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第一百七十四章 AM不再难产(求订阅)

第一百七十四章 AM不再难产(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首先是设计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许秋自己的一个体系p4t,还有韩嘉莹的两个体系p3t和p5t。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毕竟学妹这段时间帮了他不少忙,礼尚往来的帮她试一下实验的最优条件也是应该的。

至于学姐的那几个体系,因为用热旋涂法没有明显提高,所以没有必要测试。

加起来一共三个体系,每个体系五种处理温度,五种转速,一共75组条件。

看来,今天的实验内容还不少。

在模拟实验室中,之前复制了很多氧化锌基片,倒是不用从开始实验,直接在基片上面旋涂有效层即可。

许秋呼吸几次后,开始实验。

放置基片、吸取溶、开启旋转、涂、丢弃移,一气呵成。

在四倍加速下,整个过程用时不超过三十秒,宛如一个没有感的旋涂机器。

他一共旋涂了81次,其中有6次得到的薄膜不是很完美,直接丢掉重做。

所花费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

这要是在现实中做实验,所需的实验时间,保守估计要两三个小时。

实验做完,一个上午也过去了。

之后,许秋将这些器件分成四批进行蒸镀、测试。

说到测试,他听说有些课题组,模拟太阳光源没有集成在蒸镀手套箱中,而是放在手套箱外面,也就是露在空气中。

在测试的时候,就需要把基片放在一个类似样品托的里面,然后拿出去测试。

这种况下,测试的难度就会显著提升。

一方面为了确保样品托的气密,采用四颗螺丝固定,每次更换样品都要拆装一遍,另一方面样品托每次进出手套箱都要抽排三次。

固定时间成本太高了,就算有系统,实验速度也会慢很多。

还好他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在手套箱中完成测试。

四倍加速下,测试速度非常快,很快就结束了。

许秋的体系,最高效率达到了11.10%。

戏剧的是,最优实验条件居然和今天在现实中做的那批并无差异,还是100摄氏度,3500r.p.m.。

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在理之中,毕竟两次实验采用的溶不同,旧的溶可能浓度偏高一些。

而学妹的两个体系,其中一个的最高效率7.23%,条件是90摄氏度,3000r.p.m.,另外一个最高则是6.77%。

可惜,她的体系目前看不到冲击8%的希望。

……

周四上午。

今天肯定要做器件,把昨天在模拟实验室中的结果重复出来。

许秋到实验室,看到韩嘉莹在准备光源样品,就没有打扰她,决定自己亲自实验。

刚好昨天涂了81片,现在手正热着呢。

不过,在现实中做实验,要从清洗基片开始做起。

好在学妹有个比较好的习惯,她会留存一批清洗步骤到达异丙醇的净基片,当有需要的时候直接取来吹即可使用。

此外,包括氧化锌预聚体溶这种常用的溶,她每周都会重新配置一次备用。

这样在正式做器件的时候,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像是陈婉清就没有这样的习惯,许秋也没有,这算是学妹自发的好习惯,难能可贵。

刷刷刷,氧化锌基片旋涂完毕。

在等待基片退火的间隙,许秋回到办公桌,坐到陈婉清的旁边,准备处理昨天的celiv数据。

他瞄了一眼学姐的电脑,她也在处理昨天的uv-vis数据。

她屏幕上的origin软件中,绘制了一堆五颜六色的曲线,变化趋势看起来确实很明显。

正在这时,许秋眼角的余光看到216门有个黑影。

他抬定睛一看,居然是魏老师。

一瞬间,两四目相对。

许秋一惊,我这是被老板盯上了?

可转念一想,自己也没有做亏心事,便放松了下来,开始思索:

魏老师突然出现在门,还无声无息的,看样子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所谓何事呢?

难道……

“许秋,你am的文章审稿意见回来了,我大致看了一眼,”说完,魏兴思换了一副笑脸,继续道:

“三个审稿都是正面的评价,编辑给出的意见是小改,邮件我转发你们两个了,你们赶快看看,写个回复意见,把正文好好改一改,这周五我们把这事给了结了。”

“好的。”许秋所料不差,果然是文章的事

他内心也是激动,等了近两个月,终于有消息了,而且还是正面的消息。

办公桌旁的吴菲菲、段云等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不过碍于魏老师还在,都没主动开道喜。

许秋想到了昨天的实验成果,便组织了下语言,说道:

“魏老师,我这个体系,昨天用了新的旋涂仪器制备了一批器件,效率达到了10.9%,我觉得进一步突到11%的可能不小,因此打算再做两批器件试一试,还有,我准备把我们的材料命名为pce11,你看怎么样?”

“哦?”

“效率能到11%?

“还有改名为pce11?”

魏兴思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点点道:

“嗯,可以啊,你的想法不错,就按照你的思路试试看吧,文章修改意见可以晚一点给我,不过也别太迟,周之前吧,怎么样?”

“好的。”许秋答应道。

魏老师离开后,陈婉清笑道:“恭喜学弟啊,马上就要喜提一篇am了。”

“这不是还没发表嘛,”许秋谦虚了一句,随后拱拱手道:“而且学姐也是二作,同喜,同喜。”

旁边的段云忍不出了一句:“许秋,我觉得可以提前准备请客了,三个正面意见,编辑小改,文章接收的概率九成九了。”

“要是文章真发表了,请客是必须的,”许秋说道:“还是先看看意见吧,万一要补充什么实验,比如trpl之类我们测不了的,那就比较难搞了,对了,学姐你也帮忙看看吧。”

……

打开邮件,许秋注意到了时间信息。

他的收件时间是六分钟前,编辑发给魏老师的时间是十四分钟前。

看来魏老师应该是收到邮件后,大致浏览了一遍,就匆匆赶过来通知他了,

许秋也先是初步看了一遍邮件。

核心点和之前魏老师所说基本一致,编辑意见小改,10天期限,三个审稿,一个建议直接接收,另外两个提了一些问题,建议小改。

本来许秋还以为会有很多审稿的,结果只有三个。

这回倒是难以判断审稿是不是国内的,只能看出其中一个建议小改的大概率是。

氧化锌基片退火时间要一个小时,现在还剩三十多分钟。

许秋判断要完整的写完回信,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倒是可以把大致的框架先罗列出来,之后趁实验的间隙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