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显然比武好古所知的和想象的更复杂!
在大辽灭亡的这出历史舞台剧上扮演角色的不仅是契丹
、汉
、
真
、阻卜
和渤海
,似乎还有高丽
的身影。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因为武好古在大宋元符二年五月初离开析津府时,乘坐的就是一艘属于高丽国王室的商船。
在前来辽国的途中,武好古就和世代都是海商的纪忆纪大官
打听过海贸上的一些
况。
据纪忆说,如今的海上有这么几号玩家,第一当然是信奉天方教的大食海商,他们实力最强,控制着利润最丰的南番航路。
排第二位的是汉
海商,汉
海商主要活跃于泉州以北的海上,走南番航路的也有,不过只到三佛齐,再往西就没什么汉
海商了。同样的,泉州以北,大食海商也不多见,海州往北,就几乎绝迹了。
不过汉
海商在泉州往北的几条主要的商路大宋和
本、大宋和高丽、大宋和辽国、高丽和辽国、高丽和
本等五条商路上面,并没有垄断
的优势。
高丽海商和
本海商也是玩家,而且也占了相当的份额。
另外,也存在少量的渤海海商和
直海商,不过他们的实力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而大宋、大辽、高丽和
本四国政府的海上力量排名则是大宋第一,高丽次之,大辽再次之,
本几乎不存在……
本国是没有水师这回事儿的。而大辽国也是苏州安复军有一些战船,海上的武力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北亚的海权,现在就是大宋和高丽国两家在共享。
如果武好古想要在未来拿到海上的霸权,那么同高丽水师间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了,高丽水师并不是唯一的敌
,海上的敌
会非常非常多!
“郭大哥,你们和高丽王室也有联络?”
武好古这时坐在这艘高丽商船的舱内和郭药师一块儿喝着小酒,几杯浊酒下肚,双方的话语就多了起来。聊了一会儿,武好古就将话题转到了渤海
和高丽国的关系上去了。
“东京高家和高丽王是亲戚嘛,”郭药师憨厚一笑,“这事儿大辽的贵
们都知道的……东京高家的世祖高模翰本是渤海国大将,在渤海国
后逃奔高丽,娶了高丽国太祖王建的
儿为妻,后来因为在高丽犯罪又逃回大辽,后随阿保机攻打后唐和后晋,建立功勋。此后高家就和高丽王室恢复了往来,一直延续到如今了。”
东京高家……武好古心想:后来历史上那个昙花一现的渤海国好像就姓高吧?也不知道和高丽王国有没有联络?对了,好像听谁说过大氏王族的一个什么太子在亡国的时候带了好些
逃去高丽的。那个什么光明君还有宝剑王不都姓大?和高丽大氏有没有关系?
“郭大哥,”武好古亲热的唤着郭药师,“我听说宝剑王一直躲在高丽,有这回事儿吗?”
“躲在高丽?”郭药师摇摇
,“没听说啊。”
真的没听说?武好古不大确定地想着:还是在忽悠自己?
“那这艘船是东京高家的
给安排的?”武好古继续问话,目光却盯着郭药师的面孔,仿佛他真的能看出别
撒谎似的。
“不知道,”郭药师憨厚的摇摇
,“这是光明君安排的,我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就是知道的也都是公开信息!
武好古正有点儿失望的时候,舱门突然被
敲响了:“郭大哥,是某,吴三郎。”
“进来吧。”郭药师笑道。
推门进来的是个宋朝员外打扮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皮肤黝黑,
一
海州方言并不是高丽海州或辽国的海州,而是大宋的海州方言。
此
是这艘高丽商船上的管事儿一艘属于高丽国王室的船上,有一个
大宋海州方言的管事儿……这事儿背后一定是有故事的。
“吴三郎。”郭药师似乎和这个姓吴的高丽商
很熟,起身向他一拱手,然后就给武好古介绍了。
“潘员外,这位是王三郎,他本是你们大宋海州的商
。因为一个叔叔中了高丽国的进士所以就做了高丽东来
了。”
真是中国
?还中了高丽国的进士……武好古对海州的
况其实不大了解,如果花满山在,他说不定会认得此
。
此
的叔父也是历史上的高丽名臣和大将,名叫吴延宠,现在是高丽国的兵部郎中。
而吴延宠作为一个外国
,可以高中必须拼爹的高丽进士,自然是很有些背景的。他所在的海州吴家是海州海商中的巨
,在高丽-海州航路上占了极大的份额。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也同高丽王室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所以才得应高丽科举。
这艘载着武好古和郭药师离开析津府的船,虽说是挂靠在高丽的某位王公门下,实际上却是海州吴家的船。
“原来是海州吴家的郎君,久仰,久仰。”武好古一拱手道,“在下是大名府潘家的潘十三郎。”
“大名府潘家……”王三郎一愣,“莫不是潘郑王之后?”
“旁支,旁支而已。”武好古笑道。
冒充潘家
他倒是得心应手的,他是潘家的
婿嘛,认识的潘家
极多,是不大容易穿帮的。
王三郎笑道:“我们已经
了界河了。”
了界河,太好了。界河在辽宋两国之间,
了界河,就算脱险了。
这一次跟着光明君走了一遭,倒是有惊无险,而且还在渤海
造反的事件中投机了一把。
回去论功,应该也是挺大的吧?自己现在还是武官,大宋的武官虽然不能和文官比权势,但是在升官发财的问题还是很有保障的。也不知道能给个什么官?能不能一步登天跨
大使臣的行列?
应该是能的,不行的话再给蔡京送点好东西,自己毕竟是蔡氏忠党的
啊!
“好,”武好古心
大好,“郭大哥,我们出去看看吧。”
“好啊。”
船舱外面,此刻正是风和
丽,界河两岸,一片葱绿。这处水面很宽,似乎已经靠近界河
海
了,因为是顺流而下,所以航速也不慢。
武好古立在了船舱顶部,向南望去,看见的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农田,远远的可以见到炊烟袅袅的村落,偶尔还能见到几艘渔船停在河滩之上。
“那边是沧州吗?”武好古问。
“是的。”王三郎道,“就是大宋的沧州,和大辽只有一河之隔。”
“此处容易行船吗?”
“容易啊,”王三郎笑道,“你看这河道,这水
,再大的海船都能进来。只是这边没有港
,只好一路西上去运粮河了。”
运粮河是一条运河,就在析津府城附近,是析津府城的重要码
。说了也怪,这个时代的“北京”居然是一个港
城市。
而界河这条通海的大河上,居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海港。
“这段界河冬天封冻吗?”武好古又继续打听起来。
“冻啊,”王三郎道,“不过封冻时间不长,毕竟河道宽阔,来水也丰,一年最多冻一个月。”
“不错,不错。”武好古点了点
,“好啊,就是这里了。”
就是什么?
王三郎和郭药师都微微有些怪,这里有什么好的?这个宋
为什么会如此兴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