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那些年 > 第七十五章 巡幸洛阳

第七十五章 巡幸洛阳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开宝九年(976)三月,春风习习,祥云流丹,旌旗猎猎,剑戟生辉,车乘相衔。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黄罗盖伞下,大宋天子赵匡胤正在跟他的臣子们行进在去往西京洛阳的官道上。

自从小时候举家逃离洛阳,这是赵匡胤做皇帝以来第一次正式回乡祭祖。州县官员,少不了黄土垫道,净水洒街,出郭迎候;沿途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皇驾。

从建隆四年(963)正月,大宋出兵荆南开始,到开宝八年(975)十一月,攻唐都金陵,经过十三年的征战,扫平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五国,南方只剩下吴越、泉漳两个割据势力。

南唐后主李煜被押解进京的时候,吴越王钱俶也紧跟着朝称臣。割据泉州、漳州两郡,原南唐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一直自称是大宋的附属国,听闻南唐灭亡,也派自己的次子陈文颢前往东京,朝觐见。对吴越和泉漳,赵匡胤不想动用武力,他们自动纳土归降,只是时间问题。

凭着一根哨,打下四百州,为百姓谋一个太平盛世,赵匡胤做到了。如今,北方只剩下弹丸小国北汉和大辽霸占的燕云十六州,五代十国的象,在赵匡胤的南征北战,攻取杀伐之下,渐渐尘埃落定。天下大势必将走向一统,百姓从此安居乐业,可以好好安享这太平生活。

创业难守业更难,打江山不易,守住这万里河山更是一个长期的考验。自从“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权力,开始文治国,朝廷内部益坐大的晋王赵光义成了太祖最为忌惮的政治势力。

《论语》有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开宝九年(976),赵匡胤刚好五十,社稷的传承问题是个大事,这也是他目前考虑最多的一件事。

赵匡胤有四子六。四子当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都早亡;次子赵德昭,授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子赵德芳,授检校太保。六当中,长申国公主、次成国公主、三永国公主皆早夭;四昭庆公主,开宝三年(970),嫁与秦王王审琦长子,左卫将军王承衍;五延庆公主,开宝五年(973),嫁与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次子,左卫将军石保吉;六永庆公主,开宝五年(973),嫁与宰相魏仁浦三子,右卫将军魏咸信。

次子赵德昭今年二十六岁,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为处世沉稳练,为了锻炼德昭,很多重大的活动,都是由他出面主持。

四子赵德芳,今年十八岁,也可以出阁就藩,管理一方封地。

除了接班问题,赵匡胤还在考虑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国都的事

大宋政权是通过后周禅让继承而来的,所以官员基本保持原职,都城也没得选,一直都是东京开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匡胤的生榜样是光武帝刘秀。如今,他已经带着自己的“舂陵军”,基本完成天下一统。东汉以洛阳为都,这一点,他也想学刘秀,定都洛阳。

赵匡胤出生在洛阳,那里是大宋的龙兴之地,他觉得自己要到西京洛阳视察一番,拜谒祖陵,南郊祭天,也想借考察之名顺势迁都洛阳,实现多年的夙愿。这也是赵匡胤的釜底抽薪之计,他想借迁都瓦解以赵光义为中心的东京权力网络,剪除老三在开封根蒂固的政治势力。

这些年,赵匡胤一心忙着开疆拓土,一统天下;赵光义一心忙着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开宝六年(973),赵普被参知政事卢多逊弹劾,撤职宰相,调任河阳三城节度时,曾提醒赵匡胤,“老臣一走,请陛下多多提防晋王行事。”赵匡胤知道,赵普话里有话。挑拨皇家兄弟亲,这是死罪,赵普能这样讲,说明这里面的水不是一般的,一定大有文章。

◆ 赵普罢相

自打到滁州任军事判官,赵普就一直跟着赵匡胤鞍前马后,基本上形影不离。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滁州养病,赵普朝夕侍奉药饵,比亲儿子还亲。陈桥兵变,赵普与道长苗广义、赵光义一起百方谋划,促使赵匡胤黄袍加身,顺利从后周恭帝柴宗训手里接过“禅位”书,建立大宋朝。

赵匡胤即位,论功行赏时,赵普识大体顾大局,硬是推掉宰相之职,就任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让赵匡胤继续任用后周宰执范质、王溥、魏仁浦为相,以维系旧官员之心。

赵匡胤也是赵普家的常客,隔三差五,赵匡胤就往赵普家里跑。以至于每次退朝后,赵普在家依旧穿官袍,不敢随便穿戴,就怕皇上来了,自己来不及换衣服。

建隆二年(961)年冬,雪夜定策,赵匡胤终于定下来“先南后北”,一统天下的军事战略。

乾德二年(964),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上表,请求辞去宰相之职,赵匡胤随即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赵普正式拜相。

当时中书省没有宰相签署敕令的权力,赵普以此上奏,赵匡胤道:“卿只管呈进敕令,朕为卿签署可以吗?”

赵普道:“这不是皇帝做的事,只是有关部门官吏的职责而已。”于是,赵匡胤命令翰林学士窦仪,查一下旧例,最终将签署权赐给赵普。

赵匡胤一直把赵普看作自己的左右手,事无巨细大小,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之后,再行决断。在赵普的协助下,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守边防辽,制定实施了诸多重大举措,稳定了内政外

在一起久了,君臣二也就无话不谈,有一次,赵匡胤给赵普出了个脑筋急转弯,他问赵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赵普脑袋里立即出现无数的答案,比如:皇权、忠心、孝心、父母、苍天、大海、眼皮、脑……,如果这样回答,皇上会怎么看自己?赵普琢磨了片刻,奏道:“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大。”

赵匡胤听后,不住地点,“道理都要遵守,我当皇帝的,也不例外,你的回答很妙!”

虽然赵普可以将《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运用得游刃有余,八面玲珑。然而赵普也不是完全的圣,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况且,赵匡胤又是自己家里的常客,难免哪里做得有不中圣意的地方。

开宝六年(973),吴越王钱俶派给赵普送了封信,外加一些礼物,单子上写的是“海物十瓶”。吴越盛产海鲜,赵普让将礼物放到堂屋的左廊下,还没来得及处置这些东西,家来报,“皇上驾到!”赵普赶紧出去接驾。

赵匡胤进来,见到屋檐下放置的坛子,觉得好奇,就问赵普,“那是什么新鲜玩意?”赵普如实回答:“吴越王钱俶送的海物,我还没来得及看。”

赵匡胤笑道:“钱俶送来的海物,一定错不了。”有太监也觉得好奇,就打开看了,结果不看不当紧,一看吓一跳!里面哪里是什么海物,竟然全是瓜子大小的金子,也就是俗称的“金瓜子”。

赵普一看,也傻眼了,急忙跪倒叩道:“臣还没来得及打开书信,实在不知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如若知道,定会上奏皇上,概不敢收这些东西。”

赵匡胤笑道:“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你尽管收下,无需过虑,他还以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拟定的呢!

当时,赵普家的宅子老旧,多年未修,既然皇上让他拿,赵普也没客气,就用这些瓜子金,修了座新宅子。

结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