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春雷1979 > 第191章 家家在搞钱

第191章 家家在搞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二天,韩春桃带着小铃铛,就跟着娘家一起动身离开了车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幕,正巧被车大队的村民们看见了。

这浩浩的阵势,村民们不知所以然。

哪有刚出月子就带娃回娘家的?

莫不是昨晚,魏家跟韩家闹别扭了?

有好闲话的村民,跑到魏家去打听,不过魏运锁和老伴儿并没有多做解释。

魏建设虽然舍不得媳和闺回娘家,但只有她们娘俩离开,他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改革茶厂。

短暂的分别,只为下次更好的相聚。

这话是小舅子韩春雷昨晚跟他说的。

讲得真好。

他很纳闷,都是小学文化,为啥差距总这么大呢?

……

韩春雷在家待了三天,跟老支书韩占奎、还有上塘竹制厂的李和平,都分别聚了一下之后,才启程回了圳。

因为是临时买的火车票,没买到座票,所以韩春雷只能在餐车上要了一份餐,蹭个位置坐,不然一路站到圳,得二十几个小时呢。

他在餐车上没坐多久,就看到对面位置有个冲自己招了招手。

长得有些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韩春雷瞅着有点眼熟,但脑子一宕机,忽然记不起对方名字。

看出了韩春雷的尴尬,赶紧自我介绍道:“韩春风的哥哥韩春雷吧?我是柴家坞小学的吴青禾啊!”

“吴青禾老师?”

韩春雷终于记起起对方的名字了。

前几天不是还听春风说,他们吴老师不教课了,回老家卖蛤蟆镜去了吗?

他赶紧站了起来,走过去跟吴青禾握了手:“哈哈,没想到这么巧,居然在火车上遇到你啊,吴老师。”

“是啊,这也太有缘分了,春雷,坐!”

吴青禾笑容和熙,请韩春雷坐了下来,说道:“我刚刚还担心自己认错了呢。你这趟是从杭州回圳?”

韩春雷颔首:“是啊。”

吴青禾:“我之前听你弟春风讲过,说你现在在圳都当大老板了,真是年轻有为,又可畏啊!春雷。”

韩春雷一黑线,春风这小子估计没少拿自己在学校里吹牛。

他不迭扶额摇,道:“我哪是什么大老板啊?混饭吃而已,别听我弟吹牛。吴老师,你这是去哪里啊?”

“我回温州呀!前两天送了点货来杭州,这不,送完就回去了。”吴青禾扶了扶眼镜,似乎对自己辞职民教师,去送货买卖这件事,有些汗颜。

这倒也正常。

这年倒爷虽然挣钱,但绝对没有民教师来的光荣啊。

在老派眼中,吴青禾这是自甘堕落。

不过韩春雷倒是不以为意,说道:“我这次回家听春风讲过吴老师的事了,没想到吴老师也乘着改革开放的大下海了。”

“下海……这词儿倒是应景啊。”

吴青禾轻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一下,叹道:“说来惭愧啊,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还是……说实话,我还是喜欢当老师,教书育,每天跟孩子们一起,很开心,也充实。”

吴青禾的这番话,有些出乎韩春雷的意料之外。

听他这意思,下海倒腾蛤蟆镜,好像不是他本的意愿?

不过每个都有自己的秘密,尤其是生意上,所以话讲到这里,韩春雷也就点到为止,不打算再往下问了。

问多了,反而有点让不舒服。

他客套地回应了一句:“吴老师,下海做买卖,也挺好的。”

谁知他不打算往下问,吴青禾却自顾自地,继续往下说道:“春雷,你知道吗?我有个同学,之前回苍南当了老师,现在他们学校都关门了!”

韩春雷好奇问道:“怎么学校都能关门啊?”

吴青禾嗤笑一声,说道:“因为我老家那边,大家都在搞私货生意,每天都有十几艘渔船从台湾那边过来。学生们都被家里叫去卖蛤蟆镜、卖收音机了。没有了学生,学校当然要关门。”

韩春雷知道,他中的“私货生意”,就是走私。八十年代的浙南沿海走私猖獗,这段历史他清楚。

吴青禾继续道:“我那位同学,老师当不成了,一家老小又要养活,于是被帮那些船老大拉去做账。每次分点私货,他转手一卖,一次就能几十上百的进账,抵得上我们当老师大半年的工资了。这不,我家里才催我回去,说我教一辈子书,都没有卖涤纶布的文盲挣钱。”

吴青禾的语气中透着落寞和失意。

韩春雷没有想到,吴青禾他们那边会到了学校都关门,全民皆走私的地步。

“吴老师你现在也是在卖私货?”韩春雷问。

“是啊。卖涤纶布。生意还不错,一天能卖掉两三百米的布。”

吴青禾指了指杭州的方向:“这次,有个杭州的朋友想要点这个货,所以我就给送来了。”

韩春雷若有所思:“这涤纶布得多少钱一米啊?”

“我们卖的话,就三块一米。不过没他们转手挣得多。”吴青禾直接道。

韩春雷点了点,这一点吴青禾说得大实话。

这涤纶布,还有一个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叫“的确良”。

在这个物资缺乏的时代,们穿衣主要以棉布为主。但是棉布的颜色比较单一,而且不耐穿。的确良这种料子光滑、耐用,还可以印染出鲜亮的色彩和图案。这个时候,要是能有一件的确良的衣服,那绝对是一个追赶流的时髦

去年韩春桃结婚,毛玉珍买过几块的确良的布,大概是要10块钱一米,价格很是不菲。

吴青禾说,他一天就能卖出去两三百米涤纶米。就算他一天平均能卖两百米的涤纶布,按照他三块钱一米的价格,一天就能营收六百,一个月将近两万的营业额。

就算他50%的利润,这一个月净利润都能上万啊!

靠,一个月,一个,挣出一个万元户???

两个月的净利润,就顶上了他春雷茶业去年一年的利润?

走私,真踏马是利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韩春雷这么默默一算,心里有些酸了。

难怪蔡井泉又是大金链子、又是大金牙的,在东门墟招摇过市,看来这家伙是真挣了不老少。

吴青禾看着韩春雷一脸震惊的样子,并不奇怪。

因为他当初也这么被震撼过!

他压低着声音,说道:“我们这个涤纶布,挣得并不算多。他们卖手表的,有一天能卖出2000只,那个真叫进斗金啊!”

“一天卖两千只手表???”

韩春雷闻言,不禁咋舌:“你们这货怎么卖?是在船上,还是?”

“有专门的市场。光我们公社就有七八个这种市场,有能耐的就在市场里占个位置。没能耐的就背着东西满街跑呗。”吴青禾道,“我哥这个买卖得早,所以我们家在市场里占了两个位置。”

韩春雷点了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