己的将军,则会训练出一直军纪严明的队伍,也不是没有道理。
由此朱厚熜缓缓颔首:“先生一言,令我茅塞顿开,诚如先生所言,是朕因咽废食!”
因咽废食对于朱厚熜而言,绝非什么好事,更不能以主观
讨厌一个
就不去用。
如朱厚熜虽然对杨廷和感官非常好,但还是需要将他打压,甚至于赶走。
对毛澄的感官非常差,但并不会因此罪在桀纣,觉得毛澄能力不行。
相反,毛澄对于礼仪制度而言,绝对是如今数一数二存在,起码而言《受笺仪注》、《登极仪注》、《视朝仪注》所议之礼,尽善尽美,没有什么好挑刺的地方。
唯有《受笺仪注》是朱厚熜不同意,引《即位诏书》相悖,所以才能挑刺,不然依然无话可说。
不过虽然要用严嵩,他还需要想想该如何用。
虽然严嵩朝堂之上,有意在帮自己说话,但事
远不能如此简单推测,还需要慢慢处理。
“拾漏补遗之乃
臣本分,陛下能够从谏如流,何愁大志无展?”袁宗皋摇摇
,并没在意皇帝之言。
随后又补了一句:“虽然今
慈寿太后已然同意太后
朝,但臣以为,陛下还是要以慈寿太后为主,勿使怠慢慈寿太后。”
袁宗皋之言看似只是说,让皇帝继续恩待、礼敬正德之母,实际上乃是告诫皇帝,别怠慢慈寿太后。
至于为何会有此言,乃是因为朱厚熜之母,蒋太后
格泼辣,刁蛮任
,故而极有可能会仗着儿子是皇帝,欺负张太后。
已经全盘接收记忆的朱厚熜如何不知道,原身母亲秉
何如?
他可是清楚记得,在出发安陆之时,蒋太后对其言:“吾儿此行,荷负重任,毋轻言。”
这番话是告诉原身,不要轻易说话,还是不要轻易答应,则
有内涵。
不过当朱厚熜回想起所有记忆之时,事
发展已经由不得他,故而一直也未曾放在心中。
“吾谨记先生教诲!”
朱厚熜知道张太后的用处,自然不会让蒋太后太过份,毕竟他还需要张太后这个靠山,才能安稳走下去。
“不知陛下可还有圣训,若无,臣先告退!”
袁宗皋见事
已经谈完,便率先提出告辞。
朱厚熜想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有些事,
后再说算了,反正袁宗皋即将履任直起居,届时有什么话都可以说,于是轻轻点
:“先生慢走……”
ps:上个星期试水没有过,等着下个星期推荐,感觉这有一丝怪异,五十的追读,居然不能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