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二十五章、帛尸梨蜜多罗

第二十五章、帛尸梨蜜多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苏子高疑心生暗鬼,乃致疏忽了军务,那为什么一听说擒住一名胡细,就会这么上心呢?

因为胡也分很多种,习俗乃至外貌都不尽相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倘若是屠各、匈之流,实话说只要结发戴冠,换一身衣服,瞧上去跟中国没太大区别,苏峻的部下也不可能一咬定为“胡”。但若是羯、月支,以及部分鲜卑种,形貌便大大有异于中国啦:一是鼻高,二是目,三是瞳淡,四是发卷;至于肤色,少遭曝晒则极其白皙,若多野外工作,则会变得很红……

只有这类胡,才可能一眼自明。

苏峻压根儿就没把曹嶷放在眼里——打过多年道了,对方有几斤几两,他还能不清楚吗?但如今石勒雄踞冀、并,势力比曹嶷强了不止一倍,且连大都督都目羯为大敌,苏子高又岂敢轻视呢?他心说看相貌就能知道是胡的,难道是羯吗?是石勒派来的细吗?石勒窥探我城阳动静,难道竟有南下之意不成?

因此不敢怠慢,赶紧振作,穿戴整齐,来至前堂。这会儿功夫,不但兵卒把擒获的两全都押过来了,跪于堂下,而且司马钟声也闻讯赶来,欲与苏峻并审。

苏峻先和钟声见礼,请对方在自己左侧坐下,随即定睛朝堂下一望。只见跪着的两个,一个貌似是中国,做士打扮,另外一个果然是胡,鼻高目,但是看不出来须发是否卷曲,因为全都剔光了,而且身上的衣服也怪怪……

苏峻不禁扭过去,和钟声对望一眼,二目光相碰,不言而自明心意,想的都是:这其实是个释教的修行者吧?

苏峻转回,伸手一拍桌案,喝道:“汝等是什么?当即回话,不得诳言!”

那个胡虽然跪着,仪态却很端庄,抬望着苏峻,面露和煦的微笑。旁边儿的士急忙拱手道:“禀报将军,我等并非细。”抬手一指那名胡:“此乃释教大德帛尸梨蜜多罗……”

苏峻还没反应过来,钟声却不禁挺起了腰杆,惊愕地问道:“难道是吉友大师?如何来我城阳啊?!”

——————————

帛尸梨蜜多罗本是西域兹国的太子,但在其父去世后,不肯继位,将王座让给了其弟,自己跑去出家做和尚了。(小说最快更新)

当时有很多天竺僧翻越险峻崇山,抵达西域,传播佛法——其中还有不少经西域进内地,比方说后来大名鼎鼎的鸠摩罗什和菩提达摩——因此西域各国佛风渐盛。相比之下,中国还是以原始道教为尊,佛教的传播范围和强度都远不可与之同而语。

兹国内尚有一位高僧,也属王族,与帛尸梨蜜多罗同姓——帛,曾经前往北天竺求过法,被兹王尊为国师,帛尸梨蜜多罗就拜其门下,研佛学。后来这位高僧发愿,要前往中土,阐扬释道,便以七十九岁的高龄,于永嘉四年来到洛阳,与公卿游,名重一时。帛尸梨蜜多罗当时正好有事,没能与老师同行,等一年多以后才匆匆追来,就此导致师徒二此后的经历南辕北辙,大不相同。

因为很快就发生了“永嘉之”,洛阳城,士庶死散逃亡。先来的高僧先行一步,潜藏野,南至淮上,不期与石勒部将郭黑略结识,并因郭黑略之荐,而于葛陂跟从了石勒——在这条时间线上,恰好是裴该逃出胡营的十之后。

这位高僧,便是大名鼎鼎的佛图澄,得石勒、石虎两代信重,据说享年一百一十七岁……

因此等到帛尸梨蜜多罗抵达洛阳的时候,早已遍寻不到老师的踪迹了,旋因战,他也赶紧闪,一路东行,反复辗转,最终抵达了建康,住于建初寺中。东晋群臣如王导、王敦、庾亮、卞壸、周顗等皆礼敬之,尊为“高座”而不名,桓彝也以“卓朗”为标题,为他写赞。帛尸梨蜜多罗享年八十多岁,圆寂于建康高座寺。

印度佛教从东汉时传中国,但真正开始兴盛,还在东晋南北朝之时,佛图澄在北,而帛尸梨蜜多罗在南,于此皆有大功焉。

不过在这条时间线上,帛尸梨蜜多罗身在建康,听说中原克复,天子还洛,便即辞别了王导、周顗等,欲往洛阳一行。王导拉着他的手挽留,说:“今相识者多北归,江左荒,难道高座也要弃我等而去吗?”

帛尸梨蜜多罗跟佛图澄不同,是没学过中国话的,与往全得靠翻译——也就是此刻跪在苏峻堂下那名士——他在明白了王导的话以后,就笑笑回复道:“信众若水,而我是舟,如今君等不能阻水向北流,那么舟船自然也要顺水而去了。()洛阳终是天下之中,天子在焉,我一心弘扬佛法,岂可不往谒呢?”

帛尸梨蜜多罗要奔洛阳去,其实最近便的道路是先溯江而上,到荆州再直向北行,但那就必然会经过王敦的辖地。在这个时间点上,王处仲尚且不识帛尸梨蜜多罗,还常说王导、周顗恐怕是受了那胡僧的蛊惑了,应当把那家伙逮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要等前往建康,当面见到帛尸梨蜜多罗,这才“欣振奔,至一面尽虔”。所以帛尸梨蜜多罗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就不从王敦那儿过吧,北上徐方,再徐徐西行可也。

然后这位高僧跟他的翻译走着走着,迷失道路,就跑到姑幕来了。苏峻麾下那些士卒多是乡下土包子,平生未必见到过一个和尚,所以瞧着帛尸梨蜜多罗长相怪异,不似中国士,不由分说,便把他押来跪见苏峻。

好在钟声是听说过此的——他们钟家也有从洛阳围城中逃出来,提起过有两名西域高僧,一个叫佛图澄,一个叫吉友(帛尸梨蜜多罗的中国名字),得城中士庶礼敬——当即向苏峻介绍。苏峻虽然不识帛尸梨蜜多罗之名,但他此前也多少接触过一些释教僧侣——否则不会一眼就瞧出这是个和尚了——听了钟声所言,赶紧亲下堂去,双手将高僧搀扶起来,并且设宴款待。

恳谈几句后,帛尸梨蜜多罗便问了:“我看将军的恍惚,是否有什么忧虑啊?不知我可能以佛法为将军开解么?”

苏峻瞥一眼旁边儿的钟声,便即问道:“我听说释家讲因果,世间确有此事么?”

帛尸梨蜜多罗点道:“自然,世间万物,皆有关联,种善因而得善果,种恶因而得恶果。譬如农夫耕田,下种即可得麦得稻,抛荒则只能得稗。是以奉劝将军,诸善并作,诸恶勿涉,才能善保自身。”

苏峻又问:“我还听说,释家禁杀生,则杀生亦是恶么,将得恶果?”帛尸梨蜜多罗点。苏峻乃追问道:“则我为国家将领,手典重兵,驰骋沙场,自然难免有所屠戮,难道命中注定,只能得恶果不成么?”

帛尸梨蜜多罗笑一笑,说:“将军不必担忧。佛陀亦有金刚之相,以殛诸恶,则诸恶也是生灵,难道杀不得么?我释家理论,是说不可因私欲而杀生……”说着话一指案上一没动的菜——“此将军专害生灵,以奉于我,我若食之,则是因私欲杀生也,故此不敢稍取。”

其实这年月即便中土的和尚,也并不禁食,但讲究只能吃“三净”,也就是说没有看见、听说或怀疑因为自己而被杀的动物之。苏峻若是自己正在吃,听说帛尸梨蜜多罗来了,分他一块,那帛尸梨蜜多罗可以吃;专门为帛尸梨蜜多罗设宴,因此而杀的牲畜(即便不是才宰杀的),那就不净了,不可吃。

随即帛尸梨蜜多罗多更一层解释道:“将军奉命征伐,是为了护国保民,则战阵上有所杀害,不算造业,不得恶果。贼徒做恶,本当得恶果,若为将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