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国将相 > 第二百三十八章:少梁新特产

第二百三十八章:少梁新特产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八月中旬,就当瑕阳君带着魏王的授权前往少梁的期间,少梁这边,东梁君则收到了长子王廙从齐国派送来的书信。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看完书信后,东梁君立刻就派将李郃请到了少梁城。

对此李郃心中也是直犯嘀咕,毕竟在他看来,王廙出使齐国、劝说齐国借给他少梁,按理来说是十拿九稳的事,难道真出现了什么变故?

怀着心中的惊疑,李郃匆匆赶到少梁城,在见到东梁君后,惊疑问道:“东梁君,难道齐国拒绝了我少梁的借贷?”

“不,齐国同意了。”东梁君摇摇说道:“在田忌的相助下,齐王答应向我少梁出借三千齐刀。”

这里所说的齐刀,指的是齐国刀币,它在齐国的购买力相当强,大概三到四枚齐刀就能购买一石米,对比秦国几十枚圜钱才能购买一石米,一枚齐刀至少抵得上十一、二枚秦国铜钱。

而三千齐刀,就差不多相当于七百万石至一千万石粮食的价值。

纵然李郃也知道齐国的殷富,听到这事也不禁暗暗心惊,毕竟这已经抵得上他少梁四五年的粮食收成了。

什么?这不算多?

别忘了,这只是齐国‘尝试’地首次投资少梁,倘若后一两年齐国证实少梁确实值得投资,介时齐国的借贷力度相信远不止三千齐刀。

而反过来说,哪怕只是尝试地投资少梁,齐国也一气借出了三千齐刀,可谓是财大气粗。

‘富齐’之说,名不虚传。

当然,既然是借贷,那就需要偿还,齐国在这方面给的期限是十年,也算是中规中矩,不算太宽、也不算太紧。

“这不是谈成了么?”

李郃不解地看向东梁君,不明白东梁君为何将他请到少梁城来。

难道就是为了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派知会一声不好么?他李郃每也是很忙的。

见李郃满脸不解,东梁君取出儿子王廙的书信递给了他:“你自己看吧。”

李郃接过书信看了一遍,这才明白东梁君请来前来的用意。

据王廙在信中所属,他准备按照先前商议的那样,用三千齐刀购买齐国的盐和米,然后委托齐国的商贾帮忙运至少梁。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这群齐国商贾辛辛苦苦花三个月从齐国运物资到少梁,总要在少梁再买些什么东西运回齐国吧?总不能让那些齐国商贾空车回齐国吧?

而少梁,有什么值得这些齐国商贾大批量购置的特产呢?

别说东梁君当时懵了,连忙请来李郃商议此事,李郃也懵住了。

少梁的特产……

他少梁有什么特产?

鱼?

他少梁位居大河一侧,以往鱼倒是挺多,可问题是,目前少梁依旧缺食,主要还是拿鱼当主菜——自己吃不够,还要售卖至齐国?

再者,虽说从他少梁出发,沿大河顺流而下,至齐国也不过一月左右,但活鱼能保鲜一个月么?

抹上盐当腌鱼卖?

更要紧的是,齐国位于滨海之侧,家也有鱼啊——难道河鲜就比海鲜美味?

要不然,卖弩?

先不说齐国要不要少梁目前大批量打造的‘低质量版韩弩’,秦国向他少梁下单的五万把弩,他少梁才只付了两万多把,预期还要一年多才能完成,哪有空闲再造弩卖向齐国?

陶瓷?

丝绸?

茶叶?

铜器?

漆器?

一瞬间,李郃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但很快他就遗憾地发现,这些东西他少梁都没有,就算能造也远远比不上其他国家。

硬要说他少梁有什么特产,那就是水泥跟砖,水泥且不说,他少梁研发改良了好几种耐冷、耐热、防水的砖,质量相当过硬,可问题是总不能卖砖给齐国吧?

这还不被齐笑死?

“酒!”

在否决了无数种想法后,李郃终于想到了一个比较实际的。

没错,酿酒卖给齐国。

当下各国的酿酒技术,在李郃看来无疑是相当落后的,纯度低、味差,酒糟混杂,酒水十分浑,喝前还得煮沸,否则就容易拉肚子,可谓是又难喝又麻烦,这也是李郃不怎么喜欢喝酒的原因。

但倘若他能采用蒸馏的方式来酿一批酒,相信定能成为他少梁的特产,风靡天下。

“你有把握么?”

东梁君狐疑地看着李郃,毕竟他从没听说李郃懂得酿酒。

李郃含糊其辞地说道:“昔我曾听说有一秘方,不妨拿来试试,总不能真卖砖石给齐国吧?”

再别无选择的况下,东梁君也只能让李郃去尝试:“来得及么?算算子,齐国的商贾恐怕早已在路上了,倘若一切顺利,最迟十一月就能将那些粮食运到我少梁。”

“应该……来得及。”

李郃皱着眉说道,毕竟据他所了解的况,生料酿酒差不多只需一个月左右,而目前距十一月尚还有近三个月,理论上时间是完全足够的,前提是他能确切摸索出蒸馏酒的酿造方式。

说实话,对此他自己都没什么把握,因此他补了一句:“大不了索将那些齐国商贾的马车买下,让他们能坐船顺流回到齐国。”

听到这句相当于抖机灵的话,东梁君哭笑不得:这办法倒是能尽量减少那些齐国商贾回程的损失,问题是他少梁‘无特产’的坏名声也难免因此传开,这可不利于他少梁吸引天下的商贾。

“也只能这样了。”东梁君无奈地点了点

鉴于事紧急,李郃在告别东梁君后并未前往内宫去见梁姬,急急匆匆就返回了旧梁。

回到少梁后,他将狐老、狐费父子、田氏父子、王氏父子都请到了邑邸内,又请了墨践等几位墨家的部,连农家的许行、陈相师徒都请来了,共同商议酿酒之事。

待李郃将事经过告知众,随即正色说道:“……此次齐国商贾前赴我少梁,对于我少梁发展商业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我少梁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农家的许行不以为然,但又不好质疑李郃的决定,用他一南方音犹豫说道:“子梁大夫,过于看重商事并非好事,商不事生产,只是将货物运来运气,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若不禁止这种行为,效仿,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地种地?”

不止许行、陈相师徒,事实上墨家对商事也不怎么感兴趣。

即使是李郃,他无法扭转这些蒂固的想法,只能拿齐国举例说道:“重商,并不意味着贱农,农商并重的齐国就是例子,他是因为农事才变得如此富有么?并不是。……况且我只是主张‘利商’,以此吸引天下商贾纷聚,借这些商贾之力,使我少梁能与天下各国、各地,互通有无,这并不会影响我少梁的农事。”

见李郃态度坚决,许行、陈相师徒也就不再劝说,毕竟二对李郃十分感激,也不想惹得这位年轻的大夫不快。

而梁墨的首领墨践,脆就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按照一贯他与李郃的辩论,最终都是他被李郃用事实说服,他估计这次也不会例外。

总而言之,在李郃的力排众议下,旧梁邑以及墨造局,将蒸馏酿酒一事定为当前最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