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剑来 > 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

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买药钱,不然就新账旧账一起算。

少年踉踉跄跄,独自穿过一丛芦苇,去了摇曳河边,脱下外衣清洗一番,呲牙咧嘴,最后鼻青脸肿去往壁画城,约莫六百里路程,少年衣服早已晒,只是身上还有些淤青,肋部隐隐作痛,倒是那张脸庞,因为在地上打滚的时候,给少年护得严实,不太瞧得出来伤势。唯独少年那双手,没遭半点灾,因为汉子让揍他的时候,有过提醒,毕竟天赋异禀的小绺少年,作为自家帮派里边的一棵摇钱树,就靠双手行窃的不知鬼不觉。

少年回了壁画城外边的一条小巷,一处院门外,还是老样子,张贴着门、对联,还有最高处的那个春字。

因为张贴没多久,所以尚未泛白、褶皱。

少年环顾四周,见四下无,这才望向一张门旁边的黄泥院墙缝隙,见那两颗铜钱还在,便松了,然后笑起来。

铜钱当然不值钱,但是对于这个家而言,意义重大。

这处隐蔽地方,被他和妹妹戏称为“门老爷最里边”。

他曾经在这个家就要彻底撑不过去的时候,带着妹妹嬉戏打闹的时候,无意间被他找到了两颗钱。

仙钱,两颗雪花钱。

这么多年来,两颗雪花钱一直没有用掉,一是不敢,怕惹来祸事,再者娘亲也死活不愿意花出去,说一颗雪花钱,要留给他当媳本,另外一颗,是他妹妹以后的嫁妆,多好。

他是事后得知,当年他们娘亲,如果不是突然得到了这两颗仙钱,一下子提起了一心气,宁肯多吃苦,带着俩孩子,把卑贱贫寒的腌臜子一天一天熬下去,她差点就要答应那些心狠手辣的债主,去当船家了,就是给渡客花点铜钱就可以摸的那种撑船舟子,夜间不过河,就停泊在摇曳河畔,点燃一盏灯笼,野汉子瞧见了灯光,就可以去过夜,等到再上些岁数,就会再去窑子当暗娼,不管如何,娘亲真要这么做了,家里钱财会多些,他和妹妹的子也会好过许多,娘亲每每谈及这些,也无忌讳,但是少年不当然愿意如此,他妹妹更是每次听到这些,就脸色惨白,一个偷偷去门那边,小声念叨,与门老爷们感恩道谢,所以他家的习俗,是历年换上新门后,旧门都不会丢掉,娘亲会让他和妹妹,各自小心请一位门下门,然后小心收拾起来,好好珍藏。而那莫名其妙多出两颗雪花钱的地方,娘亲换上了两颗铜钱。

少年唯一对自己不满意的,就是没能当什么读书种子,他也确实没这念想,只是娘亲失望了又不说什么的模样,让他心里边难受。

早年他有次偷拿了一颗雪花钱,就想要去换了银两,先让嘴馋一份糕点的妹妹吃个饱,再让娘亲和妹妹过上殷实生活,结果被疯了一般的娘亲抓回家,那是娘亲第一次舍得打他,往死里打的那种。比他年纪还要小的妹妹就在一旁使劲哭,好像比他还疼。

从那天起,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就发誓要挣钱!直到成为少年之后,他才知道当年如果不是娘亲拦阻,一家三不但过不上什么好子,反而只会遭灾,别说是两颗雪花钱,就是两颗小暑钱,也能被那些杀过见过血的无赖游子,用各种法子勒索殆尽,就凭他,加上娘亲,根本护不住天上掉下来的那两颗仙钱。

等到少年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和脉,将雪花钱偷偷换成银子的时候,少年却已经换了想法,两颗雪花钱都留给妹妹,妹妹绝对不能让那些畜生染指,她将来一定要嫁个好家,她和娘亲一定要离开骸骨滩,这里有他就够了。凭自己的本事,已经肯定可以活了。

今天,少年推门而,与娘亲住在一屋的妹妹,正在剪窗花,妹妹手巧,许多巧窗花,她看一眼就能学会,虽说靠这个挣不着大钱,吃不饱饭,可到底是能挣钱了。

惊喜起身道:“哥,你怎么来了。我去喊娘亲回家,给你做顿好吃的?”

少年挑了张小板凳,坐在少身边,笑着摇,轻声道:“不用,我混得多好,你还不知道?咱们娘那饭菜手艺,家里无钱无油水,家里有钱全是油,真下不了嘴。不过这次来得急,没能给你带什么礼物。”

笑了,一双净净好看极了的眼眸,眯起一双月牙儿,“不用不用。”

少年咧嘴一笑,伸手往上一模,递出拳,缓缓摊开,是一粒碎银子,“拿去。”

欲言又止,还是收下了那粒银子,可沉,七八钱呢。

少年坐在板凳上,身体前倾,双手托着腮帮,望向开了门便面朝屋子里边的两位门老爷。

其实这位早慧少年,如今已经不太信是什么门仙灵了,有些自己的猜测,极有可能是当年那个戴斗笠的年轻游侠。

可是娘亲和妹妹都始终笃定那两颗雪花钱,就是门显灵。

不过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那对差点被少年偷走钱财的爷孙,出了祠庙后,坐上那辆在家乡雇佣的简陋马车,沿着那条摇曳河返乡北归。

孩子说要看书,老笑着说路上颠簸,这么看书太伤眼睛,到家了再看不迟。

孩子嘿嘿一笑,说到家就不这么说了。老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孩子突然说道:“先前在河老爷那么大个家里边,有个走在我们旁边的姐姐,抿起嘴微笑的样子,真好看。”

想了想,记起来了,“是说那背竹箱的两?”

孩子使劲点,“后来咱们走得快,那个姐姐走得慢些,我一转看她,她就会笑。”

笑道:“是那负笈游学的读书。”

孩子问道:“爷爷,那根竹子是拐杖吗?我看那姐姐哥哥,走路腿脚都没问题啊。”

忍俊不禁,耐心解释道:“那可不是什么拐杖,有名字的,叫行山杖,读书出门远游,经常需要翻山越岭,有些,家里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又想着学问更大,身边没有仆书僮跟随,得自己背行囊过山过水,就需要一根行山杖喽。”

孩子笑道:“哈,我们家也没啥钱,看来我以后也需要一根行山杖。”

揉了揉孙子的脑袋,说道:“读万卷书,要花很多钱的,行万里路,倒是吃苦就行。爷爷年轻那会儿,也跟要好朋友一起远游过,是去那些郡望大族、书香门第的藏书楼,每天就是借书抄书,还书再借书。有些读书家,不计较什么,很热,欢迎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去抄书,至多叮嘱我们一句,莫要损坏书籍便是了,每天还会好菜招呼着,不过偶尔呢,也会有些下仆役,小小埋怨几句,例如每夜挑灯抄书,他们就说说笑一句,灯油如今又涨价了之类的。这些都没什么。”

孩子听得直打哈欠。

将孩子抱在怀中,孩子有些犯困,新鲜劲儿一过,走路又多,便开始沉沉睡去。老轻声喃喃道:“二十几岁,急匆匆闹哄哄杀出笔端的文字,挡都挡不住,三十后,才气渐衰,只能闷炖一番,再上了岁数,不曾想反而,写非所写,不过是好似将好友们请到纸上,打声招呼,说些故事罢了。”

那车夫突然说道:“又携书剑两茫茫。”

车厢内老诧异不已,那车夫不该有此雅言才对,轻轻放下孩子,掀开帘子。

那年轻车夫转过,问道:“老爷这是?”

笑问道:“为何有‘又携书剑两茫茫’此语?”

车夫愣道:“老爷说甚?”

哑然,笑道没什么,退回车厢,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而那个粗鄙不识字的车夫,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