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 第二百一十章秋收

第二百一十章秋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老财,与方家,他们都是大地主,几年的钱都很多,当然了团长你手里也有一千多亩地,每亩地应该要半两左右,差不多五百两银子吧。”

听了这话李朝生点道:“大堂兄,咱们拿出两千两银子来,在村里说一声,今年换粮食上咱们这来,咱们按照市场价换,一担米按照一两八钱收。”

李朝生说着,听了这话李朝龙道:“团长太高了,新粮有水分,就算按照市场价一两七钱就是公道价了,不然别还拿咱们当冤大呢。”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道:“冤大,收粮食的怎么会是冤大呢,哈哈,你就听我的就一两八钱收,对了别咱们一个汤沟镇,附近的镇子也都派去,把银子给我撒出去,咱们手里有大约八万两银子,留一万备用,其他的全给我换粮食。”

听了这话李朝龙看着李朝生道:“团长,我怎么感觉你又在下大棋呢?”

李朝生听了这话笑道:“藏富于民,别扣扣嗖嗖的。”

李朝生笑着,心很好,李朝龙回去安排办这件事,李朝生自己则上了田间地,看着农户们收割。

“团长。”

“团长。”

李朝生来到了田间地,看到李朝生的,不论是男,都叫一声团长,他们其实都是李朝生的佃户,按理来说应该叫李朝生东家的,不过都是一族之,这么叫太生分了,于是大家伙就觉得跟当兵的一样叫团长比较好,所以大家都叫团长了。

李朝生对这个称呼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欣然接受毕竟高低算是一个尊称了。

来到田间地,这时已经接近中午了,自家地里的佃农还都在努力的活,玉米倒伏许多,不过现代培育的品种确实不错,除了子略微缩水,倒也还行。

而最让李朝生欣喜的是土豆,这回买回来擦缝的土豆种真不错,一个个大土豆长得真是喜,一场冰雹对土豆的影响是最小的,李朝生看了之后,心里感觉很开心,作为现代这时看见一地的大土豆子竟然发自肺腑的笑了。

这些土豆子可以活很多,这些农民也是第一次看见大土豆子,一个农民走过来对李朝生道:“团长,你看咱们地里的山药蛋子都快有俺拳大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笑道:“这说明这块土地很适合种土豆啊,等明年,明年咱们在这片地上种更加高产的番薯。”

听了这话农民嘴上裂开了花:“还能高产,那是啥子仙种啊。”

李朝生笑着说道:“那是经过多代育苗的仙种,哈哈……”

李朝生拿着大土豆很开心啊,自家地里种的土豆看起来就是好啊。

玉米,土豆,两项新作物的高产让所有的脸上浮现出快乐的笑容,农民的梦想是什么,不就是土地高产吗?

李朝生站在地,也不知道是谁开心的唱起了民间的小曲,一时间田间地笼罩在开心的氛围之中。

中午时分,一声吆喝,农们把饭菜挑到了地,农夫们短暂放下了锄,来到地,今个饭食不错,是李朝生特意叮嘱的,煮得白面条,算是给大家伙改善伙食,而且白面条上还飘了几块肥猪

李朝生也得到了一碗,这时李朝生学着大家伙的样子蹲在地吃起面来,这边刚吃着,一群贪嘴的孩子跑了过来,见到李朝生一起敬礼:“校长好。”

李朝生看到他们笑了,这不是自己李家小学堂的学生们吗?他们怎么来了。

这时后面就看到李朝文跟着走来,李朝生看看他,李朝文道:“这些孩子家里多是佃户,父母辛劳,他们不来看看怎么可以,而且他们也能帮着活。”

李朝文指了指他们,果然一群孩子撒下去,地里一些被遗漏的粮食就被捡起来了,秋收的时候,肯定有粮食会被遗漏在地里,而且还不少。

这一场景白居易曾经很细致的描写过:复有贫,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皆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不得不说白居易不愧是大诗,寥寥几句,画面感就有了,而这时一群孩子撒下去,农们吃饱了,也跟着下地捡粮食,不过可惜的是他们的脚都被裹了小脚,走起路来很不稳,因此走的并不远。

这封建糟粕,现在还在荼毒着百姓,并且让百姓的审美观畸形起来,李朝生曾经建议村里不要给娃子裹脚了,可是却被族们婉拒了,这年大脚丫子婆娘怎么嫁得出去,嫁出去也会被笑话的。

虽然李朝生吃了个软钉子,不过李朝生也不在意,这东西就慢慢来,不能急,就跟保安军开始没有愿意剃短发,可是现在保安军短发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六十,而且还在不断升高。

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再开始李朝生让大家留短发的时候,也只有李朝猛与李朝龙响应自己,而且还被李进理老爷子带抗议,可是现在顺理成章,李朝生相信只要过段时间,保安军的短发率会达到百分之百的。

是有从众心理的,同时类的基因里刻着尊崇上位者的遗传编码,并且会投上位者所好,只要李朝生态度坚决一点,然后将来娶一个大脚板的,自己的高官们也会跟风娶一些大脚板,那么这风气就会转变。

李朝生想着,就看着孩子们一点点的捡起地上留下来的残余粮食,然后就准备扔进大们的粮食堆里面,这时李朝生挥了挥手道:“自己发现的粮食,自己拿走,就当校长我奖励你们的。”

听了这话孩子们一阵欢呼,大们听了也是一阵谢谢东家,李朝生说完这话,本以为大们听到这个之后会故意多漏一点给孩子们捡的,毕竟捡到就是自己赚到了。

可是李朝生却错了,李朝生发现大们听了这话动作放慢一些,竟然更加认真的收割,而孩子们的收获开始减少,甚至半天就能捡到一两个漏掉的玉米子。

对此李朝生感到很好奇,李朝文这时在一旁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吧,校长真心对待佃农们,佃农也愿意更加努力的报答校长,一啄一饮,当真妙不可言。”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道:“还是乡里乡亲的同族好啊。”

李朝生说着,这时李朝龙跑来,紧跟着李朝龙道:“镇里都通知到了,大家都同意来咱们那里换粮食,我来的路上看到那个泰安粮铺的了,悠闲的很,一粒粮食也没收到。”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了,紧跟着指了指剩下的两碗的面条对李朝龙道:“你跟朝文一一碗,我把都让给你们了。”

李朝龙听了这话丝毫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李朝文有些为难道:“学堂里有午饭。”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那有白面条跟?”

听了这话李朝文摇了摇,李朝生道:“吃吧,算我犒劳你的,这些天我不在,学堂就你一个忙活。”

听了这话李朝文道:“不忙,校长客气了,既然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

说完李朝文也开始大的吃着面条,配着肥,吃的那叫一个香,面条配肥间极品,别说李朝文了,就这美食,李朝龙也不是经常吃的,就算地主老财家能吃一顿这白面条配肥也的过界。

别以为明末的地主老财过得是山珍海味的子,其实他们大概率过得就是比普通百姓好一点的子,能吃饱一点。

李朝生这里的地是欢天喜地,佃农与李朝生达成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其乐融融,而另一片土地上,王老财的脸都黑成了墨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